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关节疼痛 > 内容

关节疼痛内容

儿童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马...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对身体健康的深远影响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其对孩子们身体健康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日益凸显。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的临床案例,深入剖析儿童肥胖可能导致的各种健康危害,并结合科学理论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临床案例研究: 让我们关注一位10岁的男孩小强,他的体重远超过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经医疗机构诊断为重度肥胖症。小强不仅体型明显偏胖,还表现出体力下降、呼吸不畅和关节疼痛等症状。经过一系列详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发现,他同时还伴有轻度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这些都是由肥胖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表现。 儿童肥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心血管系统的潜在风险:如同小强这样患有肥胖症的儿童,由于长期存在血压偏高、血脂紊乱等情况,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长远来看,极大地增加了他们患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的风险。 2. 呼吸功能受限及睡眠障碍:过重的身体质量会加大肺部和呼吸道的压力,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问题的发生。 3. 骨骼肌肉系统的长期损害:过度的体重负荷可能加速骨骼关节的老化,增加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疾病的患病几率,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内分泌代谢平衡失调:肥胖可能导致体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加大未来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可能干扰生长激素及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过渡产生不良影响。 5. 心理健康的潜在压力:肥胖儿童往往会遭受同伴的歧视和排斥,这很可能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损,出现自卑情绪,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针对小强的情况,医生为其制定了包括饮食结构优化、规律适度运动、行为干预疗法以及必要时的药物辅助治疗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下,小强成功减轻了部分体重,相关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综上所述,儿童肥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深远而广泛,需要我们从源头抓起,注重营养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并合理管理儿童体重。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倡导均衡膳食与积极锻炼的理念,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肥胖带来的各种健康风险。

生长发育 2024-03-22阅读量1867

打工人,警惕“鼠...

病请描述:现在的白领,工作中每天使用电脑的频率非常高,况且公司配备的键盘、鼠标经常是最普通的款式,缺乏对手部、腕部人体工程学的支持,长期不良姿势给手腕带来的隐患——“鼠标手”。 什么是“鼠标手”? “鼠标手”通常是指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由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挤压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来看看正中神经的走形,你大概就能了解一二了! 正中神经行走在腕关节的一根管道中,可以把腕部的神经、动脉、静脉、肌腱想象成一堆乱七八糟的电线,而这根管道就是为了将这堆“电线”捆起来,让其井井有条的。这根管道由坚韧的韧带组成,如上图白色的部位就是,黄色的就是我们手腕部的正中神经。 当患者腕部反复受到压迫,局部组织、血管水肿将压迫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正中神经支配区产生疼痛、感觉异常及无力等不适。 “鼠标手”症状 “鼠标手”会导致正中神经支配区(下图中粉区域)疼痛或感觉异常。腕、指各关节在活动时,如某一动作反复的次数较多,可能会造成相应肌腱与腱鞘之间产生磨擦,引起疼痛,其疼痛常于夜间加重,并可能痛醒。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可能局限在腕部,也可能累及全手。症状时常向近端放射至前臂,有时会放射到肘部以上,直至肩部,但一般不累及颈部。 如何初步自查和明确诊断“鼠标手”? 1. 将自己手腕屈腕一分钟左右或手指叩击腕部,拇指、食指及中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 2. 指压试验:在腕部正中神经卡压点用指压迫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3. 伸腕试验:维持腕部过伸的动作,很快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如果以上3个自查项目有阳性的,建议及时就医。 临床查体中,Phalen试验和Tinel征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常用方法👇 Phalen试验 Tinel征 Phalen试验:患者保持屈肘,双侧手背相对,促使腕关节过屈。或是患者在腕关节水平完全屈曲手部,并完全伸展肘关节,以牵拉正中神经。保持屈曲位1分钟。 Tinel征 :在腕管上方或紧邻腕管近端的正中神经路径上有力叩击。 关节镜检查是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可以了解腕管内的病理改变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以在镜下做腕管松解术。 就医建议 一是如果出现了两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麻与冷。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神经、血管已经受到压迫或造成损害。 二是如果症状在逐渐加重,表现为程度上的加重以及发生时间的提前。 三是症状持续存在,不因为姿势的改变而缓解。 如果你的“鼠标手”已经出现了以上三种情况,那说明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来协助缓解症状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症状不仅仅局限在手部时,比如还伴随颈部疼痛、头晕、头痛等,那很有可能手部的症状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造成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鼠标手”治疗方法 1、夹板/支具:使用腕夹板、腕部支具等外固定支具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所谓的中立位是指手腕既不翘起来,也不弯曲,保持管道处于最大的一个位置上。通过腕关节中立位制动和固定,减少因活动引起的炎症。 3D打印腕部固定支具 2、药物治疗:可以口服营养神经及止痛药物,也可以外用膏药,以及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 3、腕管封闭治疗:局部痛点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倍他米松)+利多卡因痛点局部封闭,利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控制症状。 4、物理治疗:理疗师通过腕骨活动术、神经滑动和肌腱滑动训练等技术辅助或指导患者锻炼,帮助缓解腕管综合征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症状呈中度或重度且电诊断检查发现正中神经重度损伤(去神经支配或轴突丧失),或症状未在保守治疗后缓解,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技术有开放性腕管松解术、内镜下腕管松解术、超声引导下微创腕管松解术,通过手术松解腕横韧带,实现腕管内减压。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处理

