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因各种原因导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关节软骨为透明软骨,其对关节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软骨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淋巴循环和神经支配,并具有低代谢的生理特点,主要依靠关节液营养,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治疗十分困难,持续发展会导致骨关节炎。如何对受损的关节软骨进行修复、恢复关节面完整性和防止关节退变,成为骨科和运动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已成为研究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软骨功能软骨主要起到减少摩擦、吸收震荡、传导和分布负荷、维持和承载接触应力。关节软骨提供了一种光滑的支撑面,骨组织可以在这种支撑面上无摩擦的滑动或者相互间旋转运动。另外,关节软骨的表面就像一个形状可变的软垫,可以分散并降低由于体育活动而产生的高负荷应力。关节软骨更是一种弹性极高的物质,在其一生中,可以承受上千万次的循环负重活动。膝关节骨软骨损伤非常常见,创伤(扭伤、摔伤等)和退行性改变(骨关节炎)是软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超过31516例膝关节镜检查中发现,63%的患者(19827例)存在关节软骨损伤,由于力学因素,其中内侧股骨髁及髌股关节是最常的损伤部位。诊断临床表现关节持续性的钝痛,活动后加重,可有打软腿表现。股骨髁软骨损伤患者在跑步、下楼梯时,会出现关节间隙周围疼痛;而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则会出现上楼梯、半蹲或坐位站起时膝关节前方疼痛。关节活动度一般正常,如出现关节肿胀、积液或有游离体存在时,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交锁。 体格检查膝关节内翻或屈曲畸形、股四头肌萎缩;关节屈伸受限、膝关节过屈过伸痛(+)、髌骨挤压试验(+)、髌骨研磨试验(+)、浮髌试验(+)等。 影像学检查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还可见关节游离体存在等;MRI评价关节软骨损伤有效,可发现软骨损伤及软骨下骨病变,同时可发现伴随的损伤,如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损伤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调整生活、运动方式;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矫形器、助行器辅助。1、调整生活、运动方式;比如控制体重,减少过度活动,减少爬楼梯、爬山,下楼梯、下山。2、运动疗法;包括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的训练,例如静蹲等训练方式。手法或机器辅助的关节被动活动,不负重的关节主动活动;推拿、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松解粘连,防止关节僵硬、挛缩,有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3、物理因子治疗;局部热敷,局部温水浴,中频电疗等,常和其他治疗方式协同使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等。此外,对于严重的膝关节退行性骨病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关节镜手术及关节置换术也是其中的治疗选择。膝关节矫形器通过对膝关节两侧分别施加大小不等的轴向拉伸力,根据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杠杆原理及力的分解原理,产生一个向力较小侧方向的矫正力矩,在矫正力线,减轻患者患侧负荷的同时,对对侧进行局部减荷,从而避免加剧对侧的磨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金武教授、戴尅戎院士团队还将3D打印技术运用在了膝关节矫形支具的设计制造中,研发了新型个性化3D打印单侧减荷式膝关节支具,在个性化治疗的同时还减轻了矫形支具的重量,大幅度提升了患者佩戴矫形支具时的舒适度。患者未佩戴(左)和佩戴(右)新型矫形支具负重位下肢全长X线片患者佩戴矫形器行走,并通过步态实验对佩戴支具前后的步态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初步证明,受试者佩戴膝关节内侧减压矫形器后,支撑相后期(膝关节承重的重要周期)膝关节外翻角增大,膝关节内侧力线向外侧转移,膝关节内侧压力降低。对于早、中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佩戴合理设计的膝关节矫形支具能够矫正下肢力线,从而减轻患髁受力,减轻疼痛、改善患处功能并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71岁李阿姨,因右膝关节疼痛多年,行走蹒跚,影响生活而来我院骨科就诊,行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膝关节间隙狭窄,右膝为主,关节面毛糙,关节面下骨质密度不均,诊断为右膝骨关节炎,行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疼痛无明显缓解。在九院3D打印门诊佩戴膝关节矫形器,自述目前出行及各项活动都更加方便,活动时已基本不再出现疼痛,对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佩戴膝关节矫形器后,可旅行、爬山,对于这类运动休闲项目也不再担心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及不适。个性化3D打印单侧减荷式膝关节支具在2019年1月初,申报首个科研机构第二类医疗器械“定制式增材制造膝关节矫形器”获批上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国内第一个3D打印医疗器械注册证,也是注册人制度下科研机构申请到的国内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简称MSCs)作为一种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逐渐显示出其在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病变中的优势。MSCs 在特定的信号刺激下能够成为转化为某种特化细胞从而发挥功能,MSCs还能够分泌多种酶和营养因子参与旁分泌过程,发挥抗凋亡、抗纤维化、抗氧化、抗炎、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体外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在体外共培养,能够增强软骨细胞增生能力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并能够显著降低软骨细胞纤维化,降低软骨细胞凋亡数量。已有多项临床前期研究证实,关节腔内直接注射MSCs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关节软骨厚度和软骨下组织修复较注射前明显改善;随访半年与随访1年相比,患者症状缓解,在注射半年时达到最高峰。