知识库 > 全身 > 疼痛 > 内容

疼痛内容

莫名“失禁”提防肛瘘“狡兔三...

病请描述:        五一小长假期间,郭先生一连吃了三天的“大餐”,顿顿大鱼大肉、辛香麻辣。假期一过,郭先生却遭殃了,屁股又胀又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与以前发痔疮不同,最后连脓水都流出来了,他不得不到医院去。医生检查后告诉郭先生,他的“屁股”上有条瘘管化脓了,需要手术治疗。        肛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其实这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些人可能自己得了这个病也不知道,或者以为是痔疮之类的疾病而忽视了治疗。肛门瘘管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多位于齿线(肛管与直肠黏膜结合处的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通俗地讲,好比是从肛门周围的皮肤向肛门直肠周围的组织中挖了一口井,或一条甚至多条地道。而这些通道,经常由于“粪便垃圾”的进入,引起感染甚至化脓。肛瘘如果不积极治疗,往往长年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小小裂口埋隐患        为什么在肛管、直肠部位会出现这样一条“管道”呢?        大部分肛瘘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腔壁就会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的管道,不能自然闭合。可以说,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期阶段,脓肿消退后99%的患者都会转变成肛瘘。一旦感染,肛瘘就会复发。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匝道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段。        有时候我们排便时会因粪便干硬而使肛门裂开、出血,虽然只是少量的便血,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裂口,如果一不小心被细菌、异物“钻入”,就有可能导致感染、化脓,形成脓肿。当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就会留下一个空腔,形成管道,成为肛瘘。所以,对于这样的小裂口,我们也不能大意,该就医的时候还是应该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成更加复杂难治的疾病。也不要盲目地自行诊断,认为是肛裂、痔疮就不要紧。        而另一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也是预防肛肠疾病的重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口”的东西,可能决定着“出口”的好坏。        湿、痒、脓、痛  及时就诊        39岁的顾先生最近遇到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他发现每天早上他的内裤上都有粪便的痕迹,而他前一天晚上明明没有排便。顾先生纳闷,自己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有大便失禁的问题呀!不得已之下,顾先生来到医院肛肠科,经检查发现,原来是肛瘘引起。肛瘘一旦形成之后,瘘管就难以愈合,有病原菌或粪便进入瘘管,就会反复感染、化脓,肿胀、疼痛,同时还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平时也可能会从瘘口中流出少量的脓性、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有时甚至还会有少量粪便和气体排出。就像顾先生一样,有些患者发现,明明没有排便,却有粪便流出,或内裤上看到粪便污染的痕迹;明明没有放屁,却像在放屁一样有排气的现象。而且,由于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还会使得肛门部位潮湿、瘙痒,有时还会形成湿疹。        少数患者可能没有不适症状,只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摸到肛门周围有硬结等,不痛不痒。 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将肛瘘当作痔疮,甚至自己购买治疗痔疮的药膏来涂抹,结果可想而知,显然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而可能贻误病情甚至使得肛瘘加重。        所以,发现肛门周围潮湿、瘙痒、有脓液流出、疼痛等异常时,应该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检查判断是何病引起,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        治疗肛瘘  提防“狡兔三窟”   &n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4万

准妈妈,你如何防治痔疮?