王金武 2024-03-21阅读量172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要不要吃止痛...

病请描述:   膝关节痛是由关节老化或者运动过量超过关节负荷导致的疾病,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膝关节周围肌肉拉伤等都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膝痛最常见的原因。如果您不幸得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要排斥药物治疗,适当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还是对您有很大的帮助的。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通俗的来讲,膝关节就像汽车轮胎一样,如果保养不好的话,就会磨损,时间久了功能肯定会受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疾病进展缓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逐渐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等问题,膝关节功能受到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我国中老年人症状性膝关节炎的累计发病率为8.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往往累及关节软骨或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关节腔里会出现游离体或者骨赘,这时的关节就像卡了沙子的滑轮一样,久而久之,会出现疼痛、关节卡顿感等各种问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分为原发性膝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膝关节骨性炎的病因尚未探明,目前认为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缓慢进展的病理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等多种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年龄是发生膝关节骨性炎主要高危因素,可能与老化有关,老年人的机体处于不断退化的过程中;其他常见的因素包括有外伤史、超重、家族遗传、炎症刺激、代谢异常等; 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在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明显增加,可能雌激素激素分泌有关;骨质疏松病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因此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增高。而继发性膝关节骨性炎主要由外伤导致,多见于青壮年患者。膝关节骨性炎根据病情可以为4期:初期,偶发膝关节痛,活动不受影响;早期,经常出现膝关节痛,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中期,经常出现膝关节严重疼痛,日常活动因疼痛受限;晚期,膝关节疼痛非常严重,日常活动严重受限。专家共识根据膝关节骨性炎分期相应提出四级阶梯方案: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性治疗和重建性治疗,其中基础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在膝关节炎的整个病程期间都可以实施。 当您得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要不要口服止疼药物治疗?实际上药物治疗是膝关节炎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分为局部药物治疗、全身镇痛药和关节腔镇痛药。 (1)局部药物治疗:可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的乳胶剂、膏剂、贴剂和擦剂等局部外用药,比如氟比洛芬贴剂、洛索洛芬贴剂等。这些局部治疗的药物可以有效减轻轻中度关节疼痛,且不良反应轻微,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 (2)全身镇痛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 (3)关节腔药物注射:目前临床常见的有注射透明质酸钠、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等。 目前,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等。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他们的作用机制及常见药物类型: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最常用的止痛药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环氧化酶,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参与了发热、疼痛和局部炎症的发生。所以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缓解疼痛和抗炎的效果。非甾体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非甾体止痛药的种类较多,其中一些常见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塞来昔布等。比如,艾瑞昔布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的环氧合酶-2生成来发挥镇痛、抗炎作用,用药方法为口服,一般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0.1g,每日两次,疗程8周,同时需注意,多疗程积累用药时间暂限定为≤24周。这些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因此,在使用非甾体止痛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二、关节软骨保护剂则可以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延缓病情的发展。部分药物如维骨力、硫酸软骨素可参与关节软骨代谢,减缓软骨退变。 三、抗生素则是在细菌感染等特殊情况下使用:很多膝关节炎患者问医生为什么不给他们开抗生素,实际上抗生素往往是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特殊情况下,外伤或者手术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的膝关节炎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防止炎症扩散和关节破坏。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检查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的细菌种类来决定,一般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当出现膝关节疼痛且休息后不能缓解时,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遵医嘱服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造成的膝关节功能受限等问题。但是,止痛药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药物只能暂时减缓疼痛,不能彻底治好关节疼痛。而且一味服用药物止痛可能掩盖病情,疼痛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它在提醒我们不要过度使用膝关节,要适当休息来保护膝关节。如果服用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及时找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程千 2024-03-20阅读量1588