IxCell hUC-MSC-O由王金武教授、戴尅戎院士领衔的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与上海生物科技单位合作,从健康人脐带组织中分离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前研究已初步证明了IxCell hUC-MSC-O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通过了中国国家药监局CDE的相关审查,支持IxCell hUC-MSC-O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王金武 2021-01-14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富贵包”在医学上,并没有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因此不是单独的病,它主要长在第7颈椎部位,表现为隆起的软包块。它是如何形成的呢?长时间过度驼背低头,容易使颈胸交界的韧带受力过大造成劳损,局部骨突异常隆起,造成局部脂肪组织堆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富贵包”。 从临床上讲,“富贵包”与颈椎病没有必然联系。 “富贵包” 单纯只是颈后部脂肪增厚,不是脂肪瘤,更不是恶性肿瘤。不影响颈椎活动和血循环,一般也没有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因此,患者完全不必紧张焦虑,平常注重颈部保健即可。 从医学上讲,按摩并不能治愈 “富贵包”,颈后出现“富贵包”,没有症状,可完全不必在意。当然,“富贵包”如果合并颈椎病,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检查咨询,明确诊断,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富贵包”如何预防,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少低头看手机,多做昂首挺胸、伸长脖子的动作;电脑屏幕不能低于视线水平;注意坐姿端正,不枕高枕头; 注重颈部保温,避免风寒;多参加健身运动,管住嘴,迈开腿,保持正常体重,都有助于减少颈部脂肪异常堆积
袁霆 2020-12-17阅读量9002
病请描述: 近期一名从嘉峪关赶来的患者徐X,10余年前有膝关节外伤史,一直没有好好治疗,总是感到膝关节不适,常有打软腿现象,同时膝关节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核磁检查提示前叉韧带断裂可能。网上咨询后,乘坐飞机,从嘉峪关落地虹桥机场,入住我院。 入院检查证实前叉韧带断裂,快速行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手术,术中发现内侧、外侧半月板均撕裂,给与成形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经拄拐下地行走,现已经平安出院。 感谢徐X的信任,还为我们介绍同样疾病的朋友。同时提醒有膝关节外伤史,不能快速行走,上下楼时小腿会有前后错位的感觉,有时会出现肢体无力,打软退,同时伴有膝关节疼痛的朋友,一定要早期检查治疗,不要耽误病情,以免出现膝关节继发性破坏,加速膝关节退变,影响生活质量。晚上10:30到达虹桥机场,次日挂号住院术前核磁提示前叉韧带断裂术中发现前叉断裂,同时内外侧半月板均有撕裂,行前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后拍片,韧带位置佳术后患者平安到家,恢复良好,还给我们介绍朋友 祝徐X早日康复,同时也希望其他有相似症状的朋友,不要拖延病情,小小关节镜手术,微创解决问题。
程千 2020-11-15阅读量8888
病请描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 一、新鲜的半月板损伤 1、有的人打篮球、羽毛球、伤了膝关节,需要到医院检查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受伤当时如果发生以下情况: ①、受伤时听到关节内异常响声; ②、受伤后关节明显出现肿胀; ③、伤后难以忍痛行走,或伤后行走疼痛明显加重。 建议马上到医院就诊,有半月板、韧带损伤,甚至骨折可能。如果没有以上三种情况,建议马上中止运动,回家休息,24小时内冰敷,24小时后可以热敷,戴护膝活动3-5天,大部分症状会有明显缓解,如果没有明显缓解,建议到医院就诊,排除半月板和韧带损伤。 2、如何确诊是发生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一般需要让专业的膝关节外科医生检查,结合受伤机制、疼痛特点和体格检查来判断,由于现在都需要客观证据,因此很多患者需要做磁共振(MRI)检查。但是如果您的膝关节出现了机械症状:关节卡压和突发性肌无力的情况,往往高度提示半月板损伤。 ①、关节卡压:活动中突然关节卡住了,无法正常屈伸膝关节,需要自己甩几下腿才能恢复正常 ②、突发性肌无力:活动过程中突然觉得大腿肌肉无力,有打软腿,要摔跤的感觉。 3、有些人半月板刚开始损伤时,并不是很严重,不影响走路,但是为什么,一段时间后,反而疼得更厉害了? 半月板损伤一般刚开始破裂程度和范围都不大,因此刚开始可能只是走路时偶有疼痛,并不影响行走功能。但是随着行走和体育运动,不可避免的让原来的破口范围逐渐增大,同时破裂的半月板会把关节软骨磨坏,当然症状就越来越重了。这就好像衣服刚开始有个小口子,不缝也还能穿,但是你穿了几次又洗衣机洗了几次以后,破口越来越大就无法再穿了。 4、对于早期的半月板损伤,是适合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呢? 半月板损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跟早期还是晚期损伤并没有直接联系,主要看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一般磁共振会给我们明确的半月板损伤类型和程度。因为半月板是个三维结构,所以用衣服打比方还不够适合,用墙壁更加合适。 磁共振I、II度半月板损伤:以后我们称之为半月板损伤,相当于墙壁外观和功能良好,仅仅是墙壁内部有洞,这个洞并没有累计墙壁表面和影响强的结构。这种损伤往往可以保守治疗,半月板会疤痕修复。当然,这留下了隐患,下次受伤这个洞又会扩大。 磁共振III、IV度半月板损伤:以后我们称之为半月板破裂,相当于墙壁裂开或者起不到正常的支撑作用了,这种损伤无论是在早期或者晚期,一旦发现要尽早手术,否则随着您的活动和运动,就像前面的衣服破口一样,会越来越大。同时破裂的半月板会把关节软骨磨坏,(可以想象光滑的轴承里有一些沙子或者小石头),也就是医生所说的骨性关节炎。 请注意:目前医学对关节软骨损伤和骨性关节炎并没有好办法,除了关节置换大部分的治疗方式很难火车满意疗效。 5、有些人不想手术,希望用一些药物,或者进行一定得功能锻炼,这样的保守治疗,可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吗? 药物只是提供活血止痛和营养支持治疗,半月板损伤还是依赖自我愈合,如果您是I、II度损伤,当然可以保守治疗。如果是III、IV度,就很难自我恢复了。 二、陈旧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很多人半月板损伤已经三五年,甚至10年、20年,开始并不严重,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越来越没有力气,或者运动时,就会肿胀、疼痛。为什么呢? 这种症状大部分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表现,没有力气很多是因为年龄增大肌肉力量减弱和体育锻炼减少造成,当然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尤其是股内侧肌,一旦发生肿胀、疼痛,往往是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表现。那么这里所说的骨性关节炎原因很多,当然有可能跟半月板损伤有关。这也是建议早期治疗半月板破裂的原因。 