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关节疼痛 > 内容

关节疼痛内容

科学减重--3D打印膝关节矫...

病请描述:科学减重--3D打印膝关节矫形器治疗四大慢性疾病的“金钥匙”九院3D打印王金武团队▷▷▷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为核心的慢性疾病。健康的软骨光滑如镜,能缓冲运动时的摩擦;但随着年龄增长、肥胖、运动损伤等因素,软骨逐渐磨损、变薄甚至破裂,导致骨骼直接摩擦,引发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3D打印膝关节矫形器可通过稳定关节、减轻疼痛和恢复运动能力,成为慢性疾病综合管理的“功能纽带”,通过矫形器的力学支持,患者可逐步进行有氧训练(如步行、骑行)和抗阻运动,从而提升心肺耐力、促进糖脂代谢效率、增强肌肉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并间接减少慢性炎症和代谢紊乱对全身系统的损害。形成“局部功能恢复-全身代谢调控-生活方式优化”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从单一关节干预到四大慢性疾病综合管理的跨维度健康收益。▷▷▷生物力学干预原理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因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间隙狭窄,引发内翻/外翻畸形,进一步加重关节面应力集中;膝关节疾病的病理进程常伴随生物力学环境的异常改变。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胫骨前移度增加,动态稳定性下降;髌股关节紊乱则多与Q角异常、髌骨轨迹偏移相关。此类力学失衡可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加速软骨退变及软组织损伤。常见治疗方式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物力学治疗。生物力学治疗的膝关节矫形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因其花费较低,无创伤,且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目前正被广泛地运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王金武教授团队,综合了三(四)点力式原理和整体免荷式矫形原理的特点,在整体免荷式矫形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单侧减荷式矫形原理,设计了单侧减荷式膝关节矫形支具。膝关节矫形器通过精准的生物力学调控,为膝关节疾病提供了从症状缓解到功能重建的阶梯化解决方案。临床医师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个体化生物力学特征进行科学适配,以实现最佳治疗收益。未来随着智能传感技术与材料科学的进步,动态自适应矫形器或将进一步拓展其临床应用边界。

王金武 2025-04-18阅读量15

缓解胆囊疼痛按摩胆囊穴怎么找?

病请描述:找到并按摩胆囊穴可以帮助缓解胆结石或胆囊炎引起的疼痛。以下是胆囊穴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胆囊穴的位置 胆囊穴位于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具体取穴步骤如下: 正坐或侧卧:选择舒适的姿势。 找到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即为阳陵泉。 向下量取2寸:从阳陵泉向下量取约2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即为胆囊穴。 按摩方法 按揉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并拢,按揉胆囊穴3-5分钟,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 点压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稍用力点压胆囊穴,每次按摩3-5分钟,每日2-3次。 顺时针按摩:以顺时针方向按揉胆囊穴,每次操作5-10分钟。 注意事项 按摩时手法需均匀、有力、持久且柔和,避免用力过猛。 如果按摩后疼痛未缓解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孕期按摩时需特别小心,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通过按摩胆囊穴,可以疏肝利胆,缓解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疼痛。

赵刚 2025-04-07阅读量163

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有没有其他...

病请描述:术后肩部疼痛可以通过多种非药物方法进行缓解,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非药物缓解方法: 1.物理疗法 冷敷:术后初期(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敷布敷在肩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冷敷可以减少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肿胀。 热敷:术后24小时后,使用热毛巾或热敷袋敷在肩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按摩:术后6小时后,可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轻柔的肩部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电刺激治疗: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设备,通过电流刺激局部神经和肌肉,缓解疼痛。 2.运动疗法 主动运动:如爬墙运动、钟摆运动、外旋锻炼、后伸锻炼等,可以锻炼肩部各方向的肌肉及关节灵活度。这些动作简单易行,可在家中自行练习。 被动运动: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运动,如牵拉、旋转等,进一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3.心理支持与放松练习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和疼痛感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改变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4.其他方法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术后肩部疼痛。 中药外敷: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贴于患处,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术后组织水肿和淤血。 听音乐或冥想:听喜欢的音乐或进行冥想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适当活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等,有助于排出腹腔内残留气体,减轻膈肌牵拉。 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赵刚 2025-03-25阅读量245

