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伤口感染 > 内容

伤口感染内容

拔智齿注意事项与禁忌:确保口...

病请描述:  拔智齿是口腔手术中常见的一种,尽管其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术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仍不容忽视。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疼痛、加速愈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下将详细介绍拔智齿后的注意事项与禁忌,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恢复口腔健康。   一、控制出血与肿胀  拔智齿后,口腔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出血和肿胀。为了控制出血,患者可以在拔牙区域轻轻咬住纱布或棉球,施加适度压力,以促进血液凝固。避免用力漱口或频繁吐口水,以防刺激创口,增加出血风险。对于肿胀,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进行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二、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软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汤、果泥、酸奶、烂熟的水果和煮烂的面条、稀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过硬过烫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炸鸡、麻辣烫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伤口,引起出血或感染。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但避免使用吸管,以防吸力对伤口造成不良影响。  三、口腔卫生  术后口腔卫生同样重要,但需注意方式方法。在拔牙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刷牙拔牙区域,以免干扰伤口愈合。之后,可以使用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避免用力漱口,以防刺激创口。此外,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的漱口水、口气清新剂等,以免对伤口造成不良刺激。  四、禁烟酒  拔智齿后,患者应严格禁烟禁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可能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而酒精则会干扰血液的凝结和伤口愈合过程。因此,至少在术后24小时内应避免吸烟,48小时内避免饮酒,以确保伤口顺利恢复。  五、休息与活动  术后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活动,以免增加身体负担,影响伤口愈合。适当的休息有助于身体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加速口腔组织的修复过程。  六、遵循医嘱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按时服用镇痛药和抗生素,以减轻疼痛和预防感染。同时,注意复诊时间,及时向医生反馈恢复情况,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七、注意异常情况  如果在术后出现持续的剧烈疼痛、出血不止、发热、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会彬 2024-09-09阅读量935

颅脑外伤的急救与康复:迅速应...

病请描述:  颅脑外伤作为一种严重的创伤,不仅会对患者的生理机能造成深刻影响,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针对此类伤势,必须实施迅速而科学的急救与康复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程度,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本文将从急救处理、康复治疗、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旨在提升公众对颅脑外伤的认知与应对能力。   颅脑外伤急救处理:精准评估,果断施救   颅脑外伤急救处理旨在挽救患者生命,减轻伤害程度。以下是急救处理的核心环节:   1.现场全面评估:抵达现场后,迅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关注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况以及出血情况等。对清醒患者,耐心询问其受伤经过及主观感受;对意识障碍者,立即检查呼吸循环稳定性,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颈椎损伤风险,如有必要,及时采用颈托固定,避免二次伤害。   2.止血与伤口处理:颅脑外伤患者常伴有头皮裂伤或颅内出血症状。针对头皮裂伤,迅速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对于颅内出血,则须迅速转运至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在此过程中,切忌随意拔出致伤物,以免加剧出血风险。   3.保持呼吸通畅:颅脑外伤患者可能因呕吐物、分泌物或血液阻塞呼吸道而窒息。因此,保持呼吸通畅至关重要。应使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吸氧治疗,必要时实施机械通气。   4.预防继发感染:颅脑外伤后,脑脊液可能从耳、鼻流出。此时应让患者平卧,患侧向下,使脑脊液自然流出。同时,避免使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防脑脊液逆流引发颅内感染。对于已出现感染的患者,应立即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5.安全转运与沟通:在完成初步急救处理后,应迅速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具备颅脑外伤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需确保患者体 位稳定,避免加重损伤。同时,与接收医院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颅脑外伤康复治疗:个性化方案,全面康复   颅脑外伤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康复治疗的关键环节:   1. 神经功能重塑:针对颅脑外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综合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等手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重塑。同时,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   2.心理疏导与支持:颅脑外伤患者常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康复师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与疏导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通过反复练习和逐步提高难度,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回归正常生活。   4.家庭与社会融入: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照顾。同时,社会各界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康复设施、就业援助等,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 康复大厅   颅脑外伤预防措施:提高意识,强化防护   预防颅脑外伤的发生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提高人们对颅脑外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对于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或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带等,以降低颅脑损伤的风险。   3. 定期体检与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发颅脑外伤的疾病或异常情况。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应特别关注其身体状况,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4.营造安全环境:优化运动设施,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在从事高风险运动时,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颅脑损伤的发生。同时,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公众安全。    总结   颅脑外伤的急救与康复是一个复杂且至关重要的过程。通过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康复方法,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康复条件,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同时,加强预防意识和措施也是减少颅脑外伤发生的关键。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颅脑外伤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守护他们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颅脑外伤的急救与康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我们期望在急救处理方面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评估与施救,减少患者在关键时刻的等待时间;在康复治疗方面,期待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预防措施方面,期望通过科普教育、政策引导等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降低颅脑外伤的发生率。   同时,我们也看到,颅脑外伤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人文关怀。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到颅脑外伤的防治工作中来,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好的康复环境和社会氛围。   (文章来源:医药卫生报)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9-09阅读量1422

