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乏力 > 治疗

乏力治疗

乏力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阳性率飙升!感染甲流,为什么...

病请描述:流感,又一次上了热搜!据说呢,目前99%的患者都是甲流,只有1%的“天选”患者是乙流。从这两个热搜来看,流感是真难受啊,近期的感染风险也是真不小。应对甲流,除了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外,剩下的就是对症治疗,发热就降温,咳嗽就吃止咳药,肌肉酸痛就吃镇痛药。而说到痛,得过甲流的人都深有体会,那叫一个“寝食难安”啊。头痛、咽喉痛、关节痛感染甲流为什么这么疼?甲流一般起病3~6小时就会发高烧(可达39~40℃),之后陆续出现其它症状,比如咳嗽、流涕、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胸闷、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一个“痛”字。80%以上的甲流患者会出现严重头痛,特别是眉弓和太阳穴最为明显。咽喉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哪哪都痛,感觉整个人就没一处舒服的地方。感染甲流怎么就这么疼呢?其实呢,这种疼痛并不是甲流病毒直接引起的,而是免疫反应和炎症的结果。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释放抗体攻击病毒,阻止其进一步扩散,但同时也引起了体内的炎症反应,造成疼痛。这个过程中,白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用于细胞信号传导),导致肌肉和关节发生炎症,引起显著的疼痛。与此同时,高热也会导致全身的不适与肌肉酸痛,一般热度越高越痛。也有医生认为这类疼痛与痛觉过敏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身体知道这个病很厉害,试图通过疼痛来提醒你休息,以此度过危险期,哪怕是腰背、下肢等与感染相关性较低的部位。这种疼痛机制本意是好的,奈何如今人的耐痛能力越来越差(女性相比男性更敏感),甚至有时即使很痛也无法休息。好在,大多数的疼痛可以通过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缓解。“流感神药”有必要囤吗?最近患流感的人越来越多,被捧为新一代“流感神药”的玛巴洛沙韦片遭受疯抢,原本200多元一盒,在部分线上药店硬是被卖到了485元。要不要加入囤药大军呢?没必要!作为一种处方药,如果真的确诊了流感,在医生指导下开药、用药即可,不需要自己囤药,更不要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自行服用。“重症甲流”有征兆!警惕4个并发症虽然不高,但甲流确实可能致死,特别是一些重症患者,病死率会明显升高。重症甲流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高烧、头痛、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等。除此之外,出现下面的几个症状,是危险的信号。经治疗后,仍持续发烧超过3天;胸痛(警惕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炎;血痰;嘴唇发紫或发蓝(缺氧造成);意识不清;甲流出现重症信号,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不要在家硬抗!不要在家硬抗!不要在家硬抗!甲流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危及生命。病毒性肺炎:若病毒侵及左、右两肺,可能诱发呼吸衰竭,不及时进行插管、呼吸器治疗,或因缺氧而致死。1月3日,北京一位急诊医生在患甲流一周后再次发烧,CT检查发现变成病毒性肺炎(四肢末端出现花斑,已处于休克前期)。 图片来源:微博专家提醒:咳嗽、咳痰超过一周,及时拍片排除肺炎。继发性细菌感染:抵抗力较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可能引发败血症。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危险性极高的严重并发症,会造成心脏衰竭。脑炎:整个脑部受到甲流病毒侵犯,导致发炎、肿胀,造成脑压升高、昏迷。参考文献[1]孙娟. 科学预防甲流[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2):14-15.[2]孙海娥. 甲流高发,公众如何科学应对[J]. 科学之友,2024(2):48. DOI:10.3969/j.issn.1000-8136.2024.02.024.[3]甲流来袭,该如何应对?[J]. 家教世界,2023(14):23.

健康资讯月卡 2025-04-24阅读量84

情绪“火山爆发&...

