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 内容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内容

自发性气胸,它可是种&ldq...

病请描述:“会呼吸的痛”>>带你了解自发性气胸<<有句歌词“想念是会呼吸的痛”,想念痛不痛的具体不了解,但自发性气胸可是一种“呼吸的痛”!下面就来为大家来科普一下:什么是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也属于胸科急症之一。是在没有外伤或其他人为等明显外因因素的情况下,肺实质或脏层胸膜出现破裂,导致空气从肺经脏层胸膜进入胸膜腔内引起胸膜腔积气,进而导致肺脏塌陷,并引起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自发性气胸发生的原因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性破裂引起胸腔积气,比较“偏爱”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他们生长发育较快,而肺泡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弹性相对较差,容易破裂。瘦高男生平时进行体育锻炼和用力活动时要注意把控力度,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发生自发性气胸的可能,特别是曾发生过自发性气胸的,复发的可能性很大。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因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引起的气胸,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肺气肿、尘肺等;航空、潜水作业无适当的保护措施,突然从高压环境进入低压环境,或者使用呼吸机通气压力过高时,均可发生气胸。自发性气胸有哪些症状气胸症状轻重与有无基础肺疾病及肺功能,胸膜腔积气量等因素有关。胸痛胸痛是气胸患者最常见的主诉。表现为突发胸部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胸闷、呼吸困难当发生气胸时,肺部被压缩会导致胸闷,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发作过程、肺被压缩的程度以及患者本身肺功能状态有关。刺激性咳嗽偶有刺激性咳嗽,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其他症状合并胸腔内出血称为自发性血气胸,原因主要是肺突然压缩,胸腔内粘连带断裂出血。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复发率约为50%。在第二次发作后,复发率增高到80%。气胸需要做哪些检查?胸片检查医生会通过问病史、症状,使用听诊器对肺部进行听诊,辨别呼吸音有无减弱,有时可作出初步的诊断。然后再胸片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气胸及肺压缩程度。胸片是诊断气胸的最简便和重要方法;对胸腔少量积气的局限性气胸与肺大疱难以鉴别时可考虑作胸部CT协助诊断。自发性气胸必须要手术吗?严重的气胸会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气胸的病人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少量气胸(肺压缩<30%)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单纯性气胸,不需排气,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仅需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吸氧、止痛对症处理让胸腔内气体自行吸收。肺压缩>30%,或<30%但患者症状明显者,应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膜腔积气,加速肺的复张,及时缓解症状。肺压缩>70%首次发作肺压缩>70%以上的自发性气胸经过胸腔闭式引流,肺在3天左右得到完全复张,胸部CT证实肺复张,观察48小时胸腔内不再漏气,就可以出院,但复发的几率较大。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议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气胸胸片或CT检查显示:肺大疱气胸合并胸腔出血者。患者从事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高空作业等。如何预防自发性气胸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防止疾病进展。保持适量运动: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走、打太极拳,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肺部功能和提高身体素质,但切忌剧烈运动,如果在运动中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就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应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吸入,长期大量吸烟会使诱发气胸的危险性升高,如果已经发现气胸或已接受过治疗,一定要注意戒烟,同时远离二手烟。营养均衡: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奶制品等),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食粗纤维素食物,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胸腹腔压力突然增高。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剧烈咳嗽、搬重物、剧烈运动、屏气、用力解大便甚至大笑等常是促使气胸发生的诱因,特别是瘦高体型的青少年,肺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快,稳定情绪,避免熬夜。一旦再次出现突发性胸痛,感到刺激性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明确诊断,避免出现危险。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1001