痔疮、肛瘘等肛门部手术后要注...

病请描述:1. 保持伤口清洁 肛门部位手术后的伤口很容易受到感染,因此保持伤口清洁非常重要。每天可以使用温水坐浴来清洁伤口,并在大便后及时清洗肛门。温水坐浴有助于减少伤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每次坐浴时间可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 2. 注意饮食调理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便秘或腹泻。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对伤口造成影响。适量饮水也很重要,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疼痛。 3. 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 手术后初期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因为久坐会加重肛门部位的压力,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如果必须坐着,可以使用软垫或环形坐垫减轻压力。术后初期也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肛门部位的负担。可以进行适度的活动,如短距离散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 4. 合理用药 术后医生通常会开一些药物来帮助缓解疼痛、预防感染或促进伤口愈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伤口疼痛加剧,应及时联系医生。 5. 关注排便习惯 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排便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对伤口造成影响。如果出现便秘,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软便剂或泻药,帮助顺利排便。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 定期复查 手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可以让医生及时了解伤口的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复查时,如果患者感到伤口异常疼痛、红肿或有分泌物,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的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7.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术后恢复也有帮助。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加快恢复。 肛门部手术后,合理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能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早日恢复健康。

朱哲 2024-09-06阅读量1279

唐都医院赵天智主任精湛医术切...

病请描述:  脑膜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每位患者的年龄、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会不同。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两位脑膜瘤患者家属分享了患者的治疗经历及术后现状,同时对赵天智主任医生团队表达感谢。   第一位:家住陕西宝鸡,他说:“我是不是头晕头疼,到医院检查,头里面长了瘤子,医生建议到大医院做手术。家人打听到赵天智主任是全国最权威的脑膜瘤专家,我们就连夜赶往西安,慕名看病,经过赵主任详细诊断、安排手术,很顺利。我现在术后一周了,除了伤口有点木疼,其他恢复正常,病理结果也是良性,赵主任确实医术高明,住院期间每天下班前都要仔细查看我们病人恢复情况,很负责,让我们心里感到被重视,也很踏实,赵主任团队医生也很敬业,耐心服务,总之,这次看病一切顺利,非常感谢赵天智主任团队全体医护天使们!”   第二位:家住陕西汉中,他家属说:“我爱人体检发现脑膜瘤,没有症状,看了几个医院的大教授,建议手术,因为位置不好,在功能区,说等有症状了,比如说话不清,半身不遂等,再治疗就为时已晚。我们就怕这个位置敏感,必须找最权威专家手术,去了北京上海,经过对比,还是选择到唐都医院,选择赵天智主任手术。赵主任手术做的很精细,做了7个多小时,手术很成功,术后我爱人说话正常清晰,思维反应正常,肢体活动也正常,肿瘤切除也很干净,赵主任手术技艺高超,令人佩服,感恩感谢!”   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病程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发现症状时,已经生长10年甚至几十年。还有部分患者发现脑膜瘤后,观察20-30年后都不会生长。因此对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脑膜瘤,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最彻底,根据切除程度,可以分为彻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最彻底,但是手术也有缺点,理论上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最严重的是生命危险。头颅手术风险相对其他手术更大,可能会引起昏迷、偏瘫,以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感染、术后癫痫、头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术顺利,虽然上述风险理论上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   2、放疗:常使用伽玛刀治疗,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可能需进行适形放疗。放疗优点在于无创,仅需使用射线进行照射,缺点是存在脑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长的情况。因脑膜瘤如果被放射线照射后再生长,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经和血管,可引起粘连,如果再去做手术,会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医生在给患者选择伽玛刀时,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能否接受,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础器官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是否有恐惧手术的情况;   3、观察: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判断脑膜瘤,如果生长较缓慢,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观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脑膜瘤增大,此时再考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

赵天智 2024-09-02阅读量1496

来自胸部会呼吸的疼痛&mda...

