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肝腹水 > 检查

肝腹水检查

肝腹水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禁忌

病请描述:民以食为天,但是作为肝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却比健康人多了很多约束。经常有病人问:我该吃些什么?有什么禁忌吗? 由于肝硬化患者往往会有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所以在饮食方面确实有一些禁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 忌酒 适量饮酒并不会一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关键是把握好饮酒量。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影响脂肪的代谢,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甚至酒精性肝硬化。而一旦已经出现肝病,无论属于哪一期,都必须绝对戒酒,以免加重肝脏受损。 2、 忌盐 腹水患者的饮食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包括饭菜中的食用盐、咸菜、腌肉等含氯化钠较多的食物。形成腹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水钠潴留是肝腹水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来说,食盐过多将直接导致水在机体的潴留。每多食入1克盐,将有200毫升液体滞留在体内。同时,饮食过咸,也会影响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大量利尿剂也不能抵消食入高盐饮食所产生的水潴留作用。因此,一般的肝硬化病人,每天盐的用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如果出现了水肿和腹水,每天食盐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严重水肿或腹水的患者,禁盐。 3、 忌粗糙坚硬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病人。尽量避免一些粗纤维的(如芹菜、笋等)、油炸的、坚硬的(包括坚硬的水果以及花生、开心果等坚果)食物,以防擦破食道胃底血管引起急性大出血。如不能确定食物是否属于粗糙坚硬,可以将水果榨汁或做成果泥,蔬菜、荤菜切碎煮烂即可。同时,建议肝硬化患者每一年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曲张的程度,及早进行干预。 4、 忌过量蛋白质 主要针对肝性脑病患者。对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需要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虾、乳类、禽蛋类,这些都是很好的食物。尤其是由于血白蛋白低的形成腹水的病人,需要优质高蛋白饮食。但是,如果肝病病人本身的肝功能极差,大量的蛋白质摄入,容易引起肝性脑病,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氨”在体内形成。对于反复肝性脑病发作的病人,更应该好好控制蛋白质的量。比较简便的可控的方法是:一旦发觉自己蛋白质摄入后,表现迟钝或反应减慢,就有可能是自己蛋白质摄入过多了,立刻“刹车”,以防病情加重。如果已经出现嗜睡甚至昏迷了,则需要立即由家属送至医院就诊。 5、忌辛辣刺激 中医认为“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燥”。肝病饮食禁忌皮蛋、魔芋、辣椒、大碱、雄鸡、红鲤鱼等辛燥食物,食后会引起肝病的反弹或病情加重。 6、 忌生冷 肝病患者本来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生冷食物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特别是肝硬化或肝腹水的患者,生冷食物往往会造成肠炎,蛋白随腹泻丢失,出现腹水或腹水量增加,故肝病饮食禁忌食用生冷和不卫生食物。 7、忌保健品或滥用药物 我们一直提倡肝病病人用药精简。保健品成分复杂,而过多的化学药物对肝胃多有损伤,很多保健品或药品也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过度的营养品滋补也不适合每个肝病病人。所以肝病病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总之,肝硬化病人饮食可以多样化,细软易消化,荤素均衡搭配,但忌太咸太硬太荤等等,什么饮食都不要过度。此外,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对本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蒋式骊 2023-03-02阅读量2076

胆道镜是个啥东东?