全力以“复&rd...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2025年3月3日,广东药科大学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全新开科!开科后,科室将认真贯彻全面康复的理念,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给患者开展系统的康复训练,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全力以“复”,共筑高质量健康之路。康复医学科拥有一支由资深康复专家和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治疗技术,能为患者提供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及老年康复等康复锻炼方案。除人才外,科室还配备了对应的康复医疗设备,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认知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智能阶坡步行训练系统、悬吊康复训练系统、平衡治疗仪、可调式OT桌、语言言语康复训练系统、吞咽电治疗仪、骨骼肌肉疼痛冲击波、踝关节训练系统、低频脉冲电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股四头肌训练板、可调试PT床、木插板、电动起立床、床边单车等,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现代康复技术:关节松动术、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核心肌群激活、心肺康复训练、吞咽球囊扩张技术、SET悬吊技术等;传统中医康复:小针刀、针灸、推拿、复位、穴位埋线、雷火灸等。案例演示综合康复下的病人案例展示张叔,73岁,1月前入厕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无听力障碍,无意识不清等不适,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颅脑CT示左侧额颞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18.1ml,住院保守治疗,现有右侧肢体无力,吞咽障碍问题。患者于2月2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入院时精神差,留置胃管,发音模糊,饮水呛咳及吞咽功能困难。经过康复团队的专业评估及个性化治疗,在3月10日这天成功拔除胃管,自主进食。梁先生,21岁,1年余前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血肿清除术后,后到广州的医院行颅骨修补术,曾在广州辗转多家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站立不稳,不能独立行走,平衡能力较差。入院诊断为:1.颅内损伤 2.硬膜外血肿 3.脑干梗死 4.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团队的综合治疗,特别着重训练平衡功能和言语训练后,梁先生由之前的站立不稳,到可以能够独立行走,由言语不清到可以简单的交流,大幅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患者也特意赠上两副锦旗以表感谢。曾先生,44岁,右侧肢体无力6月余,曾在外院进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卧床三个多月,入院时言语不清,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上肢肌力3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稍增高。双足下垂,关节活动受限,站立时脚跟无法着地,站立不稳,不能步行。来院后康复医学科团队为期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特别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加持的训练下,已经可以独立扶拐行走。黄女士,38岁,因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心慌,颈部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康复医学科给予正骨推拿治疗,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先以传统揉捏法放松局部肌肉,然后分别作仰头摇正法和侧向扳按法,以纠正相应关节错位;再利用超声波原理将按中医辨证处方中药直接透入颈部靶点直达病灶,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目的。经过3次治疗,患者眩晕明显好转,颈部酸痛基本消失。

戴胜良 2025-03-24阅读量380

全力以“复&rd...

病请描述: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2025年3月3日,广东药科大学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全新开科!开科后,科室将认真贯彻全面康复的理念,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给患者开展系统的康复训练,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全力以“复”,共筑高质量健康之路。康复医学科拥有一支由资深康复专家和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治疗技术,能为患者提供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及老年康复等康复锻炼方案。除人才外,科室还配备了对应的康复医疗设备,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认知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智能阶坡步行训练系统、悬吊康复训练系统、平衡治疗仪、可调式OT桌、语言言语康复训练系统、吞咽电治疗仪、骨骼肌肉疼痛冲击波、踝关节训练系统、低频脉冲电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股四头肌训练板、可调试PT床、木插板、电动起立床、床边单车等,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现代康复技术:关节松动术、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核心肌群激活、心肺康复训练、吞咽球囊扩张技术、SET悬吊技术等;传统中医康复:小针刀、针灸、推拿、复位、穴位埋线、雷火灸等。案例演示综合康复下的病人案例展示张叔,73岁,1月前入厕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无听力障碍,无意识不清等不适,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颅脑CT示左侧额颞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18.1ml,住院保守治疗,现有右侧肢体无力,吞咽障碍问题。患者于2月2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入院时精神差,留置胃管,发音模糊,饮水呛咳及吞咽功能困难。经过康复团队的专业评估及个性化治疗,在3月10日这天成功拔除胃管,自主进食。梁先生,21岁,1年余前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血肿清除术后,后到广州的医院行颅骨修补术,曾在广州辗转多家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站立不稳,不能独立行走,平衡能力较差。入院诊断为:1.颅内损伤 2.硬膜外血肿 3.脑干梗死 4.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团队的综合治疗,特别着重训练平衡功能和言语训练后,梁先生由之前的站立不稳,到可以能够独立行走,由言语不清到可以简单的交流,大幅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患者也特意赠上两副锦旗以表感谢。曾先生,44岁,右侧肢体无力6月余,曾在外院进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卧床三个多月,入院时言语不清,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上肢肌力3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稍增高。双足下垂,关节活动受限,站立时脚跟无法着地,站立不稳,不能步行。来院后康复医学科团队为期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特别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加持的训练下,已经可以独立扶拐行走。黄女士,38岁,因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心慌,颈部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康复医学科给予正骨推拿治疗,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先以传统揉捏法放松局部肌肉,然后分别作仰头摇正法和侧向扳按法,以纠正相应关节错位;再利用超声波原理将按中医辨证处方中药直接透入颈部靶点直达病灶,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目的。经过3次治疗,患者眩晕明显好转,颈部酸痛基本消失。