病请描述:情绪“火山爆发”真的会伤甲状腺?瑞金医院专家说给你听 ——2·28川普·泽连·万斯事件的医学解读(全网第一份)   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全网粉丝超100万)     **开篇:从国际新闻聊到你的身体**   最近网上热传“特朗普、万斯与泽连斯基激烈争吵”的消息(真实性待考证),网友们一边吃瓜一边调侃:“这吵得脸红脖子粗,甲状腺怕是要遭殃!”   哎,说到这儿我可坐不住了!作为每天和甲状腺“打交道”的外科医生,今天必须和大家唠唠——**情绪波动和甲状腺疾病到底啥关系?**     ---   **一、情绪上头时,甲状腺在经历什么?**   想象一下:你刚和老板吵完架,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这时候身体里正上演一场“激素大战”!   1. **压力激素狂飙**:大脑指挥肾上腺狂产**皮质醇**(俗称压力激素),它一多就会“欺负”甲状腺,干扰正常激素分泌。   2. **免疫系统乱套**:长期高压可能让免疫细胞“认错敌友”,把甲状腺当靶子攻击,引发**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或**甲亢**。   3. **血管疯狂蹦迪**:吵架时血压飙升、血管收缩,甲状腺这个“蝴蝶器官”也跟着受罪,长期如此可能诱发结节增大。     **划重点!**   ✅ 单次吵架对健康人甲状腺影响有限,别自己吓自己   ❌ 但长期处于焦虑、抑郁、高压状态的人群要警惕!     ---   **二、甲状腺最怕的5种“情绪炸弹”**  (掏出小本本记好!)  1. **持续性焦虑**:总担心工作出错、孩子成绩…甲状腺默默承受“慢性毒药”   2. **突然暴怒**:像新闻里那种“拍桌子吼叫”式争吵,可能诱发甲亢患者病情反复   3. **深夜emo**:熬夜刷手机+情绪低落=双重打击甲状腺   4. **过度隐忍**:“老好人”把火气憋心里,比直接发火更伤身!   5. **产后抑郁**:女性由于激素波动+情绪压力,产后甲状腺炎高发     ---   **三、教你3招“护甲心法”**  别慌!本主任结合30年临床经验,送你实用锦囊:     **① 吵架后的补救套餐**   - 深呼吸10次(吸气4秒→屏气4秒→呼气6秒)   - 喝杯温蜂蜜水润喉护甲状腺   - 睡前用40℃热水泡脚15分钟     **② 日常情绪管理清单**   🔸 设置“冷静暗号”:感觉要发火时,默念“世界如此美好~”   🔸 建立情绪日记:记录每周发火/焦虑次数,目标每月减少20%   🔸 试试“5分钟逃离法”:离开吵架现场,去接杯水或整理桌面     **③ 必须就医的信号**   ⚠️ 持续出现这些症状,快来找我这样的专业医生:   - 脖子变粗/摸到肿块   - 体重1个月波动超5斤(非刻意减肥)  - 怕热多汗or畏寒乏力交替出现   - 眼睛突出、手抖、心慌     ---   **四、给关注时政的朋友特别提醒**   看到国际政要吵架别光顾着吃瓜!想想自己:   🔹 上周和伴侣争论时是否控制住了情绪?   🔹 最近工作压力是否影响了睡眠质量?   🔹 体检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是否复查了?     记住:**国际局势我们或许无法左右,但自己的甲状腺健康必须牢牢掌握!**     ---   **费医生掏心窝的话**   这些年做了上万台甲状腺手术,发现一个规律:   **越懂情绪管理的人,术后恢复越快**。   有位女患者让我印象深刻——她曾是“一点就炸”的职场女强人,查出甲状腺癌后开始练书法、学插花,现在术后5年复查指标比很多健康人还好!     所以呀,不管你是爱追时政热点的“吃瓜群众”,还是为家庭操劳的“全能妈妈”,记住这句话:   **“护甲状腺的最高境界,不是吃药开刀,而是学会和情绪温柔相处。”**     ---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来自“既拿手术刀又玩微创针”的瑞金医院专家,融合:   🌟 最新社会热点 → 引发共鸣  🌟 临床真实案例 → 增强信服力  🌟 可实操的技巧 → 马上能用    **下期预告**:《2·28事件中,川普、泽连、万斯,谁的甲状腺最受伤?》     ---   **作者简介**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擅长开放手术与微创消融的“双轨治疗”,创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甲状腺多学科会诊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甲状腺专病工作室”,主张“治病先治心”的全程管理理念。

费健 2025-04-16阅读量174

瑞金医院专家揭秘:查出甲状腺...