病请描述: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胃镜、肠镜,那你知道胆道镜是个啥吗?胆道镜其实就是为胆管进行内窥镜检查和内窥镜手术时所使用的一种医用光学内窥镜,是胆道外科疾病常用的诊疗器械之一。按照实际应用,胆道镜可以分为术中胆道镜、术后胆道镜、经皮经肝胆道镜(术前胆道镜)等。术中胆道镜就是手术中切开胆总管,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术后胆道镜则是在胆道手术后通过T管窦道或胆管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盲袢窦道及胆囊造痿术后窦道而进入胆道进行检查和治疗;经皮经肝胆道镜则是通过穿刺建立窦道,再进行胆道镜检査和治疗。那么,胆道镜到底能用来诊疗哪些胆管疾病呢?胆道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多见的用途是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尤其是处理肝内胆管结石。除了处理胆管结石外,胆道镜还可以用于检查有无胆道内占位性病变、胆道畸形、胆道蛔虫及异物,以及用于实现胆管狭窄或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扩张和切开等操作。什么情况下胆管疾病不适合使用胆道镜进行诊疗?有以下情况下需要慎用胆道镜:1 术后时间短,在胆道引流管周围未形成牢固窦道。2 肝硬化腹水、明显低蛋白血症者。3 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4 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5 长期应用激素者。6 严重糖尿病病人。7 重度营养不良者。胆道镜诊治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胆道镜诊治主要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胆道出血、窦道损伤等。其中,感染可能与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操作时间过长、操作过程中胆道压力过高、术后T管引流不畅等因素相关;出血则与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碎石不当、扩张撕裂、暴力取石等因素相关;窦道损伤与窦道愈合不良、盲目进镜、暴力取石、盲目置管等因素相关。通过选择恰当诊治时机、应用预防性药物、控制手术时间、保持视野清晰、注意胆道压力、避免暴力或盲目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开腹手术后,什么时候进行胆道镜诊治是合适的?开腹手术后至少4~6周才可以进行胆道镜诊治,腹腔镜手术后至少6~8周才可以进行胆道镜诊治;有高龄(≥70岁)、营养不良、严重糖尿病、长期应用激素等情况的患者如果要行胆道镜诊治,至少要手术后12周才可以进行;肝硬化腹水、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应尽量予以纠正后再酌情行胆道镜检查;急需行胆道镜诊治的病人可权衡利弊后酌情提前。总之,胆道镜是胆道外科疾病常用的诊疗器械之一,能够诊断和治疗胆结石、胆道内占位、弹道狭窄等病变,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施宝民 2022-01-08阅读量1.1万

慢性肾病患者用沙坦类或普利类...

病请描述:除上篇介绍的内容外,病人还应知道下列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这二类药不同时用!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老年、心衰等。因同时用,可使急性肾损伤、高血钾危险增加。如您的医生为了更好地降低尿蛋白而让您同时用这二类药,您须更警惕地注意肾功能及血钾的监测!如您又属上述那些心血管高危的病人,最好立即停用其中一种! 2,如果医生诊断您是肾血管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如果是双侧狭窄,那千万不能用(无论沙坦类还是普利类),因为这会引起急性肾衰甚至会要血透!如果是单侧,那你仍可使用!但仍需经常监测血肌酐及血钾变化。 3,如使用该类药物后,您的血压一直正常,甚至偏低,需要调整所服几种降压药,能把这沙坦或普利完全停掉吗?不能!因为,慢性肾病患者除了高血压,往往还有蛋白尿!肾脏大多有慢性化趋势,肾功能有逐步下降趋势!所以,哪怕血压完全达标了,也不能停这二类药(之一)!因为它还会持续降蛋白及保护肾功能!血压如太低可先减或停其他种类降压药(如地平类、利尿剂等)。 4,如您的蛋白尿较高(1g甚至3g/天以上,您的医生选择用这二类药来降低您的蛋白尿到最理想水平(越低对保肾越好)。那这药物剂量越大,降蛋白尿幅度会越大!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加到最大耐受量!其剂量可能是常规降压剂量的二倍、三倍甚至四倍!逐步加量时应密切自测血压(早、晚),定期查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钾。如出现明显低血压及头晕、站起眼花等症状,可暂停加量甚至略减量!待几天或1一2周时间,血压基本恢复了,而此时蛋白尿仍未下降到满意水平,可再次小心地增加剂量。每次加1/2片,2一4周加一次。如蛋白尿数值比原来用药前下降了50一70%或巳小于0.3g/天,那属巳满意水平,维持当时用药剂量即可,无需再加剂量了! 如定期查血肌酐有突然较前明显上升超过30%或高血钾,应大幅减量甚至暂停!让专家详细检查原因并密切复查至恢复正常。高血钾严重的医生会用相应降血钾治疗。 5如您有心衰、肝硬化腹水、严重水肿、低血白蛋白、正用强烈利尿剂退肿、正在呕吐腹泻,正在用解热镇痛一类的药物,记住!只要您有上述一种情况,您就要在服沙坦或普利时特别警惕肾功能(血肌酐)急性损伤的可能!要密切监测血肌酐及血钾变化!能避免上述高危因素更好!