病请描述:如果说想念是会呼吸的痛 那还有一种会呼吸的痛 那就是——肋骨骨折 更有报道称“女子打喷嚏致肋骨骨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肋骨骨折”那些事...... 关键词:肋骨骨折 你了解你的肋骨吗? 肋骨共12对,平分在胸部两侧,前与胸骨、后与胸椎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胸廓。胸部损伤时,无论是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胸廓骨折的90%。在儿童,肋骨富有弹性,不易折断,而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肋骨弹性减弱,容易骨折。 什么是肋骨骨折? 由于肋骨有一定的弹性,当胸腔受到外力打击时,肋骨的弹性和支撑作用可以保护里面的重要脏器不受伤害。但如果外力过大,超过了肋骨的承受能力,肋骨就会折断,这就是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的原因 1 暴力原因 直接暴力:棍棒打击或车祸撞击等外力直接作用与肋骨发生骨折。 间接暴力:如塌方、车轮碾轧、重物挤压等,胸廓受到前后方对挤的暴力,往往在腋中线段附近发生骨折。亦有因暴力打击前胸致后肋骨折,或打击后胸而前肋骨折者。 2 火器或锐器直接损伤 3 因为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肋骨骨折,骨质疏松、骨质软化,或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肋骨肿瘤的基础上,也容易发生病理性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的分类 按骨折程度和性质分类: 不全骨折:裂纹或青枝骨折; 完全骨折:横断、斜形或粉碎型骨折 按骨折数量分类: 单根肋骨骨折:1根肋骨骨折; 多发性肋骨骨折:2根或2根以上肋骨骨折 按软组织是否开放损伤分类: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的皮肤、筋膜或骨膜是完整的; 开放性骨折:骨折时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 肋骨骨折症状有哪些? ●疼痛:骨折处有压痛及挤压痛,可触及骨折断端或骨擦感。 ●合并气胸、血胸或血气胸时,有相应症状和体征。 ●反常呼吸运动: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造成胸壁塌陷,胸廓完整性破坏,吸气时活动的部分胸壁向胸腔内移动,呼气时部分胸壁向胸腔外凸出。 ●胸痛:受伤处疼痛,深呼吸、咳嗽或变动身体时加重。 ●咯血:伤后数日有痰中带血,提示有肺损伤。 ●呼吸浅促:常因疼痛所致,但无明显呼吸困难、发绀 肋骨骨折的急救措施 不同类型的骨折,急救方法有所不同 1、对于闭合性的单处肋骨骨折,多能自行愈合,不需特殊治疗,在现场急救时可利用三角巾或布带将患侧肢体悬吊在胸前,利用同侧肢体保护受伤胸壁。注意送院时应让伤者保持坐位,另外不要轻易给予病人服止痛药,以免掩盖伤情。 2、对于多处多肋骨折导致的反常呼吸,应选较大软垫于受伤部位,用三角挂承托伤侧手臂,再用宽带将伤臂固定在胸前,制止胸壁的不正常活动。 然后让伤者半坐位,用适当的物料支持背部,使伤侧朝下,立即拨打120车送往医院。 3、对于有血气胸肋骨骨折,若有伤口,立即封闭伤口;用宽布围绕胸腔半径固定,也用毛巾或衣服做成软垫放在胸部与伤侧手臂之间,压紧棉垫,然后半卧,伤侧朝下,立即送往医院。 4、第一时间做好急救,注意保暖休息,避免受凉;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保持良好的心态。 肋骨骨折的治疗 1、固定 闭合性反常呼吸不明显的肋骨骨折患者需要尽早使用胸带固定骨折处。 2、止痛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胸带妥善固定胸部;保持舒适卧位。 3、呼吸功能锻炼 肋骨骨折发生或手术治疗后,因胸廓活动受限,加上骨折疼痛的影响,患者排痰功能受限,易诱发肺内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可在做好镇痛处理后,进行雾化治疗、吸氧治疗、鼓励病人有效排痰等,以利肺扩张。 有效咳嗽的具体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指导病人在第二次深吸气末屏住呼吸数秒钟然后用力咳嗽,克服喉头发声的假咳是做有效咳嗽的关键。咳嗽时可用手捂住痛处或他人帮助固定。 在自身咳嗽困难时,可辅助患者拍背,操作时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有节奏地反复叩击痰潴留肺段的相应胸壁,由外向内、由下向上,使痰液松动。肺部叩击不可在肋骨骨折处及肋骨以下,以免导致软组织损伤或加重骨折损伤。症状缓解后教导患者吹气球,增加肺活量。 4、清创与手术 开放性骨折需要清创,骨折端刺破胸膜,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气体和血液。多根多段的骨折和严重错位的骨折,导致胸廓变形,需行肋骨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恢复肋骨连接和形状,恢复胸廓形状。 5、合理饮食 肋骨骨折初期注意饮食搭配,多进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减少卧床后便秘的发生。两周后可吃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促进骨折恢复;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促进身体对钙质的吸收。 6、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 肋骨骨折如何预防呢? 肋骨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平时的出行、工作及运动中要遵守交通法规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在进行对抗激烈的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运动保护,防止运动中肋骨损伤。 ✓ 1、注意家居安全 老年人易在浴室、厨房等地方发生跌倒。因此,家中要注意地面防滑处理,最好安装夜明灯,方便老人晚上看清地面,以防碰撞跌倒。另外,房间应保持足够的空间行走,避免碰撞。步行有障碍的老人要尽量使用一些助步器、拐杖等辅助,减少跌倒的发生。 ✓ 2、注意多活动锻炼 适度的运动一方面可以强化骨骼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肌力和良好的平衡感,减少跌倒发生的机会。这也是预防的骨折方法之一。 ✓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少动多坐及低钙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易在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所以戒烟、少酒、不喝浓茶,平衡营养等有益于预防疾病所致的骨折。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2059