2、对于陈旧性的半月板损伤,需要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呢? 这个问题已经在文章一中详细解释,总得来说:对于年轻人,如果是半月板损伤,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果半月板破裂,建议手术治疗。 对于老年人合并骨性关节炎了,要根据具体情况看您的临床症状是以半月板问题为主还是骨性关节炎为主了。 3、如果不手术治疗,陈旧性损伤是不是会越来越严重? 对于年轻人如果是半月板破裂,不手术治疗大部分会越来越重,而且诱发早期骨性关节炎。对于老年人合并骨性关节炎了,要根据具体情况看您的临床症状是以半月板问题为主还是骨性关节炎为主了。如果您骨性关节炎程度已经很重,已经达到关节置换指征了,就不建议仅仅针对半月板进行手术治疗了。 三、关节镜如何修复半月板损伤 1、这个手术大致是如何进行的?是对半月板进行修补,还是切除?是要全部切除,还是只是切除受损的半月板? 对于大部分半月板,一般两个小于1cm的切口就可以解决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半月板,需要一些特殊技术时,可能增加3-5cm的辅助切口,但辅助切口不会与关节腔相通。对于年轻患者,如果半月板有修补的条件,优先考虑缝合修补。如果没有条件,切除损伤半月板,不到万不得已,有经验的关节外科医生一定会尽量替您保留正常半月板。 2、切除了半月板,会影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吗?有不少人担心这项手术有后遗症,害怕手术之后,膝关节的退化更严重。是这样的吗? 损伤的半月板切除后,或半月板修补后可能并不能和完整的半月板那么完美,但是,不手术膝关节退化会更加严重,手术可以延缓膝关节退化,但是不可能停止膝关节退化。 总得来说,对于半月板,您可以这样理解: A、有比没有好:这是我们尽量修补、实在没法保留还可以进行半月板移植的原因。 B、自己的比别人的好:少量切除有半月板功能就不考虑半月板移植。 C、破了的比没有更差:这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早期手术的原因,因为破裂半月板磨损关节软骨,加速关节退化。 3、有些女性,担心手术的伤疤影响美观。那么,关节镜手术后的伤疤有多大?有没有一些缝针的方法,可以让伤疤看上去更小? 大部分患者仅适用两个小于1cm的切口,而且位于膝眼位置,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4、手术后的效果怎样?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吗?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吗? 对于半月板部分切除的患者,90-95%患者疗效为优良。对于半月板缝合的患者,80-90%患者疗效优良。半月板完全切除患者5年内效果良好,10年后发现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半月板移植属于较新的技术,短期效果(5年内)良好。 对于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我们只能解决半月板问题,无法解决骨性关节炎问题。这就是不可能跟正常膝关节一样的原因。 半月板切除患者康复锻炼术后即可下床行走,但建议减少活动一月,一般来说术后活动度不会受影响。半月板修补患者术后6周不建议膝关节过伸和屈曲超过90度,具体根据修复部位决定。半月板移植病人康复相对复杂,具体请和手术医生沟通。
张清港 2020-01-15阅读量2.3万
病请描述:关于隐神经卡压症的报道并不多,早期有House教授在1977年报道了4例,Lippitt教授在1993年报道了5例,共同的表现就是膝下内侧局部的酸痛不适,或阵痛或隐痛,活动时疼痛会加剧。相关研究少,所以包括很多医生在内也存在认识不足,往往容易误诊为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反复治疗效果不佳。今天我们就共同掀开它的面纱,一睹真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根叫“隐神经”的究竟长在哪儿,究竟长什么样,为什么会引起膝关节内侧的疼痛。 话说,万物皆有其来源。这里,请允许我借用龙母的台词——隐神经髌下支,是脊神经家族的血脉传承者、腰丛的铁王座继承人、股神经三世、隐神经二世、膝内的感觉之王......接下来,具体认识一下这几位大腕——“隐神经髌下支”随父姓,它爹叫“隐神经”;“隐神经”的父亲叫“股神经”。股神经很有势力,来自于腰丛,是腰丛中最大的神经。股神经在腰大肌和髂肌之间向下穿行,大约在越过腹股沟、刚刚进入大腿这个区域时,它的儿子“隐神经”诞生了。 虽然股神经分出了很多分支,也就是有很多孩子,但是隐神经是其中最长的一根皮支,也是股神经的终支——是嫡长子! ?隐神经沿着大腿、小腿一路向下穿行,一直走到足的内侧缘——换句话说,从膝盖下方开始,到小腿内侧、足内侧的皮肤感觉都归它管。重点来了,当隐神经路过膝盖内侧的时候,它突然发出了一个分支,就是今天的主角——髌下支。越长的神经,就越代表它暴露的范围广,容易被软组织、筋膜、肌腱卡压。就以髌下支来说,它陪伴父亲隐神经来自遥远的腹股沟(大腿叉)一带,有时在腹股沟韧带这个地方就会被卡一下,在穿过大腿各种肌肉间隙的时候,那也是像碰碰车一样,磕磕碰碰一路下行。而很多时候这种卡压,都会以髌下支分布区域,也就是膝盖内侧的疼痛、麻木表现出来。但是有一点,如果被卡出的部分是隐神经,那么表现出的症状是髌下支及其他同父兄弟共同的症状,而单纯的髌下支卡压症状,来自于一个特殊的部位——髌下支的诞生之地:收肌管。隐神经就是在收肌管内正式发出了髌下支。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三棱形,在大腿内侧靠下的地方,长约5cm,是由大收肌腱、股内侧肌、缝匠肌包裹形成。这几条肌腱可是大腿内侧的重要肌腱,也是人们在拉伤大腿时主要伤及的肌腱——这就是髌下支之所以会因为拉伤而被卡压的主要原因。大腿内侧肌群的拉伤一般来讲,主要是剧烈的对抗运动,或者劈叉等特殊动作。但是,我本人在临床遇到的,更多的是青年女性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大腿内侧肌肉紧张而造成的髌下支卡压症,表现出以膝下内侧的酸痛为主要困扰,活动时疼痛还会显著加剧,有一部分患者局部会有麻木、刺痛的感觉,行走时打软腿。这些患者之前的就诊经历都被认为是保暖不当、膝盖着凉引起的关节酸痛,却反复治疗效果不佳。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的治疗并不复杂,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局部封闭,能解决大部分患者的问题。一小部分症状比较顽固的,连带髌下支和周围筋膜、骨膜一并切掉就OK了。 但是,大多数病史并不是太长、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的患者,其实可以通过按摩相关位置、肌肉拉伸、物理治疗等方式自己解决。而我们今天这篇科普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有膝下内侧酸痛症状的朋友,尤其是有剧烈运动习惯的男性或长期穿高跟鞋的青年女性,年龄并不是一个出现关节炎的阶段,同时又存在大腿内侧肌肉劳损、紧张的时候,或许要考虑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的可能性。如果确实如此,虽然疼是在膝盖,但是治疗不要盯着膝盖,它是无辜的——腹股沟韧带及大腿内侧肌群的放松才是最为关键的。
