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近期在戴院士领领衔下,我们尝试将数字导板反式肩关节置换技术引入肩关节外科领域,该技术的应用对于在复杂的反式肩关节置换术中选择合适的假体以及调整假体后倾角和进行关节盂锉骨准备等操作中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 术前照片: 学生命质量与工程机械研究所4家单位 实现强强联合,由戴尅戎院士领衔对优化个体化人工关节进行攻关,经过三年的悉心研究,终于突破瓶颈问题。他们通过建成个性化骨科植入物数字制造系统,缩短了定制人工关节设计制作时间,并开发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人工关节,由于工艺和设计制作技术的提高,实现了个体化人工关节价格的合理化。课题组还在国内首先开展并推广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提出了中国人在微创髋关节置换入路中的切口改良技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全身性的微创置换”概念。通过微创置换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的总出血量和总输血量,输血率由常规手术的75%~100%减少到28%~17%,同时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的康复过程,缩短了住院时间。课题组还致力于建立和推广个体化人工关节的规范化治疗,并将成果向全国推广,以实现提高治疗质量,扩大受惠人群的最终目的。 术后照片:
王金武 2014-06-30阅读量7500
病请描述: 顾名思义,蟹钳状趾甲外形像螃蟹的蟹钳,后面宽,前面窄且隆起,刺入前面和足趾两侧的肉里,给行走和运动带来很大的麻烦,疼痛难忍,极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下面就深入浅出的说说这个趾甲畸形。 好发于大踇趾,通常有四个病因: 1.遗传性的。 2.后天获得---足畸形导致。 3.后天获得---由于皮肤病导致。 4.后天获得---由于远侧趾间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导致。 先天性的蟹钳状趾甲几乎都是对称发病,其他家族成员可能有同样的情况。 趾甲过度弯曲最常见的原因是远节趾骨基底增大,放射线X片总是显示远节趾骨基底增大,有一骨赘指向远端,牵拉性的骨疣经常在X线片子上可以看到。 手术治疗是唯一的办法。如果要较为完整的治疗通常要对甲根,骨赘及甲床进行综合整形,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韩冬 2014-04-01阅读量7626
病请描述: 病例:我今年41岁,一年前两个膝盖疼痛,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滑膜炎,虽然经过治疗仍然时好时坏。四个月前,两手关节开始麻木疼痛,早上起床两手关节僵硬,自己不太重视,现在双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都出现了疼痛,甚至行走困难,我是不是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还能治好吗? 专家: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早期表现为手指小关节、手腕关节的肿痛,晨起后关节僵硬,逐渐发展为全身四个以上关节的肿痛,并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但与遗传、感染及免疫系统障碍有密切关系,现代研究发现若人体白细胞血型为HLA-2R4,则易发此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通常是免疫系统的紊乱引起膝关节的滑膜炎进而破坏软骨,最终导致骨质的破坏,因此,若无明显诱因下发生滑膜炎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检查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绝症”,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了此病后就下了死亡判决书,心理上先投降了,其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可以治愈的。该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出现症状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若因误治或拖延治疗时间长达一年,关节将受到破坏,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主要有两种:对症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善病情类药物,而目前最新的生物靶向药物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带来了光明前景。虽然医疗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药物有限,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单纯依靠药物科技含量的多少,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医生对治疗药物的合理搭配、剂量选择和患者对医生的依存性。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不可怕,专家提醒:早发现早治疗、长期规律用药、不可相信虚假广告、选择正规医院专科门诊是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
管剑龙 2011-08-19阅读量9216
病请描述:口腔溃疡在人的一生中就和感冒一样,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虽然不是大病,但是它强烈影响人的状态,经常莫名其妙地反复发作,长溃疡的时候简直痛不欲生,吃饭、刷牙、甚至说话都疼,疼痛分级没有十级,估计也有八级吧,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口腔溃疡作为粘膜病中最经典的疾病,具有复发性、周期性、自愈性等特征,病因到现在也没有被完全揭示。但是,在浩瀚的病因假说中,让我们来找找口腔溃疡发病原因的蛛丝马迹。1. 口腔溃疡和个人体质有关系。有的人天生容易长溃疡,有的人天生不容易长溃疡,这与遗传因素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医理论上讲,阴液亏损导致阳亢假象的人,容易长口腔溃疡,所以,采用滋阴降火的药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另外也有许多免疫力调节的药物,用来调整体质,对于溃疡的改善也很有帮助。 2. 口腔溃疡和心理状态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把很多粘膜病都叫作心理疾病:某一段时间要考试了,年底要考核了,压力大了,就会出现口腔溃疡;一旦考试过去了,压力没了,休息好了,一天之内溃疡就长好了。