牙齿种植需要几次手术?

病请描述:  牙齿种植作为现代牙科医学的一项重要技术,已经帮助无数患者恢复了牙齿的完整性和功能。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牙齿种植的过程和所需的手术次数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本文将详细探讨牙齿种植通常需要几次手术,以及这些手术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牙齿种植的基本概述  牙齿种植,也被称为种植义齿,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并在其上安装牙冠以恢复牙齿功能和外观的方法。这一过程旨在模拟自然牙齿的结构,以达到稳固、美观和实用的效果。  二、牙齿种植通常需要几次手术?  牙齿种植的具体手术次数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来说,整个种植过程需要2到4次手术,有时甚至可能更多。以下是牙齿种植的典型手术次数和步骤:  1、第一次手术:植入种植体  在第一次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的牙槽骨上开一个小孔,将人工种植体(通常是纯钛材料)植入其中。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牙槽骨紧密结合。植入后,医生会缝合伤口,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1到3个月),让种植体与骨组织充分结合。  2、第二次手术(如有必要):放置愈合基台  在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后,如果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医生会在种植体上安装一个愈合基台。这个基台有助于牙龈组织的愈合和成型,并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做准备。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步骤可能与第一次手术合并进行,从而减少手术次数。  3、第三次手术(如有必要):取模做义齿  当种植体和牙龈组织都恢复良好后,医生会进行第三次手术(或直接在第二次手术中完成)来取模。这一步是为了制作精确的牙冠模型,以确保牙冠能够完美地安装在种植体上。  4、第四次手术(如有必要):佩戴牙冠  最后一步是将制作好的牙冠安装在种植体上,完成整个种植过程。这个步骤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和适应,以确保牙冠的舒适度和功能性。  三、影响手术次数的因素  虽然牙齿种植通常需要2到4次手术,但具体次数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牙槽骨密度、口腔健康状况和恢复能力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手术次数和过程。  2、种植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种植体在设计和材料上存在差异,可能需要不同的手术步骤和次数。  3、医生的经验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口腔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从而减少手术次数和提高成功率。  4、口腔健康状况:如果患者存在口腔炎症、牙周病等问题,可能需要在种植前进行额外的治疗,这也会增加手术次数。  四、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牙齿种植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  2、完善术前检查: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血液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种植手术。  3、术后护理:术后要遵循医生的护理指导,保持口腔卫生和清洁,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定期复查:术后要定期复查口腔状况,及时调整和维护种植牙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章宁波 2024-09-02阅读量946

牙齿种植需要几次手术?