马彩毓 2019-09-28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关于隐神经卡压症的报道并不多,早期有House教授在1977年报道了4例,Lippitt教授在1993年报道了5例,共同的表现就是膝下内侧局部的酸痛不适,或阵痛或隐痛,活动时疼痛会加剧。相关研究少,所以包括很多医生在内也存在认识不足,往往容易误诊为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反复治疗效果不佳。今天我们就共同掀开它的面纱,一睹真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根叫“隐神经”的究竟长在哪儿,究竟长什么样,为什么会引起膝关节内侧的疼痛。 话说,万物皆有其来源。这里,请允许我借用龙母的台词——隐神经髌下支,是脊神经家族的血脉传承者、腰丛的铁王座继承人、股神经三世、隐神经二世、膝内的感觉之王......接下来,具体认识一下这几位大腕——“隐神经髌下支”随父姓,它爹叫“隐神经”;“隐神经”的父亲叫“股神经”。股神经很有势力,来自于腰丛,是腰丛中最大的神经。股神经在腰大肌和髂肌之间向下穿行,大约在越过腹股沟、刚刚进入大腿这个区域时,它的儿子“隐神经”诞生了。 虽然股神经分出了很多分支,也就是有很多孩子,但是隐神经是其中最长的一根皮支,也是股神经的终支——是嫡长子! ?隐神经沿着大腿、小腿一路向下穿行,一直走到足的内侧缘——换句话说,从膝盖下方开始,到小腿内侧、足内侧的皮肤感觉都归它管。重点来了,当隐神经路过膝盖内侧的时候,它突然发出了一个分支,就是今天的主角——髌下支。越长的神经,就越代表它暴露的范围广,容易被软组织、筋膜、肌腱卡压。就以髌下支来说,它陪伴父亲隐神经来自遥远的腹股沟(大腿叉)一带,有时在腹股沟韧带这个地方就会被卡一下,在穿过大腿各种肌肉间隙的时候,那也是像碰碰车一样,磕磕碰碰一路下行。而很多时候这种卡压,都会以髌下支分布区域,也就是膝盖内侧的疼痛、麻木表现出来。但是有一点,如果被卡出的部分是隐神经,那么表现出的症状是髌下支及其他同父兄弟共同的症状,而单纯的髌下支卡压症状,来自于一个特殊的部位——髌下支的诞生之地:收肌管。隐神经就是在收肌管内正式发出了髌下支。收肌管又称Hunter管,三棱形,在大腿内侧靠下的地方,长约5cm,是由大收肌腱、股内侧肌、缝匠肌包裹形成。这几条肌腱可是大腿内侧的重要肌腱,也是人们在拉伤大腿时主要伤及的肌腱——这就是髌下支之所以会因为拉伤而被卡压的主要原因。大腿内侧肌群的拉伤一般来讲,主要是剧烈的对抗运动,或者劈叉等特殊动作。但是,我本人在临床遇到的,更多的是青年女性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大腿内侧肌肉紧张而造成的髌下支卡压症,表现出以膝下内侧的酸痛为主要困扰,活动时疼痛还会显著加剧,有一部分患者局部会有麻木、刺痛的感觉,行走时打软腿。这些患者之前的就诊经历都被认为是保暖不当、膝盖着凉引起的关节酸痛,却反复治疗效果不佳。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的治疗并不复杂,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局部封闭,能解决大部分患者的问题。一小部分症状比较顽固的,连带髌下支和周围筋膜、骨膜一并切掉就OK了。 但是,大多数病史并不是太长、症状并没有那么严重的患者,其实可以通过按摩相关位置、肌肉拉伸、物理治疗等方式自己解决。而我们今天这篇科普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有膝下内侧酸痛症状的朋友,尤其是有剧烈运动习惯的男性或长期穿高跟鞋的青年女性,年龄并不是一个出现关节炎的阶段,同时又存在大腿内侧肌肉劳损、紧张的时候,或许要考虑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的可能性。如果确实如此,虽然疼是在膝盖,但是治疗不要盯着膝盖,它是无辜的——腹股沟韧带及大腿内侧肌群的放松才是最为关键的。
马彩毓 2019-09-28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多为慢性病程,如无明显的交锁征,可先选择保守治疗,不必急于手术。目前西医的保守治疗主要集中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但其胃肠道和心血管风险不可避免;疼痛严重者以阿片类药物为主,但长期疗效不佳,副作用明显;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的疗效还不稳定。那么,我们中医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我们认为“膝为筋之府”,广义上讲中医的筋泛指一切软组织,具体来说筋是具有生物力学性能的纤维组织,即肌肉肌腱韧带等。这一观点也可以从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中得以印证。膝关节的骨结构由股骨、胫骨、髌骨三块骨骼构成,其间夹有2块纤维软骨的半月板,似骨非骨,似筋非筋,介于筋骨之间,主要起缓冲纵向冲击力,增加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膝关节周围有股四头肌、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腘肌等肌肉,以及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髌骨支持带、Humphry韧带和Wrisberg韧带等众多“筋”的组织结构。 加之,退行性半月板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下楼梯、下坡、蹲起、跑跳运动时膝关节疼痛明显,多数患者还会有打软腿的症状,这主要是半月板的缓冲功能和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所致。但在临床保守治疗中半月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那么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消除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近期康复医师通过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的研究已显示:半月板损伤后,其减震、维持关节稳定和感受本体信息等功能受损,加上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等,导致关节源性肌肉抑制,即由于半月板损伤后引起膝关节周围感受器放电变化,使人体在脊髓或更高水平阻止肌肉激活,导致肌肉收缩抑制,以防止进一步关节损伤。同时,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是膝关节的一对拮抗肌,两者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膝关节屈伸肌力平衡和膝关节的稳定性,研究显示,半月板损伤患者患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的神经肌肉活动和肌力较健侧降低,而在下蹲和站起活动中,患肢腘绳肌相对股四头肌活动增高。因此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不仅要注意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恢复,还应加强屈伸肌协调性的训练。这与临床上半月板损伤患者常在腘绳肌走行区和髌韧带周围可有明显压痛或筋结是相一致的。综上可见恢复软组织功能,即筋的功能对半月板损伤患者意义重大。 对于筋(软组织)的损伤,西医强调康复训练,中医对筋的理解更加宽泛,临床上多采取内外结合的治疗措施。针对局部外用手法、针灸以疏通经络、散筋结,达到理筋止痛之效,再结合整体辨证施治,内调肝脾肾以养筋,尤其对老年患者常以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山药、山茱萸等补益肝肾,再加全蝎、蜈蚣、地龙、鹿角、穿山甲等动物药或青风藤、络石藤、忍冬藤、鸡血藤等藤类药搜风剔络疗效更佳。最后,配合导引练功以健筋,能够更好地预防复发。
苟海昕 2019-07-09阅读量8220