陆福明 2019-06-16阅读量1.2万

肝脏疾病与胆囊形态改变的关系

病请描述:由于肝脏和胆囊在解剖和机能上有密切关系,因而肝脏疾病时,胆囊也出现一些病理变化,超声能很好地检测出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壁增厚在临床上大约96%都具有临床研究意义和病理价值。诸如: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腹水等均可导致胆囊壁增厚。本文分析了200例肝脏疾病时超声检查发现的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男146例,女54例;年龄32~86岁,平均55.4岁;健康人34例,肝病组166例。结果:34例健康人肝脏大小回声均正常,胆囊大小正常,肝病组166例胆囊变化者64.6%,肝硬化腹水及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胆囊变化占85.5%,肝硬化占52.5%,而病毒性迁延、慢活型肝炎占32.4%。 讨论: 正常胆囊为倒置梨形或茄子形,无回声暗区,胆囊长径5~9cm,前后径1.7~3cm,壁厚小于0.3cm,周边轮廓清晰,壁光滑,纤细,其后壁效应增强,两侧有向中间靠拢的边界声影,颈部可有折叠,胆囊壁超过0.3cm(除进脂肪餐,服刺激性药物等生理性增厚)  则属异常。近年,有关非胆囊疾病,胆囊壁增厚有报导,但是对导致非胆囊疾患壁增厚的因素意见不一。 1、超声发现胆囊增厚与门脉高压有关:脾门部静脉直径超过0.9cm,脾大者胆囊壁增厚较无脾大及静脉扩张者明显,当门静脉压增高时可引起脾静脉回流障碍,脾瘀血肿大,同时会出现胆囊静脉回流障碍,至胆囊黏膜下或浆膜下水肿,囊壁增厚,脾静脉扩张,脾大和胆囊静脉回流障碍,胆囊壁增厚,均由于门脉高压所致。可见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是有解剖学基础的。 2、胆囊壁的厚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胆囊壁增厚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密切有关,但不是胆囊壁增厚惟一因素。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胆囊壁增厚,可能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胆囊壁增厚较无腹水和低蛋白血症明显,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血管外液增强,出现胆囊壁血肿,在胆囊壁增厚的声像图上,可以看到分三层,中心低回声区可能是由于黏膜下水肿,局部回声(降低)透声性增强所致; 3、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胆囊壁增厚较慢性迁延性肝炎者明显,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胆囊变化是由于弥漫性肝细胞损害肝内毛细胆管,使肝细胞形成胆液不能顺利排入小胆管,加之小胆管壁损害,可能增强其通透性,使肝液中的水分均渗出肝管外,造成肝液浓缩,胆囊容量缩小,出现实体回声,粘稠的胆液刺激囊壁,使囊壁增厚,所以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肝脏恢复正常后,胆囊的改变也随之恢复; 4、急性病毒性肝炎者胆囊壁增厚程度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内受损,蛋白及胆酸的合成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泌。 非胆源性疾病所致胆囊壁增厚是可逆的,研究表明胆囊壁规则均匀增厚而临床症状不支持急、慢性胆囊炎等的诊断,应考虑非胆源性疾病所致,此时超声应着重探查有无肝硬化征象,检查门静脉腔径、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腔径及有无腹水等,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如血浆白蛋白水平、肝炎全套等.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程度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肝功能分级,血清蛋白水平,门静脉压力,腹腔积液,脾大有关,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壁增厚的肝脏病的胆囊变化与肝脏病有密切关系,并非胆囊本身的炎症所致,所以超声的胆囊动态变化不仅是诊断肝脏疾病的特征之一,并有助于肝病预后的判断。 本文选自:吴玮,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8月第6卷第24期。

赵刚 2019-04-26阅读量1.1万

肝腹水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8523
胃肠镜检查以及胃肠镜下多种疾病的治疗。擅长消化道各种疾病以及胆胰系统的超声内镜检查。
评分:10
问诊量:102
消化系疑难、危重病人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肝硬化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重型胰腺炎等的诊治、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反酸,打隔、腹胀、腹痛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支架植入;炎症性肠病、腸炎、慢性腹泻等。熟練掌握胃,肠鏡,小肠镜检查及治疗操作!
评分:10
问诊量:9131
熟悉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各种胃肠镜检查、微创治疗及消化、肝病各种疑难危重病诊治;擅长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各种肝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肝损害、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各种便秘、腹泻、不明原因腹痛、黄疸待查、布加氏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评分:0
问诊量:3
对食管疾病、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消化内镜操作及各种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粘膜下良恶性隆起的治疗(ESD),贲门失弛缓病的内镜下治疗(poem技术)。较早开展胶囊内镜检查,2012年3月至9月于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小肠镜培训,院内首先开展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目前已完成小肠镜检查近百例。对各种小肠疾病,如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小肠息肉及肿瘤等积累了相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