流感预防三要点

病请描述:自身预防和治疗三要点: “闭嘴不许大声说话”、“不吃辛辣温热的红枣桂圆生姜大蒜羊肉烧烤麻辣坚果”、“晚上不许张嘴呼吸打呼噜,呼吸道要加湿保暖” 小寒大寒流感 每年的小寒、大寒节气是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的时节,这种自然界的规律属于“物候学”的一种现象。随着人们流动范围广、人口密度大、室内生活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种农耕社会并不被重视的物候现象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流感是呼吸道的急性疾病,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痛、肌肉酸痛、吞刀片样咽喉痛、怕冷发热、四肢无力,通常病情较轻微。流感每年的首发症状都会有变化,今年有的患者表现为腰痛。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或“携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空气或污染物被“易感者”吸入后感染。 首先,如何成为携带不发病或不宜感染者呢?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需”(《素问·评热病论》)。正气足的人能抵抗住这股流感不发病,最多是个病毒携带者;如果发病了,那就说明他必定有正气不足。如何使自己在小寒大寒如此冷的节气里正气满满?一是注重平日里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熬夜,当有疲劳感时就需要调整生活工作节奏,通过休息、运动、情绪管理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中医药、膏方、理疗等进行调养,使身体内的正气始终处于饱满状态。 如平时怕冷且不上火的阳虚者,可以服用温热的中药,如肉桂、桂枝、熟附片,甚至鹿茸、红参等,或者拔罐、艾灸提振阳气;如果平时怕冷但又容易上火,那就要在前面这些药物里面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有乏力气短、腰酸背痛的,要用黄芪、党参、生晒参、野山参、生脉饮、补中益气丸等补益正气的中药,配和针灸、推拿、拔罐等理疗修复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小寒大寒节气,除了流感之邪,还有“冷空气”、“干燥”这两个病邪。“避之有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躲在空调间,而是要保护好自己的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这些器官都直接与我们的冷空气接触而受到冷刺激,导致粘膜充血水肿易感染;其次,小寒大寒气候极其干燥,上呼吸道中的水分直接通过干燥的空气随呼气被排出体外,导致呼吸道粘膜再次充血水肿、干燥,尤其是晚上睡觉张口呼吸打呼噜的人群会出现晨起口干、咽干、疼痛、咽中似有痰;如果碰上爱大声讲话、长时间讲话、爱吃辛辣、未经医生辨证自行食用红枣、桂圆、生姜、大蒜、羊肉等燥热食物,均会导致上述症状加重。 因此,“避之有时”要在小寒大寒时节时刻警惕,保持上呼吸道粘膜“温、润”状态,尤其是有慢性鼻炎、咽炎,或者前几年冬天反复有呼吸道感染留下“病根”的患者,这就需要戴口罩使呼出去的水分又被吸回去,减少呼吸道水分丢失,又避免了冷空气的吸入。尤其是晚上气温下降,睡觉张口呼吸打呼噜的人群更要学会戴口罩、右侧卧位,既能减少张口呼吸,又能缓解打呼噜,避免反流性食管炎对咽喉的影响。白天减少说话,学会低声,不吃辛辣上火的食物,使用加湿器,用百合、梨、银耳、菊花、枸杞、冰糖煮甜点滋阴清热润燥。当有咽喉不舒服时,需要马上进行处理,含服清利咽喉的丸药、口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通过这样的预防,使得我们的上呼吸道粘膜变得更为牢不可破,能筑起自己预防病毒深入体内的防线,是我们成为携带不发病或不宜感染者。 其次,得了流感后该如何治疗呢?除部分高烧不退的患者,绝大部分患者是自己处理的。这就需要尽早抓住“时间窗”,也就是“时机”。第一阶段有怕冷、肌肉酸、腰痛,没有发热,时间窗很短半天左右,抓紧时间回家,卫浴开暖气,煮一杯生姜葱白红糖热水,前胸后背干毛巾塞进去,热开水两瓶。一边热水泡脚,一边喝生姜葱白红糖热水,泡脚水冷了加热水。这三个方法同时进行,直到出汗,把毛巾抽掉,立刻睡大觉。肌肉酸痛的地方衣服上贴暖宝宝,后背心也贴一张。咽痛者含服清咽滴丸一粒一次。这样,把风寒驱除体内就能快速恢复。 第二阶段“发热”:没有怕冷感觉,开始发热,这是人体免疫系统发起的全面反攻。这时不再是风寒了,而是风温,马上口服清热解毒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9℃,口服退热药。一身大汗,热退。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否则体温反复。 第三阶段大概在发病一周后,主要是“咳嗽”,需要医生辨证用药。发病期间不可进辛辣或寒凉的食物,辛辣的食物会导致《素问热论篇》讲的“遗复”现象,就是体温退了,但因为吃了辛辣食物又发烧了。不吃寒凉食物,是因为发病是因为寒凉邪气导致的,如果再吃生冷的或者受到冷风吹,又会发病出现怕冷症状。其次,人体正邪相争,本身阳气不足,再和病毒打一仗,那是元气大伤,这时要静养恢复体能,休养生息,不能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不止,俗称虚汗、自汗、盗汗,这是时需要服用人参、黄芪来大补元气。 我们无法消灭病毒改变自然界的物候现象,那就把自己正气补补足、预防工作做到位。 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吴欢主任医师 2024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 (科普引领专项)JKKPYL-2024-B04

吴欢 2025-01-21阅读量1365

PFAPA综合征|反复扁桃体...