病请描述:瑞金医院专家揭秘:查出甲状腺抗体高别慌!3招教你科学自救 文 |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全网粉丝超100万) 一、开篇:你的甲状腺还好吗? 最近门诊遇到不少朋友忧心忡忡:“费医生,我体检发现甲状腺抗体高,是不是得了桥本?”这让我意识到,许多人对这种“沉默的甲状腺杀手”仍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桥本氏甲状腺炎——一种专爱“盯上”中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病。 作为外科医生,我既做传统手术也做微创消融,但更想告诉大家:预防和管理,比治疗更重要! 二、认识桥本氏甲状腺炎:不只是发炎这么简单 1. 疾病本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自身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甲状腺导致的慢性炎症。简单说,你的免疫系统把甲状腺当成了“敌人”,引发持续破坏。 2. 高发人群 👩⚕️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5-10倍,尤其30-50岁女性 🧬 有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 碘摄入过量或不足可能推波助澜 3. 症状“迷惑性”强初期可能毫无症状,但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出现: 疲劳乏力,睡不醒的“树懒模式” 体重莫名增加,喝凉水都长胖 皮肤干燥、脱发、怕冷 脖子肿大(甲状腺肿) 三、诊断:别让抗体成了“心结” 很多朋友看到甲状腺抗体(TPOAb、TgAb)升高就慌了。其实,抗体高≠立刻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两点: 甲状腺功能:TSH、FT3、FT4是否异常 超声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出现低回声或结节 划重点: 仅抗体高且功能正常?定期复查即可! 合并甲减(TSH升高)?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旋甲状腺素) 四、治疗争议:手术?限碘?营养干预? 💊 传统治疗:以“维稳”为主 药物:左旋甲状腺素是甲减患者的“终身伴侣” 手术:仅推荐给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疑似恶变或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 🥗 饮食干预:新研究带来新希望 近年多项研究(如2023年《营养素》杂志)发现,调整饮食可能改善抗体水平: ✅ 无麸质+无乳制品饮食:对部分人效果显著 ✅ 补充维生素D:尤其适合日照不足的上班族 ❌ 慎选高碘食物:海带、紫菜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小贴士:日本有案例通过有机碘补充缩小结节,但盲目补碘可能适得其反!建议先检测尿碘水平。 🔪 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费医生30年的临床经验:桥本患者发现结节≠马上开刀!部分结节可通过微创消融处理,创伤小、恢复快。 五、日常防护:给甲状腺的“温柔呵护” 饮食:均衡摄入硒、锌、维生素D(如坚果、深海鱼) 减压:长期压力会加重免疫紊乱,试试瑜伽或正念冥想 避雷:减少高糖、油炸食品和含乳化剂的加工食品(奶茶爱好者要警惕!) 六、费医生的暖心建议 桥本氏甲状腺炎虽无法根治,但完全可控!记住三个关键词: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超声 对症治疗:甲减就补激素,别乱吃保健品 心态平和:避免焦虑,免疫系统最怕“情绪炸弹” 推荐理由:本文结合最新研究与中国临床数据,帮你避开治疗误区,用科学方法守护“颈部蝴蝶”。如果你身边有疲劳、怕冷、脖子肿的朋友,请转发给TA——健康知识,是最好的关心! 参考文献: Weiping Teng, 等.《中国碘摄入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06 《营养素》杂志. 营养干预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影响, 2023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399