病请描述:        经常有孕妇忧心忡忡地去问妇科医生:“医生,我患了痔疮,但不敢用药,怕对宝宝有影响,我该这么办?”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好的办法,只有忍痛,等生完孩子症状自然会缓解。.其实,肛肠科医生却能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法,因此如果怀孕得了痔疮,还是需要去肛肠科就诊。        比如有这样一位手足无措的女士在网络上求助:“我31岁,怀孕5个月了,以前有过痔疮发作,但这次比较严重,一蹲下来就嘀嗒嘀嗒的流血,大便拉不出来,也因为恐惧根本就不敢蹲太久,所以更加恶性循环,已经有3天这样了,怎么办,求求哪位大夫帮帮我,我好恐惧!”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痔疮,为什么孕妇容易得痔疮呢?其实痔疮是一种常见病,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有:(1)大便出血:这种出血以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血色鲜红为特点,这也是内痔和混合痔早期的常见症状。出血一般发生在便前或者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出血时呈喷射状、点滴状、擦拭带血等。(2)大便疼痛:大便时肛周疼痛,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3)坠胀不适:肛门坠胀不适主要是内痔的症状,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重坠痛苦。(4)肿物脱出:肛门内部出现肿物脱出,这主要是中晚期内痔的症状。轻者只有在排便时才会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严重者甚至用手无法托回肿物。        孕妇为什么易患痔疮呢?原来,女性在怀孕期间,通常在怀孕的第三阶段,由于增大的子宫持久压迫直肠,致使局部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淤积在肛门直肠,引起痔疮。同时,孕妇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肛垫充血肥大,痔静脉曲张淤血,引发痔疮。加上孕妇活动较少,易致大便秘结,因排便用力或排便时间过久,导致肛门周围静脉充血肿胀,形成痔疮。        既然孕妇这么容易得痔疮,那得了痔疮的准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孕妇患痔疮并不可怕,因为产后随着激素水平的逐渐趋于正常,痔疮也有症状缓解的倾向。所以如果痔疮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大可不必过度担忧,只要注意保证大便通畅和软化即可。倘若自觉影响生活,可以选用如复方角菜酸酯的栓剂或乳膏止血止痛,改善局部不适。面对市面上各种痔疮栓剂或乳膏,准妈妈们要慎重选择,不能使用马应龙这类痔疮药膏,这类痔疮膏由麝香、牛黄、珍珠等药物组成。其中,麝香有活血散结、止疼和催生下胎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麝香还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孕妇使用后容易发生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选用痔疮膏时,最好不要选用含麝香成分的。复方角菜酸酯的栓剂或乳膏对胎儿是安全的,各位准妈妈们可以放心使用。伴有便秘的孕妇要尤其注意保证大便通畅,注意饮食搭配,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如果大便还是较硬,自身又在哺乳期,可以服用对哺乳没有副作用的膳食纤维或者乳果糖等,使大便软化。     治疗的问题解决了,那未患痔疮的准妈妈们又该注意些什么以未病先防呢?        首先,要注意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白菜、黄瓜、西瓜、猕猴桃、香蕉等。多食槐花、蜂蜜、胡桃肉、酸奶、黑木耳等对痔疮有预防作用的食品,多食玉米、地瓜、小米等粗粮。不食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胡椒、姜、蒜等,少食苹果、葡萄、山药、巧克力,不饮浓茶咖啡,避免饮酒。        其次,要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尽量缩短如厕时间,排便不宜过度用力,时间不宜过长,切忌大便时读书、看报。排便后,最好用温水坐浴,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肛门清洁。便秘孕妇应遵医嘱服作用温和的通便药物,切莫乱用泻下药物,以免造成流产。        第三,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蹲坐,坐下时将腿伸出,采取舒适姿势。防止疲劳,保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9077

儿童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术后注...

病请描述:儿童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或者治疗,往往需要孩子接受脑血管造影。手术在全麻状态下,穿刺腹股沟的大血管,通过建立介入操作通道来完成。由于小朋友具有表达差、血管细、易痉挛等特点,与成人有着不同的临床特点。作为处理过大量脑血管疾病的专业医生,我这里总结下多年的心得和指导意见,希望能帮助广大的家长。同时也欢迎同道转载,共同提高小儿神经外科的医疗安全。   1. 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 术后6小时候,在不呕吐的前提下,多喝水补充体液。将造影剂排除体外,预防肾病。   3. 术后至回到病房2小时内,腹股沟穿刺点局部保持加压包扎,2小时后更换为一般的敷料。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远差于成人,但血管弹性好,我建议加压时间较成人短。   4. 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侧肢体应伸直制动8小时。    5. 卧床期间,家长协助大小便,翻身时伸髋平卧,咳嗽和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    6. 术后第一天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监护仪监测,以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家长需要关心孩子伤口有无渗血和面色苍白。   7. 术后当天,医护人员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我们和家长共同关心有无下肢发冷、发麻、发白或者肿胀发紫,有问题及时处理。   8. 术后第2、3天,腹股沟敷料脱落后,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   9. 术后第2、3天,可以适当恢复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但是禁忌屈曲腹股沟部位。   10.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305

选择性脊髓背侧神经消融术--...