病请描述:  牙齿种植作为一种先进的口腔修复技术,已经帮助无数患者恢复了牙齿的功能与美观。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说,牙齿种植的过程及其所需的手术次数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本文将详细解析牙齿种植通常需要几次手术,以及整个种植过程的步骤。  一、牙齿种植的基本概述  牙齿种植,又称种植义齿,是通过在牙槽骨内植入人工种植体,并在其上安装牙冠来模拟自然牙齿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够有效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还能在外观上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二、牙齿种植的手术次数  牙齿种植所需的手术次数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两次主要的手术。  第一次手术:植入种植体  这是牙齿种植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这一手术中,口腔外科医生会在牙槽骨内制备一个种植窝洞,然后将人工种植体(一种类似于螺丝的金属支架)植入其中,并缝合伤口。此过程通常需要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到舒适。  第二次手术:安装牙冠  在种植体植入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3至6个月),让牙槽骨与种植体充分结合,形成稳定的骨结合。一旦这一过程完成,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手术,即安装牙冠。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在种植体上安装一个连接器(愈合基台),然后制作并固定牙冠在连接器上,从而完成整个种植过程。  三、可能需要的额外手术  虽然大多数患者只需要进行两次手术即可完成牙齿种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手术。例如:  骨移植手术:如果患者的牙槽骨量不足,可能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以增加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从而确保种植体的稳固性。  修复手术:在种植体植入后,如果出现感染或种植体周围出现牙龈问题,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手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牙齿种植的整体流程  除了上述两次主要手术外,牙齿种植的整体流程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口腔检查:在种植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拍摄CT和口腔全景片等,以评估患者的牙周状况、牙槽骨吸收情况以及全身健康状况。  2、制定种植方案:根据口腔检查结果,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  3、等待骨结合期:种植体植入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  4、安装愈合基台:骨结合完成后,医生会安装愈合基台,使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成型。  5、取模制作牙冠:软组织成形后,医生会取下愈合基台,取模制作牙冠。  6、安装牙冠:最后,将制作好的牙冠安装到种植体上,完成整个种植过程。

章宁波 2024-08-16阅读量988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限性...