林珂 2025-03-24阅读量331

癌症骨转移会有什么症状?觉得...

病请描述:骨转移是多种癌症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尤其是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等,骨转移的风险非常高。大家好,我是肿瘤科冯忻教授,专业研究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肺癌等女性常见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生存期大大缩短,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介绍一下,癌症骨转移会有什么症状?觉得局部酸会是骨转移么?癌症骨转移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局部酸有可能是骨转移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以下是癌症骨转移的常见症状: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疼痛,在夜间或活动时可能会加剧。疼痛性质多样,如酸痛、胀痛、刺痛等。病理性骨折:癌细胞侵蚀骨骼,会破坏骨组织的正常结构,使骨骼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动就可能导致骨折,如咳嗽、翻身等。 功能障碍:骨转移发生在关节附近或影响到神经时,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肢体无力、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癌症的消耗以及身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脊髓压迫症状:当癌细胞转移到脊柱等部位,压迫脊髓时,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大小便失禁、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局部酸可能是癌症骨转移的早期表现,但也可能是过度劳累、局部肌肉劳损、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如果出现局部酸的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如疼痛加重、活动受限、肿胀等,或者本身有癌症病史,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治疗。

彭齐荣 2025-03-19阅读量568

癌症骨转移会有什么症状?觉得...

病请描述:骨转移是多种癌症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尤其是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等,骨转移的风险非常高。大家好,我是肿瘤科冯忻教授,专业研究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肺癌等女性常见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生存期大大缩短,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介绍一下,癌症骨转移会有什么症状?觉得局部酸会是骨转移么?  癌症骨转移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局部酸有可能是骨转移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以下是癌症骨转移的常见症状: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疼痛,在夜间或活动时可能会加剧。疼痛性质多样,如酸痛、胀痛、刺痛等。 病理性骨折:癌细胞侵蚀骨骼,会破坏骨组织的正常结构,使骨骼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动就可能导致骨折,如咳嗽、翻身等。 功能障碍:骨转移发生在关节附近或影响到神经时,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肢体无力、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癌症的消耗以及身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脊髓压迫症状:当癌细胞转移到脊柱等部位,压迫脊髓时,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大小便失禁、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局部酸可能是癌症骨转移的早期表现,但也可能是过度劳累、局部肌肉劳损、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如果出现局部酸的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如疼痛加重、活动受限、肿胀等,或者本身有癌症病史,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治疗。

张涛 2025-03-19阅读量486

甜蜜陷阱:含糖饮料的&ldq...