病请描述:一、概述: PFAPA(period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and adenitis,PFAPA)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反复或周期性发热,常伴有咽炎、阿弗他口炎和/或淋巴结炎。一般从儿童早期(1-4岁)开始发作,大多数患者会在10岁前停止发作,但少数发作可持续至成年。 二、发病机制: PFAP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环境因素被认为在该综合征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PFAPA病例可有家族聚集性,但对家族性病例进行基因组学分析并未发现有意义的单一基因突变。另有一些队列研究发现,与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和白塞病综合征相关的几个基因组非编码区共有突变也与PFAPA综合征密切相关。 三、临床表现: PFAPA综合征最特征性的表现是周期性发热(发热时体温38.5℃-41℃,每2-8周规律发作1次,每次病程持续3-7天),通常可以预测下次发作时间。其他主要表现包括咽炎、阿弗他口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PFAPA患者咽炎可呈渗出性改变,也可伴有扁桃体炎。40-80%患者在发作期间出现阿弗他口炎,表现为唇或颊粘膜的溃疡,偶尔见于咽部。60%-100%患者同时有颈部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常有压痛。同时,PFAPA发作前或发作期间可有畏寒、疲倦、腹痛、呕吐、头痛或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患儿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图1 PFAPA患者阿弗他口炎和咽炎 四、实验室检查: PFAPA综合征目前无诊断性实验室检查。发作期可有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和血沉增快,发作间期以上指标恢复正常。 五、诊断: PFAPA综合征目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仍是基于临床的排除性诊断。1989年发布的PFAPA综合征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儿童期早期发病; 2.规律的反复发热发作; 3.发作期至少伴有其中一种特征:阿弗他口炎、咽炎和/或颈部淋巴结炎; 4.患儿在无症状发作间期正常生长,没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 5.发作期未见呼吸道感染体征,并排除了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他已知的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除此之外,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2剂)后几小时内症状(发热和咽炎)缓解也可作为临床诊断PFAPA的依据。 六、治疗: 在发作开始时给予单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1–2 mg/kg) 或可以在几小时内快速缓解发热,而咽炎、阿弗他溃疡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需要更长时间缓解。如果一剂不能有效缓解发作,则可在第二天给予第二剂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和西咪替丁可以用于预防PFAPA发作,有助于延长发作间隔时间。扁桃体切除术可以用于对内科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预防性治疗)无效或发作频率严重干扰生活的患者。