聊一聊儿童扁平足-滕蓓蓓

病请描述:聊一聊儿童扁平足 儿童扁平足是一种家长经常会发现的足部问题,它通常是指儿童的足弓没有正常发育,从而使脚底板完全或部分着地。儿童扁平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生理性扁平足和病理性扁平足。生理性扁平足指的是由于儿童足部骨骼和关节的柔韧性导致足弓未能正常形成,而病理性扁平足则是指由于足部骨骼和关节的异常导致的足弓塌陷。 在临床上,儿童扁平足的诊断通常在4岁左右,因为4岁之前的小朋友足弓会被厚厚的脂肪层覆盖,从会形成假扁平足的现象。而4岁后的儿童,足弓慢慢形成,但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扁平足情况比较容易出现,但是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在此,浅提一下,对于儿童扁平足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任何医疗干预的,因为生理性扁平足大多在6-8岁时消失,这个时候,骨和关节不再容易变形,足弓也有所发育。只有大约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扁平足小朋友到成年时仍然是扁平足。因此,对于幼儿来讲,只要骨和关节仍然可以变形,就没有必要感到担忧,也没有进行治疗的必要。 有一个很好的案例,有一个6岁左右的小男孩,他在玩耍时感觉到了足部过度疼痛,家长就带他到医院进行初步检查,发现他是个扁平足,主要是因为足部骨骼和关节的柔韧性导致足弓未能正常形成,最终诊断其为生理性扁平足。而这种类型的扁平足通常会随着小朋友的逐渐长大而自然消失,因此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若家长实在担心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可以考虑给小朋友穿合适的鞋子,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度,千万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与督促小朋友进行一些足部的锻炼,比如足部拉伸、力量训练等等,从而达到减轻扁平足症状的目的。 总之,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足部健康,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生理性扁平足,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足弓会自然发育至正常。但是对于病理性扁平足,治疗可能会更加复杂化,比如需要使用矫形鞋、支具或手术等方法来矫正足部的异常形态。所以,关注儿童足部健康,从你我做起。

生长发育 2024-03-19阅读量1630

儿童扁平足:了解与关注-孙弢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了解与关注   儿童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影响着许多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本文将介绍儿童扁平足的定义、症状、影响、原因和诊断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 第一节: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指足弓的高度减少或消失,使得足部在站立时接触地面的面积增大。正常情况下,足弓的存在有助于吸收冲击力、提供稳定性和平衡。然而,儿童扁平足意味着足部的足弓发育不完全或不正常。 第二节:儿童扁平足的症状和特征 儿童扁平足的症状和特征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 足部疲劳:孩子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感到足部疲劳和不适。 2. 足底疼痛:足弓的缺失或减少可能导致足底疼痛,尤其是在活动后或长时间站立后。 3. 足部变形: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的外观变形,如足部变宽或扁平。 4. 足踝关节问题:扁平足可能导致足踝关节的不稳定性,增加受伤的风险。 5. 步态异常:某些孩子可能表现出步态异常,如脚内翻或脚外翻。 第三节:扁平足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儿童扁平足可能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 1. 运动能力受限:孩子可能在进行某些活动时感到不适或困难,如跑步、跳跃或参加体育运动。 2. 足部疼痛:足底疼痛可能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和时间。 3. 足部变形:足部的变形可能影响孩子的鞋子选择和穿着舒适度。 4. 心理影响:孩子可能因为足部外观的不同而感到自卑或焦虑。 第四节:儿童扁平足的原因 儿童扁平足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扁平足的成员可能会增加孩子患扁平足的风险。 2. 肌肉和韧带问题:肌肉和韧带的发育问题可能导致足弓发育不良。 3. 先天性问题:某些先天性疾病或畸形可能导致儿童扁平足。 4. 足部受伤:足部受伤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足弓的损伤和扁平足的发展。 第五节:如何诊断儿童扁平足? 儿童扁平足的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1. 临床观察:医生会观察孩子的足部外观和步态,以评估足弓的形态和功能。 2. 足部压力分析:通过使用压力板或其他测量工具,医生可以评估孩子的足部压力分布,以了解足弓的情况。 3. X射线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X射线检查,以评估足骨和关节的结构。 儿童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足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建议。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足部健康和活动能力。

生长发育 2024-03-18阅读量2040

除了下蹲与下跪,还有哪些动作...