所以好好休息、放松心情是口腔溃疡最好的治疗方式。3. 口腔溃疡和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而阳明胃经是环绕着牙龈走的。所以像口唇部、颊部、颚部以及牙龈等这些嫩肉部位出现溃疡,都是脾胃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脾胃之气不足了,中气下陷,来到了下焦。原本为脾胃之气所震摄的下焦之火见有了可乘之机,于是上犯,夺了脾胃之气的“老宅”,于是让人有了虚火的种种症状。目前市面上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琳琅满目,但大多数使用不方便,而且很多都是局部用药,也就是治标不治本,口腔溃疡是机体阴阳气血失调种种表现中的一种,仅仅针对口腔溃疡,而不改变其发生的微环境,这次好了过段时间总归还是要复发的。要想彻底治好或者少复发,还是得口服药物治疗。口腔溃疡局部用药包括喷剂和贴剂,喷剂如西瓜霜喷剂、冰硼散,这两种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后者还要用棉签沾了粉怼到伤口上,那酸爽,谁用谁知道。贴剂中广告做的最多的就是意可贴,其成分就是让人胆战心惊的激素-地塞米松,用多了反而更容易复发和依赖。贴剂还有蜂胶口腔膜,当然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口服的就更多了,最多的还是维生素类的,比如维生素C片、维生素B2,很便宜,可以口服也可以研成末洒在伤口上,有些人效果特好,但大多数都是存效没有,失去耐心。维C的作用就是溶解掉溃烂的部分,就好比刮掉了感染的烂肉,让组织长新肉,通过这种手段加速了伤口的愈合,同时保持口腔干净环境,营造好的痊愈环境,才好得快嘛。其实最有效的还是我们伟大的中医药,本人用中药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20多例,反复发作时间最长的5年,有的还合并白塞氏病,整个口腔粘膜没一处是完好的,连进水都疼痛,大部分患者1-2剂都能明显缓解甚至痊愈,这效果是前面那些贴剂、喷剂、口服药所能达到的。前几天有一中年男性,被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折磨了3个多月,试遍各种方法均无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寻求中医治疗,有胃胀,反酸,呃逆,口干口苦,大便溏薄,按照六经辨证属于厥阴病,上热下寒中虚,甘草泻心汤原方,其中炙甘草和生甘草各15克,患者说2付就完全愈合了,直呼太神奇了。有些年轻白领深受口腔溃疡的折磨,平时工作繁忙,没时间熬药怎么办?最简洁的方法有中药颗粒剂配方,就像咖啡一样,直接用开水冲服就好,简单疗效有保证,还能大大减少复发,因为口服中药是治疗口腔溃疡最治本的方法。每天晚上十点就上床睡觉,不熬夜,不吃辛辣不吃烫的不吃油大的,总之能不吃的都不吃。作息规律,多运动,饮食均衡才会健康啊!注意不要吃太烫,身体健康,免疫力强健很重要。什么事情都比不上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要,心态平衡一点、事情想的简单一点、少一点焦虑与烦恼,口腔溃疡就会远离你。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超过一个月以上不愈合的巨大型溃疡,如果直径与硬币大小差不多,整个病程时间超过一个月。这类口腔溃疡有可能是口腔癌症的初期表现,一定要尽快到口腔科进行检查,有些情况下医生需要切除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如果还伴有下体的溃疡,结节性红斑,肢体关节疼痛,眼睛发炎视力下降等症状,那极有可能就是白塞氏病了,当然也可以去风湿免疫科做相关检查以确诊。
刘宝君 2020-08-24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可能您或者您的家人正在承受以下折磨:这些信号无不提示着一种疾病的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观看专家视频解析)膝骨关节炎到底是什么?要怎么治疗才合适?是吃药?还是手术?需要换膝吗?7.29 中国保膝日来各大医院参加义诊让专家们为您免费诊疗! 为了传递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梯型治疗理念,让保膝截骨手术造福更多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更多患者带来现代医学发展的惠利,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保膝学组召集了近150家医院,积极参与7月29日“保膝日—保护膝关节全国义诊”活动,并由强生Depuy Synthes公司协助提供活动所用的术式科普材料。参与“保膝日”义诊的医院有:医院持续增加中,敬请期待第二弹!诚邀您就近参与早日恢复自己膝关节的自然功能! 膝骨性关节炎知多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疾病,大多数属于原发性膝关节炎,常引起膝关节反复肿痛、活动受限,长年累月会导致关节变形,出现“O型腿”或“X型腿”等畸形。很多病患对这类疾病并不陌生,也尝试过用药,但成效不明显,有的病情发展到最后不得不采用了全膝关节置换术。事实上,药物的直接作用只能体现在缓解疼痛、减轻水肿等改善症状上面,而无法修复受损的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倒是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只是随着疾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人工组件存在使用寿命的限制,如果过早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日后会面临二次翻修的风险,再加上术后相关并发症、不低的手术费用,以及人们对更换关节的恐惧心理,很多患者要么不适合换膝,要么抗拒换膝。因此许多患者常常处于保守治疗无效,而又无法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尴尬境地。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是最好的呢?现阶段,从传统的保守康复治疗,到保膝手术,再到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会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并没有最好的,而是只有最适合的。保膝截骨手术具体是什么?值得信任吗?简单来讲,保膝截骨手术就是在不破坏膝关节自身结构及软组织的生理特性情况下, 采用微创手段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既可以保住膝盖,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再加上相比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要更低的手术费用、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可以说是值得推广的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疗手段。7.29 让我们一起打响全国保膝战!