病请描述:【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限性结核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我院收治的局限性结核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复查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核病灶形态及分布范围,消融区吸收情况,计算病灶缩小率,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病灶形态皱缩,呈无增强表现。术后第1个月,16例患者的消融灶(23个)体积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术后第3、6、9、12、24个月消融灶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60.94±16.16)%、(71.30±14.04)%、(80.44±12.05)%、(87.73±10.48)%、(91.60±10.39)%。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出血、周围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至今,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活动性进展或复发。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限性结核病变微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射频消融(RFA);局限性结核;超声引导 目前,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发病数居世界第3位[1]。抗结核治疗时间长,容易产生耐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2]。对于局限性结核病灶,手术是一种有效选择,但手术创伤大,容易造成窦道等并发症[3]。临床上结核病的治疗非常困难,形式不容乐观,因此,迫切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本研究笔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限性结核病灶,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经我科收治的16例结核病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5~75岁(31±19)岁。16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淋巴结结核7例(10个病灶),其中包括颈部淋巴结结核6例(9个病灶)、腹股沟淋巴结结核1例(1个病灶),髂窝结核1例(1个病灶),胸壁结核5例(6个病灶),肝脏结核2例(5个病灶),肝周结核1例(1个病灶)。临床诊断标准:①入院行影像学检查(CT/MRI/超声)提示局限性结核病灶。②由病理学及细菌学证实结核杆菌感染。入选标准:①内科治疗6个月以上,疾病局部进展并引起明显症状。②超声下有合适的进针入路,病灶能够在超声下清晰显示。③患者的一般状况好,能够耐受射频消融治疗。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病、严重感染、严重的全身各脏器功能不全。消融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已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二、仪器 采用绵阳立德公司生产的多极射频消融系统(冷循环),型号为LDRF-120S。超声设备为PHILIPSEPIQ7,变频探头型号为C5-1,探头频率5MHZ,或变频探头L12-5,探头频率12MHZ用于超声引导治疗。 研究方法 1.术前:首先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以及有无窦道形成等。其次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结果。 2.手术方法:①患者采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区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或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及拟定进针路径。②局部消毒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尖端为1cm的消融电极穿刺至结核病灶底部,遵循由深到浅、由左到由、由上到下、逐层覆盖的原则,采取固定+移动相结合的消融方式,进行适形消融,针尖超出病灶边缘约5mm。设置射频消融的参数,启动消融,功率35W,实时监控消融过程,至结核病灶完全由强回声覆盖,消融结束。对于中央出现液化坏死区域的病灶应先行PTC针抽吸、冲洗,再进行消融,消融时将所在区块内温度>90℃后再拔出PTC针,避免针道种植。病灶贴近皮肤时,现在皮肤与病灶之间注入生理盐水隔离液,隔离液宽度大于5mm,消融过程中用手感觉消融处皮肤温度,如感到皮肤发烫,用湿纱布覆盖,避免皮肤烫伤必要时再次注入隔离液。术毕行超声造影,以超声造影无强化范围超过原结核病灶为治疗结束,如病灶内有增强区域,则即刻补充消融。 3.术后随访 术后1、3、6、9、12、24个月复查行超声造影检查。消融前及随访中计算结核病灶体积,以超声造影下无增强范围作为消融术后即刻和消融术后随访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结果 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淋巴结结核(10个病灶),术中二维超声显示消融灶边界欠清晰,其内为不均匀强回声区。术后即刻超声造影,其中3个病灶边缘可见部分强化,补充消融,超声造影显示见无增强区域覆盖高回声范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随访至今,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活动性进展或复发,且恢复良好(图1)。1例髂窝结核(1个病灶),射频后即刻病灶被强回声覆盖,消融灶的最大径较消融前病灶最大径增大。5例胸壁结核(6个病灶),消融完全,随访期间窦道愈合,病灶完全消失(图2),其中1例患者6个月病灶完全吸收,其它患者超声造影下测量病灶体积,明显缩小。2例肝脏结核(5个病灶),术后第1天,1例患儿夜晚出现发热,热峰38.6℃,物理降温,体温恢复正常。其余术后未见异常反应。1例肝周结核(1个病灶),术后即刻病灶体积缩小,随访期内病灶完全消失。所有病例无大出血、周围组织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皮肤灼伤等。 此外,随访1个月,32个病灶消融灶不同程度的吸收缩小。随访第3、6、9、12个月,消融灶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60.94±16.16%、71.30±14.04%、80.44±12.05%、87.73±10.48%。随访1~12个月,吸收率逐渐升高。随访24个月,消融灶明显缩小,平均吸收率为(91.60±10.39)%。    ①                                ② 图1患者女,53岁,颈部淋巴结结核。①图示病灶突破皮肤溃疡形成。②图示消融1个月后病灶伤口愈合,恢复良好。 ①                          ② ③                          ④ 图2患者男,62岁,胸壁结核脓肿。先行超声引导下脓液穿刺抽吸,冲洗干净,后行超声引导下结核病灶射频消融术。①②图示B超检查结核病灶(红色箭头指病灶范围,白色箭头分别指结核皮肤及深部窦道)。