病请描述:       脑瘫主要是指脑部在怀孕时、生产时或出生后新生儿期受到非进行性伤害,患者会因此产生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典型的早产儿脑出血(PIVH)的病例,往往影像学上残留脑室旁缺血灶(PVL)。由于伤害的位置不同,许多脑性瘫痪的患者会有感官发展及平衡力不佳、智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缺损,约1/3的脑瘫儿童会伴有行走障碍。未经及时适当的治疗,脑瘫儿童一般在10岁左右达到运动能力代偿极限,随后肌肉纤维在长期病理作用下可能迅速恶化,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脑瘫行走障碍的致病机理为异常神经信号导致肌肉的慢性持续性收缩,最终导致肌肉肌腱纤维化和骨关节畸形。目前脑性瘫痪发病机制不明确,也没有直接治疗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使患者降低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脑瘫的手术治疗按照被手术部位可以分为神经、骨骼和肌腱三大类,在疾病的中后期,患儿常常因为肌张力增高和肌力的不足,出现肌肉挛缩畸形,最终导致相关关节畸形,需要通过矫形外科予以矫形手术。4/5脑瘫患儿属于典型的上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挛缩,四肢肌肉群的长期持续性的对抗收缩,造成无法自如运动和关节错位。脑瘫的孩子们就像四肢穿上了铅块,往往白天行走困难,晚上则挛缩疼痛无法入眠。           选择性脊髓背侧神经消融术(SDR)是一种能永久性降低拮抗肌张力,释放主动肌进一步提高肌力的手术。通过手术降低下肢的肌张力,部分病例甚至可能改善上肢的肌张力障碍。患儿术后的爬、翻身、坐、站和行走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望获得独立行走、生活自理的人生。大多数脑瘫患儿通过SDR手术肌张力得到改善,可以降低发生因为下肢内收肌张力过高导致的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风险,降低了接受髋关节和股骨接受大手术的风险,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社会融入和家长的日常护理都将是带来益处,同时因为肌张力的降低,消除了夜间关节疼痛,患儿睡眠改善,情绪也会得到同步改善。当然,术后仍然需要辅以长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训练,以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促进肌力提高和肌肉发育,纠正和预防肌肉肌腱的挛缩。很多孩子术后开始学习人生第一次的站立行走,家长需要鼓励和悉心照料。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文俊医生在美国进修期间,在全美连续26年专科排名第一的芝加哥康复研究院儿童康复部主任、美国脑瘫与发育协会(AACPDM)的D.B.Gaebler教授、华盛顿大学的Park教授(SDR手术排名第一)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单节段微创SDR的手术技巧和术后康复训练。           SDR手术解除患儿下肢过高的肌张力这一枷锁,为行走能力的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结合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这将是一个能改变患儿一生的手术。           就诊前:请联系当地康复机构安排好术后的长期训练与治疗。           咨询了解各地残联或者民政部分的福利政策。           附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针对脑瘫患儿的相关福利政策(具体政策可以在《上海残疾人网》上查阅,或者到户籍所在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咨询)           1、阳光宝宝卡康复训练经费补贴政策。政策出台于2007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实事工程。内容:0-16岁上海市户籍确诊为脑瘫的居民,可以在街道申领《阳光宝宝卡》,持卡人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持指定康复机构的康复训练费发票(指定机构约有60家,可上官网查询),每年累计报销1.5万元。           2、0-7岁持《阳光宝宝卡》的脑瘫患儿可以在街道免费租赁辅助器具,包括助行器、定制轮椅等,及部分家庭康复训练器具。           3、踝足矫形器、脊柱矫形器、矫形鞋可以通过街道申请,指定机构评估后,个人支付10%,市残联支付90%,部分区会帮助患者支付自负的10%。           4、其他节日等补贴,各区街道各异,咨询户籍所在地街道。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