病请描述: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1,2],85%的踝关节扭伤均为外侧扭伤[3]。有研究显示,34-70%的患者会残留疼痛、肿胀、打软腿等慢性症状,并可出现反复扭伤的踝关节不稳表现[4,5]。在这些患者中,由于反复扭伤,可导致外侧副韧带松弛、薄弱、断裂。另外高达93%的患者还会出现关节内病变,比如距骨软骨损伤、滑膜炎、踝关节骨赘增生、游离体等[6-9]。 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AnkleInstability,CAI)是指由于外伤所导致的反复发生的踝关节扭伤,或反复出现踝关节“打软腿”的症状,至少持续1年以上[10,11]。“打软腿”是指有规律地发生的不受控制或无法预料的踝关节的过度内翻,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行走或跑步时足部刚开始落地时[11]。CAI又可分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AnkleInstability,FAI)与机械性踝关节不稳(MechanicalAnkleInstability,MAI)。FAI的患者存在反复扭伤,并且有“打软腿”的感觉,但不存在明显踝关节韧带松弛或损伤,前抽屉试验以及应力位X片均为阴性,B超及MRI检查不能发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存在诸多神经肌肉功能缺陷,包括肌力不足、本体感觉缺失、肌肉激活延迟以及平衡控制能力不足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踝关节反复扭伤。例如,当踝关节内翻扭伤的动作即将发生时,正常人肌肉激活时间正常,处于外侧的腓骨长短肌可迅速发生肌肉收缩,使踝关节外翻,避免内翻扭伤的发生。而在FAI的患者中,由于肌肉激活时间延长,当内翻动作发生时,外侧肌肉不能及时收缩以对抗内翻,从而导致内翻扭伤的发生。另外,踝关节扭伤后,损伤的韧带有自己愈合的可能,但是处于关节囊及韧带内的本体感受器却无法同步恢复,导致患者的本体感觉及平衡控制能力下降,这也会导致反复扭伤的发生。与FAI相对应的是,MAI存在显著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前抽屉试验以及应力位X片均为阳性[10],B超及MRI检查可发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对于FAI的治疗,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肌力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10]。而对于MAI的患者,目前认为大部分需要手术治[10,12]疗。最近的研究进一步发现,MAI患者不仅仅存在韧带损伤,其神经肌肉功能也同样存在缺陷[13-15]。通过外科手术能够部分改善这些功能,但不能完全恢复这些缺陷,因此,在MAI的患者当中,除了积极手术干预外,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SoboroffSH,PappiusEM,KomaroffAL.Benefits,risks,andcostsofalternativeapproachestotheevaluationandtreatmentofsevereanklesprain.ClinOrthopRelatRes.1984;(183):160–168. 2.AhlgrenO,LarssonS.Reconstructionforlateralligamentinjuriesoftheankle.JBoneJointSurgBr.1989;71(2):300-303. 3.PolzerH,KanzKG,PrallWC,et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ankleinjuries:developmentofanevidence-basedalgorithm.OrthopRev.2011;4(1):e5. 4.YeungM,ChanKM,SoC,etal.Anepidemiologicalsurveyonanklesprain.BrJSportsMed.1994;28(2):112–116. 5.VanRijnRM,VanOsAG,BernsenRM,etal.Whatistheclinicalcourseofacuteanklesprains?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s.AmJMed.2008;121(4):324–331. 6.KomendaGA,FerkelRD.Arthroscopicfindingsassociatedwiththeunstableankle.Foot&ankleinternational.1999;20(11):708–713. 7.TagaI,ShinoK,InoueM,etal.Articularcartilagelesionsinankleswithlateralligamentinjury:anarthroscopicstudy.AmJSportsMed.1993;21(1):120–127. 8.VanDijkCN,BossuytPM,MartiRK.Medialanklepainafterlateralligamentrupture.Bone&JointJournal.1996;78(4):562–567. 9.HuaY,ChenS,LiY,etal.CombinationofmodifiedBroströmprocedurewithanklearthroscopyforchronicankleinstabilityaccompaniedbyintra-articularsymptoms.Arthroscopy.2010;26(4):524-528. 10.HertelJ.Functionalanatomy,pathomechanics,andpathophysiologyoflateralankleinstability.JAthlTrain,2002,37(4):364-375. 11.GribblePA1,DelahuntE,BleakleyC,etal.Selectioncriteriaforpatientswithchronicankleinstabilityincontrolledresearch:apositionstatementoftheInternationalAnkleConsortium.JOrthopSportsPhysTher.2013;43(8):585-591. 12.KarlssonJ,LansingerO.Lateralinstabilityoftheanklejoint(1).Non-surgicaltreatmentisthefirstchoice–20percentmayneedligamentsurgery.Lakartidningen.1991;88(15):1399–1402. 13.ChenH,LiHY,ZhangJ,HuaYH,ChenSY.Differenceinposturalcontrolbetweenpatientswithfunctionalandmechanicalankleinstability.FootAnkleInt.2014;35(10):1068-1074. 14.LiHY,ZhengJJ,ZhangJ,HuaYH,ChenSY. TheEffectofLateralAnkleLigamentRepairinMuscleReactionTimeinPatientswithMechanicalAnkleInstability.IntJSportsMed.2015;36(12):1027-1032. 15.LiHY,ZhengJJ,ZhangJ,CaiYH,HuaYH,ChenSY.Theimprovementofposturalcontrolinpatientswithmechanicalankleinstabilityafterlateralankleligamentsreconstruction.KneeSurgSportsTraumatolArthrosc.KneeSurgSportsTraumatolArthrosc.2016;24(4):1081-1085.