王汉久 2024-11-25阅读量5723

抽动障碍的预防及预后

病请描述:1. 心理精神因素对抽动患儿预后的影响?抽动障碍患者多有心理精神因素的异常,常见有情绪障碍,如表现焦虑不安、过分敏感、紧张恐惧等,或表现忧郁、易激动、好发脾气、冲动、攻击行为等,而这些心理精神因素可能造成抽动障碍主要症状更为严重,影响病情的恢复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家长和教师对患儿均难以管教,往往出现严重的学习问题,严重影响患儿预后。有的抽动患儿除了有特殊学习能力缺陷之外,还因抽动症状,受嘲笑、歧视以致不愿上学或辍学,性格、行为的偏激可在少年阶段或更早阶段就出现,并可影响身心健康。抽动患儿易受精神因素的影响,需及时控制抽动和伴发的行为症状,减轻患儿身体不适和心理困扰,改善患儿的不良行为和情绪,对抽动障碍的预后和防止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 抽动障碍患儿家庭因素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抽动患儿的家庭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国研究人员对抽动障碍患儿的研究中发现父母的不良嗜好对患儿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在166例患儿中父亲有不良嗜好的为20例,占12%,其未愈病例中占2例。而母亲有不良嗜好的病例数较少,仅有2例,未愈病例占1例。如父亲在家吸烟能刺激患儿呼吸道,可能会引起喉中发声、清喉声、缩鼻等动作;打牌时嘈杂声音可使患儿情绪紧张、不安、睡眠不好,长期必将加重病情或诱发抽动,预后较差。所以父母,尤其是父亲应改掉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给患儿树立好榜样,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预后。3. 抽动障碍患儿身体其他器官功能有变化吗?抽动障碍患儿并无直接的身体其他器官功能的损伤,然而抽动障碍往往继发或伴发于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结膜炎、脑炎、脑外伤、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代谢缺陷等,则可因其伴发疾病或继发疾病影响身体其他器官功能。另外,抽动障碍患儿易存在自伤行为,也可间接造成身体损伤,因此,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心理疏导及其基础疾病的治疗是避免抽动障碍患儿身体其他器官受损的关键。4. 病程不同的抽动障碍患儿预后有何不同?         抽动障碍按其临床特征和病程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其预后也不尽相同。如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相对较好。慢性抽动障碍可持续数年,病程越长,控制越困难,甚至伴随终生;第三型Tourette综合征,自愈的可能性很小,这一类型若在发病早期得到积极、合理的治疗,其抽动症状一般可在16个月减轻并逐渐得到控制,即使存在少量的残留症状,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够预测抽动障碍的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越低。但有学者认为儿童期抽动症状的频度和严重程度难以预测成年期抽动症状严重程度。另外,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期表现为发声性抽动症状的患儿,成年后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程度要高于运动性抽动症状的患儿,但关于儿童期的一些抽动形式是否可以预测成年期抽动症状或共患病症状,目前仍存在争议。5. 抽动障碍患儿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吗?大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在长大后病情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完全缓解,所以对患儿的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一般不大,而且能够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只有少数病人症状会迁延,主要是因为抽动症状或伴发的行为障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或社交活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所以发现孩子患了抽动障碍,要积极治疗,预防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加重。6. 母亲患有抽动障碍对怀孕有影响吗?目前研究表明抽动障碍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遗传因素有明显关系,但目前遗传方式尚不明确,此外,研究发现在一些家庭中,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和强迫症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因此,提示 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强迫症可能为共同的遗传易感性的不同表达,但是鉴于抽动障碍的可治疗性(删除),抽动障碍患者也适宜怀孕,但母亲患有抽动障碍对怀孕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孕妇同时伴有剧烈呕吐、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精神神经疾病时对胎儿也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可能也不是很大,孕妇没有必要过于紧张,造成神经系统畸形和脑性瘫痪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也是其他致畸因素导致的。建议孕妇定期到医院随访。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早期干预,胎儿期也可以开始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有效改善预后。7. 婴幼儿时期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人的大脑有两个发育关键期,分别为胚胎期及婴幼儿期。在婴幼儿期中脑部重量增长最快,主要为胶质细胞增长、神经髓鞘及突触产生、树突细胞发育,神经细胞增殖是从妊娠3个月开始至出生后1岁,神经纤维细胞至4岁才完成分化。这时期是婴幼儿神经系统代偿能力最好、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在这时期给予良好的刺激,能有效促进树突、轴突等细胞结构形成及功能代偿。0~3岁是婴幼儿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该时期的婴幼儿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强大,是促进婴幼儿心智发育、体格发育及形成良好性格行为的关键期。近年研究发现婴幼儿心理、社会适应性、性格的形成与早期教育关系密切。研究结果也表明对0~1岁的婴幼儿按其神经心理年龄发展规律,由家长为其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大动作、语言、社会交往能力、感觉知觉、抚触等训练,干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后发现接受干预训练的儿童显著优于未进行干预训练婴幼儿,表明脑部发育与早期教育及成长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早期教育训练能有效促进婴幼儿智力发展,且随着训练时间延长,效果显著。情绪是婴幼儿心理特征之一,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婴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情商,但情绪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早期对婴幼儿情绪进行控制及干预不仅有助于婴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同时有助于促进智力及体格的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依恋、哭闹、趋避、节律性差、反抗情绪、注意力分散及总体情绪控制好于未接受训练婴幼儿。表明早期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性格及情绪,这可能与早期教育能增加家长与婴幼儿接触的机会、促进亲子交流、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降低心因性疾病发病率有关。此外,抚触及大动作训练可起到促进婴幼儿神经发育、体格锻炼及增强抵抗力的作用。8. 调整微量元素对抽动障碍重要吗?研究表明,抽动障碍发病与血锌、铁、钙、镁微量元素缺乏有一定关系。当机体缺钙时,神经递质释放受到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抽动障碍的发生。铁缺乏还会造成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传导。锌缺乏还会导致机体内某些辅酶合成障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神经递质传导受阻,精神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缺锌能改变人的注意力、活动度、神经心理行为和运动的发展,影响认知能力。缺镁时可以发生肌肉颤抖、抽搐、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行为,严重者出现惊厥。体内铜缺乏能引起酶体系的代谢紊乱,将使脑细胞色素氧化酶减少,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会因此发生障碍,使脑活力下降,出现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以及步态不稳、运动失调等症状。血铅含量过高是抽动障碍的另一个危险因素,铅的沉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同时还会造成神经细胞伤害,尤其是大脑皮质和小脑,而这些部位正是抽动障碍发病的主要解剖学损伤部位。综上所述,抽动障碍发病与血锌、铁、钙、铁微量元素缺乏有明确的相关性,因此,小儿出生后各个发育阶段都应该密切关注机体的微量元素水平,及时纠正微量元素紊乱对预防抽动障碍的发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 预防感冒对抽动障碍重要吗?         感冒是抽动障碍发生的常见诱因之一,当服药使大部分症状得到控制后,一次感冒又可能使症状加重,所以预防感冒可以减少抽动障碍的发作。因此,抽动障碍患儿应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时加减衣服避免着凉、受热,流感流行期间抽动障碍儿童不到或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一且出现感冒症状也不要着急,尽快服用相应药物控制刺激症状,如滴眼药水预防结膜充血诱发眼部症状,含片含化以减轻咽部刺激症状,同时应用抗病毒等感冒药物,防止抽动障碍的再发或加重。10. 如何预防抽动障碍的复发?(1)加强患儿日常生活管理(如减轻学习压力、改善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儿的应激能力;(2)注重改善家庭环境与促进心理调适能力,比如帮助家庭成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建立和谐、宽松、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不能在患儿面前表现出焦躁、愤怒的情绪),鼓励患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向上心态;(3)减少抽动障碍发生的诱发因素:饮食如海鲜、食用色素和添加剂、富含色氨酸等食品;预防感染,不要发生感冒、发烧这种情况;(4)遵从医嘱定期复诊,症状消失时须继续坚持用药。因为抽动障碍复发大多情况会加重病情,使疾病更为复杂,如由简单性抽动发展为复杂性抽动,甚至出现其他共患病,转变为难治性,为后续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所以,在治疗抽动障碍过程中,家长不应急躁、频繁更换及停用药物,坚持足量足疗程治疗。本文为转载内容,旨在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医药 2024-07-05阅读量2192