就医指导 2019-07-16阅读量2.9万
病请描述: 脑瘫主要是指脑部在怀孕时、生产时或出生后新生儿期受到非进行性伤害,患者会因此产生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典型的早产儿脑出血(PIVH)的病例,往往影像学上残留脑室旁缺血灶(PVL)。由于伤害的位置不同,许多脑性瘫痪的患者会有感官发展及平衡力不佳、智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缺损,约1/3的脑瘫儿童会伴有行走障碍。未经及时适当的治疗,脑瘫儿童一般在10岁左右达到运动能力代偿极限,随后肌肉纤维在长期病理作用下可能迅速恶化,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脑瘫行走障碍的致病机理为异常神经信号导致肌肉的慢性持续性收缩,最终导致肌肉肌腱纤维化和骨关节畸形。目前脑性瘫痪发病机制不明确,也没有直接治疗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使患者降低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脑瘫的手术治疗按照被手术部位可以分为神经、骨骼和肌腱三大类,在疾病的中后期,患儿常常因为肌张力增高和肌力的不足,出现肌肉挛缩畸形,最终导致相关关节畸形,需要通过矫形外科予以矫形手术。4/5脑瘫患儿属于典型的上神经元损伤后的肌张力挛缩,四肢肌肉群的长期持续性的对抗收缩,造成无法自如运动和关节错位。脑瘫的孩子们就像四肢穿上了铅块,往往白天行走困难,晚上则挛缩疼痛无法入眠。 选择性脊髓背侧神经消融术(SDR)是一种能永久性降低拮抗肌张力,释放主动肌进一步提高肌力的手术。通过手术降低下肢的肌张力,部分病例甚至可能改善上肢的肌张力障碍。患儿术后的爬、翻身、坐、站和行走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望获得独立行走、生活自理的人生。大多数脑瘫患儿通过SDR手术肌张力得到改善,可以降低发生因为下肢内收肌张力过高导致的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风险,降低了接受髋关节和股骨接受大手术的风险,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社会融入和家长的日常护理都将是带来益处,同时因为肌张力的降低,消除了夜间关节疼痛,患儿睡眠改善,情绪也会得到同步改善。当然,术后仍然需要辅以长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训练,以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促进肌力提高和肌肉发育,纠正和预防肌肉肌腱的挛缩。很多孩子术后开始学习人生第一次的站立行走,家长需要鼓励和悉心照料。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文俊医生在美国进修期间,在全美连续26年专科排名第一的芝加哥康复研究院儿童康复部主任、美国脑瘫与发育协会(AACPDM)的D.B.Gaebler教授、华盛顿大学的Park教授(SDR手术排名第一)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单节段微创SDR的手术技巧和术后康复训练。 SDR手术解除患儿下肢过高的肌张力这一枷锁,为行走能力的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结合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这将是一个能改变患儿一生的手术。 就诊前:请联系当地康复机构安排好术后的长期训练与治疗。 咨询了解各地残联或者民政部分的福利政策。 附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针对脑瘫患儿的相关福利政策(具体政策可以在《上海残疾人网》上查阅,或者到户籍所在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咨询) 1、阳光宝宝卡康复训练经费补贴政策。政策出台于2007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实事工程。内容:0-16岁上海市户籍确诊为脑瘫的居民,可以在街道申领《阳光宝宝卡》,持卡人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持指定康复机构的康复训练费发票(指定机构约有60家,可上官网查询),每年累计报销1.5万元。 2、0-7岁持《阳光宝宝卡》的脑瘫患儿可以在街道免费租赁辅助器具,包括助行器、定制轮椅等,及部分家庭康复训练器具。 3、踝足矫形器、脊柱矫形器、矫形鞋可以通过街道申请,指定机构评估后,个人支付10%,市残联支付90%,部分区会帮助患者支付自负的10%。 4、其他节日等补贴,各区街道各异,咨询户籍所在地街道。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9393
病请描述: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第九人民主办,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全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七届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会议(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CRME)将于2018年5月11-13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中国上海徐汇区漕宝路66号)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康复医学——创新、人文与转化”。秉承着“力求培育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盛会”的大会宗旨,期待在数字医学的蓬勃发展、康复产业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聚焦智慧康复、精准医疗,促进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学科的交叉与协同共建,促进康复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加快康复工程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我国康复医疗事业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全体人民的关爱中正迎来飞跃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康复器械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我们需要自己有研发中心、自己的众多企业、自主开发生产的中国品牌,才能早日赶上世界潮流,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患者带来福音。