③图示超声引导下深部窦道及病灶射频消融(红色箭头指消融针)。③图示超声引导下皮肤窦道的射频消融(红色箭头指消融针) 讨论 结核病是指由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敏感,在液体中加热62~63℃15min或煮沸即被杀死。射频消融通过电极发射频繁变化的高频交变电流,使组织细胞内的导电离子或极化分子快速变换方向,相互震荡摩擦产生热能,导致组织局部温度100℃左右[4],从而使病灶内的结核杆菌、肉芽组织等达到不可逆性坏死。而且病变周围组织温度上升可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代谢增强,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再生,加速局部病理修复,有利于患者恢复[5,6]。 近年来,热消融技术迅猛发展,超声引导的热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操作、恢复快等优点,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7]。热消融技术己广泛应用于肝脏肿瘤。大量研究证实局部热消融治疗肝癌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相当的治疗效果[8,9]。此外,杨高怡等[10]报道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果显示激光消融后的消融灶在1年复查时体积减小了近80%。彭红艳等[11]报道微波消融治疗结核局限性病变,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本组16例结核病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效果满意。 射频消融治疗结核病的难度及关键点:与肿瘤消融相比,由于结核病灶容易播散,射频消融更为困难。笔者总结以下关键点:①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术前应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2周,最好1个月以上,长期、足量、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改善一般情况,防止结核播散。②操作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a.术前行超声造影增强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使病灶轮廓显示清晰,观察病灶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窦道与瘘管分布情况,准确把握消融范围。b.对于液化坏死灶需要抽吸、冲洗处理干净后方可消融;对于靠近皮肤侧有窦道形成者,消融时尽量沿窦道进针,退针时要消融窦道,覆盖范围超过窦道范围,退针直至皮肤,皮肤窦道处形成沸腾气化。如果无法沿窦道进针,必须边消融边退针至皮肤,破坏针道处皮肤,避免结核种植。c.必要时局部持续滴注生理盐水,将病灶与周围的重要结构分离形成安全距离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能减少消融过程中的热损伤[12,13]。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对局限性结核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组临床病例有限,随访时间较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陈伟,夏愔愔,李涛,陈卉.2015年全球及中国结核病疫情形势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6,5(1):32-36.DOI:10.3969/j.issn.2095-3755.2016.01.010 [2]罗一婷,翁榕星,周芳,余卫业,陆普选.2019WHO全球结核报告:全球与中国关键数据分析[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0,5(1):47-50. [3]钱南平,李志刚,魏新随.胸壁结核的手术治疗[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2):49-50.DOI:10.3969/j.issn.1007-8991.2010.02.034 [4]吴敏.肿瘤射频治疗原理及技术进展[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229-234. [5]刘中华.经纤支镜介入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56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81-82.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1.02.059 [6]杨贤明,陈伟生,翁嘉豪,郑绍庭.微波消融术对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5):633-634,646. [7]范卫君.射频、微波、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及优势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1):3447-3448.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3.21.001 [8]刘方义,梁萍.肝癌热消融治疗规划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3):238-240,243.DOI:10.3760/cma.j.issn.1007-8118.2012.03.023 [9]吴洁,董刚,翟文龙,陈昆仑,叶健文.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期随访结果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9,25(1):35-38.DOI:10.3969/j.issn.1672-187X.2019.01.011 [10]杨高怡,徐建平,张文智,闻波平,张莹.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初探[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3):232-233.DOI:10.3969/j.issn.1005-4561.2019.03.022 [11]彭红艳,余松远,屈亚莉,贺飞,金婷,吴华丽.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结核局限性病变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6):549-552.DOI:10.3969/j.issn.1002-0101.2018.06.022 [12]郝国良,于杰,程志刚,张旭,曹丰,于晓玲,韩治宇,刘方义,钱同刚,穆梦娟,李鑫,梁萍.比较水隔离与温度监测技术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肾癌中的效果[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5):369-372.DOI:10.3969/j.issn.2095-5227.2018.05.002 [13]孙璐璐,董刚,吴洁,高维强,刘婷婷.超声引导下胆囊浆膜层下注射生理盐水辅助微波消融胆囊旁肝肿瘤[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9):536-539.DOI:10.13929/j.1672-8475.201712002