病请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骨骼质量都逐渐下降,使得日常活动中的一些动作如下蹲和下跪风险增加。本文旨在提示这些动作对老年人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帮助指导老年人进行更安全的日常活动。 1、下跪:下跪时,膝关节需要承受体重的2至8倍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在一项针对600名参与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每周中6天中或有更多次下跪活动的人,其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下跪时膝关节的过度弯曲可能会导致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及炎症,引起疼痛和肿胀。对于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人来说,下跪动作可能加重症状,影响关节功能。 2、下蹲: 下蹲动作对膝关节造成较大压力,尤其是对于髌股关节的影响。在一项对45名健康女性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下蹲时髌股关节的负荷显著增加,尤其是当膝盖超过脚尖时,这种负荷可能导致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发生。此外,下蹲时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如大腿肌肉力量下降,也可能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增加关节损伤的风险。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下蹲动作与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当个体的膝伸展力量较弱时。     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应尽量避免频繁的下蹲和下跪动作,以减少膝关节的负担和损伤风险。由于骨骼和关节的退行性变化,老年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能下降,除了下蹲和下跪还有一些动作或活动可能对他们的关节造成潜在风险。以下是一些对老年人关节可能构成风险的动作:     深蹲:除了前文提到的下蹲,深蹲动作尤其对膝关节施加较大压力,可能导致关节过度磨损和损伤。     举重物:举起重物时,尤其是在没有适当技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腰部、肩部和膝关节造成过度负担。     长距离跑步:长期跑步可能对髋关节和膝关节产生冲击,导致关节软骨退化。     跳跃运动:跳跃、篮球、排球等运动会产生显著的冲击力,可能加速关节的磨损。     上下楼梯运动:频繁上下楼梯对膝关节和踝关节施加额外压力,可能增加受伤风险。     突然的运动方向变换:如网球、羽毛球等运动中快速改变方向可能对膝关节和踝关节造成扭伤。     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下肢关节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高强度运动:老年人参与高强度训练可能对关节造成过度压力。     为了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老年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选择低冲击、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和太极。同时,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也有助于保护关节。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之前,应该咨询专业人员(医生、治疗师)的建议,确保运动方式和强度适合他们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Haj-Mirzaian, A.; Mohajer, B.; Guermazi, A.; et al. Kneeling as a risk factor of patellofemoral joint cartilage damage worsen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n the Osteoarthritis Initiative. Eur Radiol. 2020; 29: 5163-5170. 2. Pereira, P.M.; Baptista, J.S.; Conceição, F.; et al.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Risk Associated with Squat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 9241. 3. Lankhorst, N.E.; Bierma-Zeinstra, S.M.A.; Van Middelkoop, M. Risk factors for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2; 42: 81-94. 4. Rytter, S.; Jensen, L.K.; Bonde, J.P. Occupational kneeling and radiographic tibiofemoral and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J Occup Med Toxicol. 2009; 4: 19. 5. Cooper, C., McAlindon, T., Coggon, D., Egger, P., Dieppe, P. Occupational activity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nn Rheum Dis. 1994; 53: 90-93. 6. Escamilla, R.F.; Zheng, N.; MacLeod, T.D.; et al. Patellofemoral compressive force and stress during the forward and side lunges with and without a stride. Clin. Biomech. 2008; 23: 1026-1037. 7. Boling, M.C.; Padua, D.A.; Marshall, S.W.; et al.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biomechanical risk factors for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the Joint Undertaking to Monitor and Prevent ACL Injury (JUMP-ACL) cohort. Am J Sports Med. 2009; 37: 2108-2116.  