李宏云 2019-04-13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许多人意识不到,除了孕16周后的胎膜早破导致的自然流产是胎儿活着出来的,除此之外没有一个流产是胚胎活着掉出来的。除此之外所有流产都是胚胎先停育后流产的。停育导致流产时会导致出血,但是出血不会导致停育。因此并不是所有出血都叫先兆流产。河北省人民医院生殖遗传科张宁经常有人被孕期出血的事情所困扰,我有一个好朋友从一怀孕发现孕酮有点低,后来有少量阴道出血,再后来总是间间断断有褐色的分泌物,或者粉红色的分泌物,她就这样一直打黄体酮打到了生。现在宝宝挺好,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我今天看了一些关于早孕期出血的科普文章,列举了早孕期出血和宫外孕,和葡萄胎,和子宫内膜息肉,和胎盘位置,和自然流产的关系。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一种最最常见的妊娠期出血的原因被我们忽略了,这个原因就是“妊娠”,就是怀孕本身。我想告诉您的观点就是早孕期出血是孕期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一个生理现象。的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宫外孕”,“自然流产”会表现为阴道出血。但是正常妊娠也会有阴道出血的时候,反而因为正常妊娠为数众多,阴道出血绝大多数应当见于正常妊娠。不论是宫外孕还是自然流产,孕期出血这种现象的本质问题在子宫内膜上,记住妊娠期出血是你在出血不是孩子在出血。即使有出血但是您除外了宫外孕,胎心又挺好的就无需担心。从月经结束后子宫内膜就处在不停的增殖过程中,排卵后子宫内膜中的螺旋动脉进一步发育。如果没有怀孕,排卵后大概两周这些小血管痉挛缺血坏死,造成子宫内膜连同这些血管一起脱落,月经来潮。假如怀孕了,子宫内膜在胚胎着床后继续不停的增殖,这些血管就变成主要供给养分的途径,血管在大量的增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内膜会同步均匀的出现增殖,但是在增殖过程中有一些小血管破了,部分情况和外力作用有关,或者子宫内膜因为在整体上不均匀发育,出现了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或者因为胚胎周围大量增生的滋养细胞侵蚀,都可能造成子宫内膜血管的损伤出血,这就是早孕期出血的原因。当然这些出血还可能来自宫颈部分的息肉。血虽然是从阴道里出来,但是却可能来自子宫内膜,来自宫颈,来自阴道。就是不会来自胚胎。胚胎哪里有血?子宫内膜出血是孕期出血最主要的来源,母体和胚胎通过子宫内膜建立联系,大量血管的增值,即使有几条血管破了也没有关系。即使在一些异常妊娠的情况下,出血也来自子宫内膜而不是胚胎。胎停育后胚胎排出的过程中,子宫内膜和母体子宫剥离导致的阴道出血应当比孕期正常的阴道出血量比较大,且血里边可能会有白色的蜕膜(即子宫内膜)排出。而正常孕期出血通常量会比较少,时有时无,或稍多。宫外孕同样会有阴道出血,因为胚胎种在了输卵管里空间狭窄,所以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滋养细胞不如在宫腔内产生的丰富。因此滋养细胞产生的HCG增长缓慢,所以对黄体刺激不足,不能产生充足的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产生支持作用,因此会有内膜脱落而表现为阴道出血。但不要以为宫外孕的阴道出血是输卵管部位的出血。宫腔息肉导致的孕期出血,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了子宫内膜上。因为这些息肉就是生长在内膜上的。可能和息肉的机械刺激导致的子宫内膜血管损伤有关系。孕期出血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只不过其中有部分是异常的,但我想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生理的,只是我们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去挖掘那些异常的情况。而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孕期就不应该出血,或许是医生和孕妇都不愿意看到出血而已,看到自己在出血所有人的腿都会软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不希望大家在除外宫外孕后,看到胎心后,激素检查指标也一切正常后还在担心。尤其是家属,应当多给孕妇安慰,而不是比孕妇更担心。孕期出血不能做为一个评估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而早孕期激素和超声检查的普及已经可以除外绝大多数宫外孕的情况,因此没有必要再用早孕期出血这个不灵敏的指标去预测什么。我想大多数人还是在关注“自然流产和阴道出血”的关系。我们假设一下假如胚胎因为自身异常发生了停育(胎停育即是自然流产的一个阶段),可人类还没有发明人流术(准确的说法是清宫术),难道胚胎就永久的残留在宫腔里了?有这种可能,但是大多数是应该能够自然排出来的。在胚胎自然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伴随着内膜的脱落肯定会有出血的,跟来月经的子宫内膜脱落是一个道理。因此注意了:是因为胚胎已经停育,自然流产了才会导致的出血,而不是因为出血了才导致的胎停育或者说自然流产。孕期出血可以是自然流产的果而不是自然流产的因。但是我们在没有超声的情况下看到了什么?阴道出血然后发生了自然流产,因此千百年来无意间形成了出血和自然流产的因果联系。自然流产发生的时间顺序过程是:胚胎停育→子宫内膜脱落和胚胎同时排出→伴发腹痛和阴道出血→自然流产结束假如孕期阴道出血是妊娠的一个常见现象,而出血本身和自然流产没有关系。那么孕期出血后使用了保胎药,那些本来是生理现象的孕妇将继续妊娠,而那些本来已经胎死宫内的患者就不可避免发生自然流产,于是造就了一部分患者保胎成功而另一部分失败的假象。我想许多保胎药可能起到的的作用也仅仅是止血,但是大家知道假如一个人流血了大多数情况下血都会自己止住,所以保胎药的效果被神话了。所以即使一个孕妇孕期出现阴道出血什么药物也没有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将会继续妊娠。假如保胎药有用,我们也是无法准确分辨什么样的情况需要用保胎药什么样的情况不需要用保胎药的,而在保胎药琳琅满目的今天,不得不说保胎药使用的过于广泛了,保胎药的作用被夸大了。教科书中给出“先兆流产”的定义是:孕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是这个概念本身是片面与欠缺的,这显然缺乏逻辑关系。