儿童肥胖的并发症—呼吸系统疾...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的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 患儿小明(化名)是一名10岁的男孩。他从小体质偏胖,近年来体重快速增长,BMI值远超正常范围。同时,小明晚上睡觉时经常打鼾,声音较大,影响睡眠质量。而在日间活动时,小明时常感到呼吸困难,需要休息片刻才能继续活动。 经专业医生诊断,小明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肥胖密切相关。医生建议小明进行减重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体重有所下降,打鼾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临床医学上,儿童肥胖可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 肥胖儿童的胸廓呼吸运动可能会减弱,导致肺通气功能下降。这种下降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等症状。 肥胖儿童可能同时患有扁桃腺腺样增生或增殖体肥大,这会导致上气道梗阻,进一步影响肺通气功能。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儿童更容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这是一种在睡眠中因上呼吸道阻塞而导致呼吸暂停的病症。 OSAS可能表现为打鼾、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和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等。这些睡眠呼吸问题可能导致夜间脑缺氧及高碳酸血症,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呼吸道感染: 肥胖儿童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使得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更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肥胖儿童患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肺炎的风险也可能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4. 肺部疾病: 肥胖儿童还可能面临其他肺部疾病的风险,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肺气肿等。这些病症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 5. 疾病关联数据: 根据相关研究,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例如,肥胖儿童患哮喘的风险可能增加,且哮喘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肥胖程度相关。 肥胖还可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测试结果,如降低肺活量等。 6. 综合影响: 儿童肥胖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呼吸健康,还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学习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对于维护儿童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及其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均衡饮食:确保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2)增加运动: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运动和体育活动,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脂肪消耗和身体健康。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监测体重、身高和呼吸系统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治疗问题。 (4)心理咨询:对于已经出现肥胖或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生长发育 2024-06-16阅读量2613

为什么白血病患者容易感染?(...

病请描述:白血病患者抵抗力低下,较常人容易感染。感染主要发生在和外界接触部位,患者经常会出现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肛周感染等,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细菌侵入血液后增长繁殖导致了菌血症的发生。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很大一部分都是肿瘤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原幼稚细胞,没有正常白细胞抵抗细菌及病毒的免疫能力,所以尽管看着数字不低,但是基本没有保护机体防止感染的能力,是白血病患者易得感染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患者接受正规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甚至到粒细胞缺乏,也是非常容易出现重症感染的。当粒细胞缺乏感染,患者反复使用光谱抗生素,也会导致真菌感染。因此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进展迅速的肺部真菌感染。当白血病患者明确诊断接受治疗时,医生都会给予漱口水和清洁会阴部的洗剂,来预防呼吸道及肛门及泌尿系统的感染。

钟华 2024-04-15阅读量1239

为什么白血病患者容易感染?(...