董刚 2024-08-16阅读量1954

2岁男童做艾灸被烫伤会阴部,...

病请描述:一周前,想着三伏天艾灸可以养生,爷爷奶奶便带着2岁4个月的男童明明(化名)去艾灸馆做艾灸。灸到大腿根部时,明明大哭起来,原来由于温度过高,明明的右大腿、会阴部被烫伤,还伴有部分表皮撕脱。家人随即把明明送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诊断为“会阴、右大腿艾灸烫伤2%,II°-深II°”。经过一周的换药治疗,明明创面愈合出院。 41岁的段女士(化姓)一个月前在养生馆做艾灸,当时做的时候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觉得艾灸时间越长、离皮肤越近,效果越好。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段女士后驱开始疼痛,并形成了水疱。养生馆工作人员告知段女士:“艾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小水疱是因为体内湿气过重所致。”段女士便没多想,自行在家使用云南白药涂抹20余天无好转,创面还加深加大,遂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治疗。经过创面扩创、人工皮移植及换药等治疗,段女士后驱创面最终好转治愈。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艾灸因其有效、简单、方便的特点,广受大众欢迎。虽然艾灸的操作简单,但运用不当还是有可能造成烫伤。2岁的明明是因为燃烧的艾条直接接触皮肤导致的烫伤,段女士则是因为低热烫伤引起的。低热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低热烫伤通常痛感较小,仅在皮肤表面出现红肿、水疱等现象,这种低敏感性导致我们在艾灸时很难注意到,等到发现烫伤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要进行艾灸等治疗,请选择有康复理疗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灸时要注意灸条与皮肤的距离不少于3-4cm,不宜过度靠近皮肤以强求温热感,并且将艾灸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 如果不幸被艾灸烫伤,请及时移走艾灸,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创面30分钟以上。如果烫伤部位无法进行冷水冲洗,可以选择用冷水浸泡或者冷敷,充分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防止烫伤面积和深度进一步加重。如果出现水疱,不要自行弄破水疱,以防发生感染。且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烫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文:李甦;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健康科普,不含具体诊疗意见。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谢卫国 2024-08-13阅读量1606

仿生学与皮肤的巧妙碰撞

病请描述: 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能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伤害,如机械刺激、温度变化和紫外线辐射等,还能保持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排泄废物并提供感觉功能。 然而,由于感染、慢性疾病或严重创伤,有些皮肤伤口难以自行愈合,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皮肤     1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常用的皮肤伤口处理方法主要是手术缝合或传统敷料,这些方法虽然能有效封闭创口并止血,但它们也有一些显著的缺点。比如,缝合和钉子可能导致创口感染,并且拆除时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替代方法。 2 自然界的启示 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灵感。例如,贻贝、蛞蝓(鼻涕虫)和蜘蛛等生物的天然粘合机制,为我们开发新型医用粘合剂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贻贝的黏附机理 贻贝能在潮湿的岩石表面牢牢粘附,这归功于其分泌的特殊蛋白质。科学家们受其启发,开发出含有类似成分的仿生粘合剂,这种粘合剂不仅具有很强的粘附力,还能在潮湿环境中保持稳定。 贻贝分泌黏附蛋白 蛞蝓的防御机制 蛞蝓在受到威胁时会分泌大量粘液,使自己粘在岩石或土壤表面,防止被捕食者带走。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双层结构的胶粘剂。这种胶粘剂能牢固粘附在组织表面,并具有很高的韧性和柔韧性,有助于伤口愈合。 3 前沿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还通过将多种仿生材料结合起来,开发出性能更为优越的医用粘合剂。例如,将海藻酸钠和明胶与金属离子结合,制成的水凝胶不仅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粘性,还能加速伤口愈合。同时,基于多巴胺的仿生材料,也展现了出色的粘附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4 仿生技术的未来研发方向 仿生学是一种前景广阔的伤口管理技术,在治疗其它疾病和症状方面也具有潜力。其中,以下几种应用方向的前景值得重点关注。 (1)仿生伤口敷料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大有可为。传统的伤口敷料主要侧重于密闭伤口、吸收渗出物和保持湿润环境,因此在支持复杂的伤口愈合过程方面存在局限性。然而,通过在传统敷料中加入胶原蛋白、糖胺聚糖或透明质酸等ECM成分,可以积极促进上皮细胞化、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沉积,从而增强整个伤口愈合过程。 (2)生物医学领域可以从模仿动物、植物和人类等各种生物体内的成分或微米和纳米结构中获益匪浅。基于这些仿生成分或结构的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高靶向效率、低毒性以及抗氧化和抗炎特性。 (4)未来研究的重点将是开发在功能和特性上接近人类皮肤的电子皮肤,这种电子皮肤包括机械感受器,并且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弹性、自愈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开发出在某些方面优于人类皮肤的电子皮肤。此外,将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集成到电子皮肤中进行独立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的个性化健康状况,从而制定精确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后,考虑到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开发可持续和可回收的电子皮肤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a)人类触觉感知系统;(b-f)电子皮肤的各种应用:(b)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可植入生物医学器件;(c)柔性应变传感器在医疗机器人和假肢中的应用;(d)实时生物和健康信号监测;(e)用于慢性伤口管理的无线智能绷带的总体设计

王金武 2024-08-06阅读量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