我希望大家不要把阴道出血等视为先兆流产,不要等视为即将流产。爱因斯坦留给后世一句话,如果一个因果关系能够通过逻辑关系推理出来那么这个因果关系就是成立的,如果不能通过逻辑关系推理出来这个因果关系就是不成立的。先兆流产的概念缺乏逻辑性,用因果关系代替逻辑关系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先兆流产无疑默认了胚胎停育是出血造成的,或者胚胎好好的因为大出血把胚胎冲出来了,但是在现代医学面前这个观点是很荒谬的。母体在出血所以胚胎不会缺血死亡的。即使孕期出血和自然流产有关系,那么这个出血也应当和出血量是有关系的。如果连很少的出血也算的话那过去那些我们没有发现过的出血,比如现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并没有出现阴道出血的孕妇,在超声检查时被超声医生告知孕囊周围有暗区,而这些暗区其实是少量出血造成的,那这种情况我们也要保胎吗?以前我们超声不普及,分辨率低,没有看到就忽略了,现在看到了就要处理吗?的确现在有人在这么做了。但是我从没有这样做,我认为这种情况自始就有,只不过现在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了,所以才认为有问题的。而这并不符合教科书中少量阴道出血才是先兆流产的定义。我们应当打破孕期出血即是先兆流产的惯性思维。我想随着人类对妊娠过程认识的深入,教课书中先兆流产的概念会被修改。很多人在谈先兆流产却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先兆流产。我们把孕期出血分为两类,胚胎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出血,和胚胎出现问题时以及非正常妊娠时出现的出血。如果出血不会造成停育的观点成立,那么先兆流产应当特指胚胎停育后母体要将其排出时发生的出血,此时称之为先兆流产。而此时的出血与流产的因果关系也最明确。我们借助超声发现了出血、胚胎停育和先兆流产的逻辑关系,颠覆了人类的传统观念。而我们借助超声发现胚胎停育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清宫。其实我们本来可以借助诊断停育的超声帮助患者进行病因学的分析。自然流产的发生过程: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出现问题→胚胎停育→自然流产开始发生→雌孕激素生理性下降→母体免疫排斥→微血栓形成→子宫内膜包裹着胚胎和母体分离→分离过程中导致阴道出血(先兆流产)→宫口打开胚胎排出过程中伴随着阴道出血和腹痛(难免流产)→胚胎完全排出体外腹痛停止宫口闭合(完全流产)→阴道出血和褐色分泌物停止→自然流产结束如果在胚胎排出过程中胚胎组织没有完全排出而宫口闭合称之为不完全流产或稽留流产。因此胚胎停育≠稽留流产。而属于自然流产没有开始发生的阶段。有些人被孕期褐色分泌物所困扰,之所以为褐色应当属于陈旧性出血,这种情况就是曾经有少量阴道出血聚集在宫腔里,超声可能表现为液性暗区,因为出血量很少,所以没有流出来,而后期因为活动等原因,积血慢慢的流了出来,和分泌物混合流了出来就是褐色分泌物了。因为是很久之前的出血所以血是褐色的,如果是现在的出血,血应当是红色的。所以这种情况既然出血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更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发现了而担心。褐色分泌物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有的人因此而保胎却不见效,褐色分泌物断断续续出现,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之前的出血聚集在宫腔内间断的排出来,之前的出血没有排干净呢自然这种褐色分泌物会断断续续。自然你用的保胎药不会“有效”。既然褐色分泌物代表了孕期的少量出血,这种情况应该是孕期很常见的现象。有的人出现褐色分泌物后期停育了,有的人出现褐色分泌物却平平安安。因此这只是一个孕期常见的合并症状,不要因为之前曾经出现褐色分泌物胚胎停育了,再次怀孕后出现褐色分泌物而过于担心会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孕期粉红色分泌物或者分泌物中有血丝,那就是极少量的出血和白带混合流出来了,这种情况也没有必要太过在意,而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出血来自宫颈,极少量的出血本身意义就是不明确的。有的患者因为孕期出血来找我,询问病史,有的是在家擦地了,有的是抅东西了,我还有一个患者告诉我她在床上跪着画画了,有的是停电了爬楼梯上高层。这些原因都可能外力造成了内膜局部的损伤,造成小血管的破裂出血。这些姿势都是我建议大家尽量避免的。但是因为外力造成的小血管破裂不会造成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我还经历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做试管婴儿的孕妇,因为她内膜不好,所以采用了“人工周期移植冻胚”的方案。这种情况下靠人为的大剂量雌孕激素刺激内膜,在合适的时机将胚胎放入宫腔中。因为没有自然情况下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因此在女性怀孕后需要使用雌孕激素一直用到怀孕12周胎盘功能完全建立后,再停药。这个人在12周之前一直在出血,鲜红色,出血量并不少。当时她很纠结。但是能做的就是一直用药,等待结果,现在宝宝已经健康的出生了。这是个例,不能作为我阐述观点的有效依据。但是我想借这个病例,阐述一下逻辑思维推理。我认为这个孕期出血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为给予的雌孕激素虽然足量,但不如人体自身黄体产生的雌孕激素稳定,因此在内膜增殖过程中肯定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局部小规模内膜的脱落,所以导致的出血,但是这个出血本身和胚胎没有关系,所以最后宝宝健康的出生了。所以终究问题还是出在内膜上,但是即使内膜出现问题,出血量多也不会影响到胚胎。我认为那些最终自然流产病例是因为胚胎已经出现问题影响到内膜才造成的出血,所以这种情况怎么保也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篇2014年8月,发表于医学顶级权威杂志《柳叶刀》中一篇名为“孕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妊娠结果”的文章。