病请描述:白血病患者抵抗力低下,较常人容易感染。感染主要发生在和外界接触部位,患者经常会出现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肛周感染等,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细菌侵入血液后增长繁殖导致了菌血症的发生。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很大一部分都是肿瘤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原幼稚细胞,没有正常白细胞抵抗细菌及病毒的免疫能力,所以尽管看着数字不低,但是基本没有保护机体防止感染的能力,是白血病患者易得感染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患者接受正规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甚至到粒细胞缺乏,也是非常容易出现重症感染的。当粒细胞缺乏感染,患者反复使用光谱抗生素,也会导致真菌感染。因此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进展迅速的肺部真菌感染。当白血病患者明确诊断接受治疗时,医生都会给予漱口水和清洁会阴部的洗剂,来预防呼吸道及肛门及泌尿系统的感染。

钟华 2024-04-12阅读量1034

世界肺炎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

病请描述:2023年11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肺炎日。从2009年,世界肺炎日由全球近百个组织机构组成的联盟——“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发起,并确定每年的11月12日定为世界肺炎日,以督促政府加强对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引起,今年肺炎支原体的流行高峰造成了数量庞大的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儿童,成人也不少。那么,面对肺炎和来势汹汹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咱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当然,今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除此之外,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和一些理化因素也会引发肺炎。 二、肺炎会传染吗? 一般肺炎没有传染性,但是病毒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它主要是通过飞沫吸入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餐具、玩具以及患者之间接触等途径感染。近年来,新的变异病毒不断出现,产生暴发流行,如SARS、XBB、H5N1、H1N1、H7N9病毒等,密切接触的人群,或者是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容易被传染。另外,近期儿童和青少年频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三、肺炎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肺炎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寒战、发热,或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危重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休克的临床表现,甚至危及生命。但根据不同的病原体感染,人体还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四、肺炎和感冒怎么区别? 感冒导致的咳嗽不会很剧烈,痰较少或容易咳出。感冒起病比较急,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喉咙痛等。肺炎引起的咳嗽常是剧烈、频繁的,痰多,甚至带有气喘气促,有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另外,感冒多可自愈,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而肺炎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应尽早给予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五、哪些人容易得肺炎?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长期住院或卧床在家的伤残病患者; 3、体弱、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者; 4、婴幼儿,肺炎是我国5岁以内小儿第一位死因; 5、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脏病、肺部疾病、肾病、肝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者。 由此可见,生病的人、老年人及婴幼儿等体弱人群很容易受到肺炎疾病的侵害。此外,健康人在受寒、淋雨、疲劳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也容易引起肺炎。 六、如何预防肺炎? 1、首先,易感人群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目前可选择的疫苗包括:6周龄-5岁婴幼儿接种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岁及以上特殊人群接种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或减轻流感相关症状,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和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需戒烟、避免醉酒。保证充足营养、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发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肘部衣物遮挡口鼻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播散。长期卧床者应经常拍背,注意吸痰,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七、得了肺炎如何治疗? 首先要明确肺炎的病原菌,才能使抗感染治疗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低。所以医生要做血液和胸片等相关检查,针对具体每一位肺炎患者,初始治疗均是经验性治疗。有效和安全是选择抗生素的首要原则。 1、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肺炎,可以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2、轻度肺炎:可在门诊治疗,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疗,服药3-5天复诊; 3、重度肺炎:应该住院治疗,初始经验性治疗多选择静脉途径给药。 对于近期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治疗药物,其中阿奇霉素由于具备口服吸收好、安全性高、组织浓度高的优点,为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药物。 随着冬春季的到来,各种呼吸道疾病即将进入高发期,将给所有人尤其是孩子和老年人带来更大的考验。因此,建议尽可能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另外,孩子、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八、中医药防治肺炎 中医药治疗肺炎有很多优势,发生肺炎后尽快找有经验的中西医结合科医生诊治肺炎,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治疗更彻底。 中医药预防肺炎,有很多特色。 1、比如防病毒方:炙黄芪10克、桂枝6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炒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防风6克、炒白术10克 2、比如祛肺经蕴热方:茜草10克、紫草10克、旱莲草15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黄芪10克、醋乌梅10克、酒地龙10克、炙甘草3克、炙麻黄6克、桂枝6克、醋五味子10克、红枣10克 3、比如扶正固表方:黄芪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紫苏叶10克、陈皮6克、大枣10克、生甘草3克 上述类似方药较多,关键需要面诊个体化辨证论治。 在有经验的中西医结合科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可以帮助未患肺炎人群有效预防肺炎,可以帮助已患肺炎人群有效预防反复感染,促进肺炎吸收痊愈。

王智刚 2023-11-13阅读量1773

春季养生:中医让你告别&ld...