甲状腺癌术后,这个指标到底怎...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术后,这个指标到底怎么控制?新研究颠覆认知!——上海瑞金医院专家带你读懂关键医学进展 大家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多年,我既拿手术刀,也做微创消融,还喜欢在线上和大家聊聊健康知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项关于甲状腺癌的重要研究,内容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原来术后“TSH指标控制太严”可能反而没必要! 文章出处与推荐理由 这篇研究来自国际权威期刊《甲状腺》(IF 5.8,Q1分区),分析了2.6万多名甲状腺癌患者的数据,追踪时间长达11年。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术后TSH(促甲状腺激素)到底控制在什么范围最合适?推荐理由: 数据硬核:覆盖2.6万人,结论更可靠。 贴近生活:很多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长期调整药量,研究结果直接影响用药策略。 省钱省心:放宽TSH目标范围,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副作用。 甲状腺癌术后,TSH为什么重要?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9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这类癌症“脾气”相对温和,多数患者术后只需定期复查和吃药控制。TSH(促甲状腺激素)就像甲状腺的“指挥官”,指挥它工作。但癌细胞也可能听TSH的话,所以术后要通过药物(如优甲乐)压低TSH,减少癌症复发风险。 现行指南的建议: 高危患者:TSH需压到极低(<0.5 mIU/L)。 低危患者:TSH控制在0.5-2 mIU/L(低正常范围)。但新研究却提出:低危患者不用压得那么低! 颠覆认知的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跟踪了2.6万名低危DTC患者,发现:1️⃣ TSH在0.5-2 vs. 2-4 mIU/L,复发率没差别! 过去医生总说“越低越好”,但数据证明,这两组患者的复发风险几乎一样。2️⃣ TSH超过4 mIU/L,风险显著增加7%! 就像开车时油门踩过头容易失控,TSH过高会“唤醒”残留的癌细胞。 通俗总结: 低危患者不必死磕“TSH必须低于2”,控制在2-4也安全。 但若TSH长期超过4,一定要警惕! 对患者的实际意义 减少过度治疗: 过去为了压TSH,患者可能需加大药量,导致心慌、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现在低危患者可以更“佛系”调整药量。 省钱省时间: 抽血复查频率可能降低,药费支出减少。 个性化管理: 高危患者仍需严格控TSH,但低危患者可以和医生讨论放宽目标。 关键知识点列表: ✅ TSH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低危 vs. 高危患者策略不同。 ✅ 安全范围扩大:低危患者TSH 0.5-4 mIU/L均安全,但别超过4! ✅ 定期复查不能少:即使放宽目标,每3-6个月仍需监测TSH。 给读者的建议 作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你可以: 与主治医生沟通:根据复发风险分级,调整TSH目标范围。 关注身体信号:若出现心慌、手抖(药量过大)或乏力、浮肿(药量不足),及时复查。 别被指标绑架:医学在进步,过度焦虑反而影响康复。 费医生的小贴士 我常和患者说:“治病就像走平衡木,既要控癌,也要保生活质量。”这项研究正是医学进步的体现——用更温和的方式,守护大家的健康。 健康无小事,科学护甲腺——费健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本文基于2025年《甲状腺》期刊研究,由费健医生团队解读。想了解更多甲状腺知识,可关注我的科普账号哦!) 转发给需要的人,让医学新知惠及更多生命🌱  

费健 2025-03-21阅读量356

乏力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68711
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各种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咳嗽、感冒、腹泻、便秘、头痛、痛经、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痛、女性备孕等
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免疫调节;对各种体质虚弱、气阴亏虚、乏力、肢冷均有丰富的调理经验;对代谢异常导致的肥胖、多汗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评分:9.9
问诊量:316
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更年期综合症、腰腿痛等
评分:10
问诊量:14386
擅长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头晕头痛,失眠,胃炎,麻木等。

乏力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3.3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上海市中医医院芷江路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85.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