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第三届康复医疗产学研医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大奖赛”将隆重拉开帷幕,期待通过本次大赛评选出最优秀的产学研医转化项目,希翼此次大赛能成为积极推动我国康复事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参赛作品范围康复医疗领域产学研医已经申请专利或已经获得的发明专利,或者有望实现及已经实现临床成果转化的产品均可参加。作品涉及的产品涵盖如下技术与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含生物医疗、康复辅具、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医用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临床医学(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麻醉科、信息科、急诊科等)康复医学重点学科(肌骨康复、神经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精神心理康复、老年康复、中医传统康复、疼痛康复、语言康复、视听觉康复等)人工智能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生物力学与步态分析脑机接口技术轮椅技术、交通无障碍技术计算机无障碍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康复技术家庭护理与监控系统运动检测与分析人工假体与置换技术数字化医院管理、数字化手术室云时代大数据与移动网络康复医学与工程管理康复医学科研成果管理与转化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投融资参赛对象临床医师(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信息科、急诊科等科室)康复医师治疗师(PT/OT/ST)工程师(康复、3D打印、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康复、3D打印、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康复医学与工程管理人员康复医学科研成果管理与转化人员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投融资人员组织实施(一) 报名方式 作品投稿邮箱(二) 作品要求 作品请以WORD格式介绍,包括:项目名称、市场需求分析、产品方案(含产品概述、产品理念、产品原理、产品架构等)(三)初赛2018年2月10日-4月20日,提交作品2018年4月20日-4月29日,初审2018年4月30日将公布入围的初赛作品 (四)决赛2018年5月13日下午,所有入围初赛的选手将受邀于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大奖赛分论坛参加决赛;每位参赛选手将汇报作品(8分钟),评审专家将对作品进行提问(2分钟);评审专家将根据作品情况及选手的临场表现综合打分,并结合微信投票情况,评选出最终名次。决赛评委:戴尅戎: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现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 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及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岳光辉:Kessler Foundation 人类行为及康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Rutgers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杨国源: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曾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现任上海交通大学Med-X 研究院副院长、康复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卒中学会(一级)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与代谢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转化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常委,中国物理学会(一级)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上海中风协会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成员,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神经外科学和神经病学,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谢叻:教授,博导,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教授,Med-X 研究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仿真学会医疗仿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辅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子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金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博导,民政部智能控制与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创伤与关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肢体残疾康复协会创伤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数字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卫计委骨与关节康复医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五)奖励大会将为荣获一、二、三等奖项的获奖团队或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物资奖励;获奖作品将在相关媒体(杂志、网站、微信)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影响,让医疗产学研医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得到广泛传播及应用;获奖选手同时还将得到行业内相关顶级专家的悉心指导,以及风投的注资,有利于加快产品产业化进程。
王金武 2018-04-20阅读量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