病请描述: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2020年的“清明”在4月4日。“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即天空清而大地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春耕纯种景象。“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重要日子,也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日子,故清明节又称作“踏青节”,古今名人留下很多清明踏青的优美诗句。在这里,作者先与大家分享一篇宋代诗人吴惟信佳作《苏堤清明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诗中云: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本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今年年初因为疫情大家禁足在家,目前国内疫情状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疫情不掩芳华,许多城市都春日回暖,焕发生机,全国各处公园都陆续开放,在限流、防护等保护措施下,大家也享受到了美丽的春光。但春季又是一个过敏高发的季节,很多过敏体质的朋友因为春风中飘散的花粉,出现皮肤瘙痒、鼻塞、喷嚏、双目流泪的症状,不得不错失春景。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如何在“清明”告别过敏,不辜负满园春色。 春季,是“过敏”的重灾区      过敏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动,最终造成一系列过敏性伤害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过敏有两个因素,一是常发生在本来就免疫过度亢进的过敏体质患者身上,二是接触了能激活异常免疫应答的过敏原。      在春季,有一个重要的常见过敏原——花粉。能引起花粉过敏的植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花粉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花粉的数量比较多;花粉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植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广泛生长。花粉,不单是鲜花所致,其实春天的花粉大多数来自树木,有统计发现,春季3月中旬到4月期间是柏树花粉过敏的危险期。 过敏,让我们瘙痒、变丑、心烦      春季过敏,可以涉及多个系统,临床常见四种表现形式:1)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痒、突然间连续不断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等;2)过敏性哮喘:常有过敏性鼻炎的前驱表现,随即逐渐出现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沬样黏液、憋闷明显,常突发发作并逐渐加重。3)过敏性皮疹:患者皮肤、耳朵、嘴巴等处奇痒,皮肤上出现风疹块,或像蚊叮虫咬过的小红点以及湿疹等多种皮疹;4)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痒,眼帘红肿,有水样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诱因可以反复观察验证,每年出现在春季花粉飘散时候,经过敏原检测可提示对某种花粉过敏。每年到了春季,过敏成为大家挥不去的烦恼,常让我们瘙痒难忍、面目红肿、心烦意乱,不能放心享受迷人春色。 春季过敏,关乎“肝”和“风”     中医古籍中虽未出现“过敏”一词,但据其发病特点符合祖国医学的“鼻鼽”、“哮病”、“瘾疹”、“湿疮”、“四弯风”等疾病范畴。      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与“风邪侵袭”密切相关,“过敏性疾病”感受外邪发病、起病急、发病快、易反复发作、部位多变、游走不定和瘙痒难耐的特点和中医“风邪”之“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的特点不谋而合。风邪伤人具有季节性,风为春季主气,春季疾病多伤于风。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云“肝者,罢极之本,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指出“肝”与“春气”相应,提示:春季病,病位多在肝。《素问病机十九条》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咳论》:五脏之嗽者,乘春则肝先受之,论著“肝肾脏久积风虛,每遇春夏发动”等论述,都进一步验证了肝、春、风三者和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密切联系,肝属春木而主风,春季肝气升发,如肝阳有余而阴不足,阳胜则生风病。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春季是季节性情志病的高发季节,这都与肝主疏泄功能异常有关,躁狂型是由于疏泄太过,抑郁型是由于疏泄不及,而现代医学也越来越证实了,过敏性疾病和精神情绪问题密切相关,焦虑抑郁都会导致免疫紊乱,而长期被过敏性疾病困扰将逐渐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调肝祛风 告别“春季过敏”     基于以上理论,中医当代名家治疗过敏性疾病多从“调和肝脏”、“祛除风邪”入手。     肝为刚脏,主藏血,喜升发而恶抑郁,体阴用阳,调畅气机与情志,协调肝脏阴阳,可避免内风产生。治之之法,当急食甘味以缓之,此法属酸甘化阴,通过食甘补其阴,达到制约肝阳太过的目的。此外,结合“肝肾同源”、“肺司呼吸、外主皮毛”等理论。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养生茶方:枸杞子、麦冬、当归、枇杷叶、玫瑰花。方中枸杞、麦冬可同补肝肾之阴、滋阴清热,麦冬还是润肺、生津、清心常用中药;当归有补肝养血、养血祛风功效,玫瑰花起到疏肝理气、美容养颜的作用,枇杷叶润肺清热止咳对抗呼吸道炎症。当然情志调达对春季保肝非常重要,建议起居饮食、精神调摄顺应春生之气,避免暴躁抑郁等有损肝气的负面情绪出现,以防过敏加重。   “疏风熄风”是瘙痒类过敏性疾病常用治法,此法应用时常需要结合患者所感外邪种类和体质,配合疏散祛风、养血熄风、祛风胜湿等多种祛风法灵活应用。在这里与大家介绍中药中的“祛风圣药”防风,中药防风能较强疏散客于肌表的风邪,中医医家们常用其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瘙痒性皮肤病。现代研究发现,防风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有个名医经典专方“过敏煎”就以中药“防风”为主药。“过敏煎”是中国著名老中医祝湛予所创的抗过敏专方,组方为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各10g,“过敏煎”具有祛风解表、扶正祛邪功效,其药味虽简,但其疗效得到临床和实验室多方验证。中医师临床常在该方基础上,根据患者过敏临床表现,舌苔脉象等辨证施治,临证加减,收得很好疗效。  关注“张权医生”微医网站获取门诊时间和挂号方式 【作者张权医生专家门诊推荐】 龙华医院徐汇总院    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龙华医院(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五号楼4楼6诊室 龙华医院上南院区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龙华医院上南院区(浦东新区上南路1000弄,昌里路路口)专家诊区3号诊室 【官方预约方式】“龙华医院服务号”—左下角点击“门诊服务”—“门诊预约”—直接搜索医生名字“张权”预约挂号。如遇挂号满,可到“微医医生工作平台”向张医生申请加号。