文中明确指出“孕期低剂量使用阿司匹林与阴道出血增加有关,但与流产无关;有1~2次流产史的妇女自孕前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与活产或流产无相关性。不推荐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流产。”如果有兴趣这篇文章你可以从“百度学术”引擎中搜到。当然看原文要注册并且付费下载,为了方便大家查阅我把这篇文章主页中,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自然流产之:孕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保胎的妊娠结果》。里边有原文与我的注释。这篇文章虽然是讲使用阿司匹林不增加自然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的,但是另一个方面指出使用阿司匹林增加孕期出血的几率,但是却没有增加自然流产的几率。因此我的推论是孕期出血可以是自然流产的果而不是自然流产的因。我和师妹在探讨这件事情的时候,她说她观察,见老师用某个药物在给孕期出血的女性保胎中使用止血效果非常好。我们自诩给人保胎很“专业”。因为我们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瞧不上许多医生胡乱八糟的用药方案。我们针对反复流产的患者使用黄体酮保胎往往要用到孕12周左右,等待胎盘功能完全建立后再停药。如果不是现在还有许多孕18~24周来我这里进行羊水穿刺孕妇,我就成了“井底之蛙”。在追问这些中孕周的孕妇早孕期是否有出血史时,有相当一部分有过出血史,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早期没有使用药物干预,只是采取了休息。在出血的孕妇中绝大多数使用了药物保胎干预,但这些药物的使用多不规范,或有些仅仅是2~3天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后边自己就停了,或者有些大夫给了点维生素E,或者给了点中成药吃了几天而已。在我看来这些药物应该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的观点依然是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或者没有治疗,宝宝依然发育很好。孕期出血不导致自然流产风险的增加。孕期出血是自然流产的果而不是自然流产的因。也许正因为此,才造就了一个个医生和药物在孕期出血后依然保胎成功的“神话”。但是我在这里提示一点,我所说的孕期出血特指早孕期出血,孕12周之前的出血。而之后的出血有些原因则是胎盘导致的出血,胎盘导致的出血虽然不一定导致自然流产,但是胎盘出血有时会表现为严重的大出血,对母体产生影响而最终不得不放弃胎儿。如果是胎盘出血,因为胎盘本身血流比较丰富,因此往往表现为大量出血。不论你早孕期出血是否用药我都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有时我的一些“自以为的观点”可能给一些孕妇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用药能让你有安全感就用吧。对于有过自然流产史的孕妇我给你们用药保胎,但并不会参考是否有阴道出血。还有那些做试管婴儿的孕妇,移植后该用的药用到了,不要在乎有没有出血,问题可能出在内膜上而已,尤其是人工周期移植冻胚的孕妇,你们自己没有黄体,靠外源性给予雌孕激素的补充内膜自然不如你自己产生的雌孕激素牢靠,如果孩子胎心都有就不要总担心了。希望我这篇文章能给那些早孕期出血的准妈妈带来些许的安慰。给一些年轻医生带来一点新的思维。孕期出血请记住,是孕妇在出血,而不是胚胎或者胎儿在出血,所以出血不会影响到孩子好不好。女人每个月都会有出血,所以孕期少量出血也不会对母体产生影响。妊娠期出血不能预测妊娠结局。
张宁 2018-11-26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出现腰疼问题,医生会有建议:睡硬板床吧!于是有些人就回家撤掉床垫,在床板上铺上一层薄薄的床单就睡……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外科张步升我们也常听到“睡硬床更健康”类似的劝诫,然而,这样“睡硬板床”真能拯救你的腰吗?不,反而更害你!睡硬板床不是睡床板!人体正常脊椎生理结构从侧面看呈一个S形的生理弯曲,如果睡太硬的板床,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时间长了还容易造成劳损,加重腰酸背痛等症状。过硬的床,对身体突起骨头、关节还有一定的影响。睡在过硬的床上,只有头、背、臀、脚跟几个点来承受压强,脊柱会处于僵挺紧张状态,需要腰背肌肉来支撑,睡眠时达不到应该有的放松效果。因此,别再让你认为的“硬板床”损害你的健康了!外国人都睡软床垫?床越软越好?有人又说了,外国人都是睡软床垫,那就是床越软越好了?No!No!No!过于柔软的床,人躺在上面会使脊柱呈弯曲状态,短期会感到腰酸背痛。长期这样,还会造成身体中段下陷,身体上部肌肉松弛,下部肌肉被拉紧,容易造成腰肌和骨质劳损,甚至引发脊椎弯曲或扭曲!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果长时间睡软床,会影响其脊柱的发育,导致驼背、脊柱弯曲变形!所以,很多医生说的建议睡硬板床并不是说直接睡硬板上,而是在床板上要垫3~5厘米的软垫,即上面比较柔软而下面是硬木板的床,这样才符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怎么选择软硬适度的床垫?依据个人体型和轻重选择: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适合中等硬度的床垫,也就是软硬适中的床垫。而体重在60kg-70kg之间的人适合选择稍微“硬”级别床垫,体重超过80kg的人应选择“加硬”床垫。选床垫也有小妙招:选购床垫的时候首先平躺上去,手向颈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间这三处明显弯曲的地方往里平伸,看有没有空隙;再向一侧翻个身,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身体曲线凹陷部位和床垫之间有没有间隙。如果没有,就证明这个床垫与人在睡眠时颈、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线吻合,这样的床垫就可以说是软硬适度。
张步升 2018-11-09阅读量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