病请描述:甜蜜陷阱:含糖饮料的“两面派”真相——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群都要警惕的“快乐水”作者:费健 主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 大家好,我是费健,一名从医30多年的外科医生。因为我的甲状腺病人大多数是女生,她们术后会很关心:“费医生,我还能不能喝饮料?”“费医生,奶茶可以喝的吧?”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却暗藏危机的日常选择——含糖饮料。无论是奶茶、可乐还是果汁,这些甜甜的“快乐水”可能正在悄悄改写你的健康密码! 一、含糖饮料的两大“罪状”:肿瘤患者的敌人,普通人的健康刺客 最近《Nature》和《细胞·代谢》的两项重磅研究,彻底揭开了含糖饮料的“真面目”。 罪状1:给肿瘤“投喂营养”,加速癌症生长 关键发现: 果糖(含糖饮料的主要成分)会被肝脏代谢成溶血磷脂酰胆碱,成为癌细胞的“营养包”。 动物实验显示:每天一罐可乐的含糖量,足以让肿瘤体积和恶性程度显著增加! 即使不导致肥胖,果糖也能通过促进脂肪酸合成,间接“喂养”癌细胞。 罪状2:扰乱肠道菌群,拉高糖尿病风险 关键发现: 含糖饮料会减少肠道中有益菌(如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增加致病菌比例。 这些菌群变化会导致血液中甘油磷脂、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增加,直接推高糖尿病风险。 万人研究数据:每天喝约472ml含糖饮料(一瓶可乐),糖尿病风险增加20%-28%。 二、含糖饮料的“隐藏危害清单” 除了癌症和糖尿病,这些“甜蜜陷阱”还会带来: 心血管疾病:高糖摄入→胰岛素抵抗→炎症和氧化应激→血管损伤。 肥胖: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诱发慢性病连环危机。 痛风:果糖代谢推高尿酸,关节疼痛找上门。 三、肿瘤患者、控糖人群的“保命饮水指南” 如果你正在抗癌、控糖,或者单纯想健康喝水,可以试试这些替代品:✅ 淡茶:抗氧化提神,但别喝浓茶(伤胃)。✅ 蔬菜汁:胡萝卜汁、芹菜汁,低糖高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椰子水:天然电解质,补钾又低糖。✅ 清汤:鸡汤、蔬菜汤,增强免疫力,少油少盐是关键。✅ 咖啡:适量喝能降低肝癌、结直肠癌风险,但别加糖! 四、费主任的贴心建议 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味觉敏感,可尝试柠檬水、薄荷水调节口感。 健康人群:每周含糖饮料≤1次,用无糖茶饮、气泡水替代。 护肠秘诀:多吃膳食纤维(燕麦、豆类),喂养肠道有益菌。 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因“管不住嘴”引发的健康悲剧。含糖饮料的危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科学实证的结论。尤其女性更需注意——内分泌系统复杂,高糖饮食可能扰乱甲状腺激素平衡,间接诱发结节等问题。 推荐理由: 用最新研究打破“喝饮料无害”的侥幸心理。 提供可操作的健康替代方案,兼顾科学性和生活化。 关爱女性健康,从日常细节预防疾病。 记住:每一口饮料的选择,都是对未来的投票。少一点“甜蜜负担”,多一份健康底气! 🌱 (本文参考自《Nature》《细胞·代谢》2024-2025年研究,由费健主任结合临床经验解读。)  

费健 2025-02-10阅读量853

【在线答疑】风一吹,一碰就疼...

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今年58岁,三叉神经痛有5年了,刚开始只是左眼角的地方疼,好几天疼一次,我就没有在意,后来发现疼的地方慢慢往左脸、下颚疼,一天或两天就会疼一次,每次疼的时间1分钟以内,我就到医院去看,做了检查医生说是三叉神经痛,给我开了药,卡马西平,我就开始吃药,刚开始发现吃药能缓解疼,慢慢的吃药就不管用了,也去针灸过,没有效果,到现在风一吹,一碰就疼,严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就想问问有没有方法能治好?”   王景教授介绍: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其有效率70%,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灸或肉毒素,效果相对差一些;三叉神经痛半月结处理,包括射频毁损、球囊压迫,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可能会出现面部麻木的问题,易复发;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根治各种因血管压迫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现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术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证患者三叉神经的完整的同时,解决血管压迫,真正的根治病痛,此术式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提醒:明确诊断,才能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科普: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出现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而且是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时也可达数分钟,甚至在说话、吃饭、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这种疼痛的发作,尝尝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得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如前所述,疼痛的特征是:单侧、发作性、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痛,皮肤触碰、咀嚼、刷牙、吹风或剃须等皮肤刺激可引发疼痛。与神经痛相比,神经性疼痛的特征是烧灼样疼痛伴麻木。   诊断三叉神经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景 2025-02-08阅读量817

痛风越来越年轻化

病请描述:       痛风这个疾病,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好发。以前这个疾病被称为“富贵病”“帝王病”,也就是与吃喝有关,俗话说痛风猛于虎,它一旦发作起来呀,就像是关节处上了钢钉,像踩着钉子走路似的,甚至有患者形容痛风的疼痛与女性分娩痛不相上下。    但是,它仅会引起疼痛这么简单吗?千万别低估了它的长期危害,持续的尿酸堆积,不仅会侵蚀你的关节骨头形成慢性关节炎,痛风石,它真正历害的是会引发患者肾衰竭,最终导致生命的终结。千万不要轻视它,否则真的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杨宁 2025-02-08阅读量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