张权 2023-03-24阅读量1.0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鼻腔盐水冲洗

病请描述: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近期在国内大流行,形势严峻,加强个人防护是抗击疫情的关键环节。 笔者于2021年曾提出120方法(1个口罩、2只手套、力争0感染),针对传染性如此高的奥密克戎毒株,口罩需提升为N95或N99,口鼻腔卫生也很重要。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早期感染主要发生在病毒载量高的鼻咽部黏膜,因此针对包括鼻腔在内的上呼吸道就成为防控病毒感染的重点部位。 除了规范佩戴N95或外科口罩、流水勤洗手、手机外壳消毒外,有多位专家提出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毒感染并加快炎症恢复,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卫生习惯,大家根据情况可以采用。但是提高到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高度,笔者提出部分质疑,仅供参考。 首先,鼻腔盐水冲洗阻止了多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其次,人体口鼻腔具有自净机制,鼻腔分泌物(清鼻涕类似生理盐水)可以粘附入侵粉尘和病原体等,通过擤鼻涕、打喷嚏等动作将之排出体外;第三,手卫生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而消毒剂基本上都含有酒精,如非过敏体质均可少量应用,且酒精挥发后无残留;第四,反复冲洗对黏膜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则对嗜神经病毒易感,含漱(古方有瘟疫期间少许饮酒建议)和闻闻一小杯白酒是否有效值得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慎用),另如鼻腔盐水冲洗可用于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手卫生是否可以改用盐水冲洗或浸泡。 目前有研究证实经常挖鼻孔可引起痴呆发病风险增加,可能与黏膜损伤感染风险增加有关。不当的冲洗也可损伤黏膜,鼻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作为传染性疾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度冲洗应该是没有危害的)确实很重要。 近期,《阿尔茨海默病杂志》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新发老年性痴呆病例的相关性。该研究对600多万名65岁以上美国人的电子健康记录分析后发现,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人在感染后一年内,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大。与对照组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人在一年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出了50%到8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局部冲洗是否叠加引起痴呆发病率增高有待长期观察。 鼻腔盐水冲洗没有绝对的禁忌证,局部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在专家指导下谨慎使用,一些上呼吸道严重感染和急性中耳炎患者也需慎用。笔者临床观察到漱口有助于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早日转阴。采用何种措施预防或减轻上呼吸道感染值得进一步探讨。

钱云 2023-01-11阅读量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