庞坚 2024-03-15阅读量1189

生长激素治疗中关节疼痛的原因...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治疗中关节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关节疼痛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虽然生长激素对于促进生长、增加肌肉质量、减少脂肪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益处,但有时候也会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包括关节疼痛。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生长激素治疗的基本原理。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长激素治疗通常用于那些由于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身材矮小的儿童或青少年。通过补充外源性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从而增加身高。 尽管生长激素治疗在促进生长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有时候也会伴随一些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 水肿和压力增加: 生长激素治疗可能导致体液潴留和水肿,这可能会对关节产生额外的压力,引起疼痛。 骨骼生长过快: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骨骼生长,但有时候骨骼的生长速度可能会超过肌肉和韧带的适应速度,这可能导致关节不稳定和疼痛。 肌肉不平衡: 生长激素促进肌肉的生长,但如果某些肌肉发展速度过快,而其他肌肉没有跟上,可能会导致关节的不平衡负担,从而引起疼痛。 炎症反应: 有些患者可能会对生长激素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关节炎症和疼痛。 如果在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出现关节疼痛,应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并确保症状不会进一步恶化。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处理方法: 休息和减轻负荷: 如果关节疼痛是由于过度使用或压力增加而导致的,那么休息和减轻身体负荷可能会有所帮助。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物提起,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 冷热敷: 使用冷敷或热敷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疼痛。冷敷可以缓解炎症和肿胀,而热敷可以放松肌肉并提高血液循环。 药物治疗: 如果关节疼痛严重,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牵引等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调整生长激素剂量: 如果关节疼痛是由于生长激素剂量过大而导致的副作用,那么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调整治疗方案。 咨询医生: 如果关节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可以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总的来说,尽管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但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和医生的指导,大多数患者仍然可以从中获益,而关节疼痛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任何不适症状。

生长发育 2024-03-11阅读量2032

老年人发现“半月...

病请描述:   门诊常遇上这样的情形,中老年朋友带着核磁共振(MR)报告还没坐下就焦虑的问:“医生,我有半月板损伤能不能不做手术?”或是“我有半月板损伤能治愈吗?” 而经过详细的问诊与查体,却并没有发现半月板相关的症状与体征。其中大多数病例属于退行性半月板损伤(degenerative meniscus lesions)。 为了缓解很多老年朋友的疑问,特意整理了相关知识与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1. 什么是退行性半月板损伤? 退行性半月板损伤(DMLs)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病变,通常涉及中年或老年人的半月板水平撕裂。这种损伤在普通人群中较为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上升。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通常与关节软骨的退化变化有关。在MRI上,这种损伤通常表现为半月板内的线性信号。退行性半月板损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衰老或退行性过程。   2. 退行性半月板损伤与创伤性半月板撕裂 退行性半月板损伤与创伤性半月板撕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发病机制。退行性半月板损伤通常没有明显的急性创伤史,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相比之下,创伤性撕裂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于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半月板,导致急性损伤。此外,退行性损伤往往与年龄相关的关节退变有关,而创伤性撕裂则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其是在运动或意外事故中。   3. 退化性半月板损伤的患病率是多少? 根据文献,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在50至59岁的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5%;在60至69岁的人群中,患病率约为35%;在70至79岁的人群中,患病率约为45%。在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可能高达75%至95%。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患病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4. 退化性半月板损伤有症状吗? 尽管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在影像学上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症状。有证据表明,即使在被认为是不稳定的退行性半月板损伤中,疼痛也可能不是直接由损伤引起的。在某些情况下,半月板撕裂的部分可能会因为移位而导致膝关节症状,但这种关联并不明确。因此,在得出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是患者膝部症状直接原因的结论之前,应谨慎行事。   5. 膝关节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预后怎么样?能治愈吗? 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一些患者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获得症状缓解。然而,对于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可以完全治愈,治疗的目标通常是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并减缓疾病进展。   6. 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必须手术治疗吗? 根据欧洲运动创伤、膝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学会(ESSKA)发布的共识,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APM)不应作为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一线治疗。手术治疗应在经过标准化的临床和放射学评估后,且非手术治疗反应不佳时才考虑。   7. 什么时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时机应在非手术治疗失败后,即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时考虑。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机械症状,如活动范围受限、日常关节卡顿或关节锁定超过2秒,且持续时间超过1周,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对于患有严重骨关节炎的患者,不建议进行APM手术,除非患者症状严重。在考虑手术治疗时,应充分告知患者成功的可能性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Beaufils P, Hulet C, Dhénain M, Nizard R, Nourissat G, Pujol 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eniscal lesions and isolated lesions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f the knee in adults. Orthop and Trauma Surg Res 2009; 95:437–442. 2. Englund M, Guermazi A, Gale D, Hunter DJ, Aliabadi P, Clancy M, Felson DT. Incidental meniscal findings on knee MRI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rsons. N Engl J Med 2008; 359:1108–1115. 3. Gauffin H, Tagesson S, Meunier A, Magnusson H, Kvist J. Knee arthroscopic surgery is beneficial to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meniscal symptoms: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ingle-blinded study.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4; 22:1808–1816. 4. Herrlin SV, Wange PO, Lapidus G, Hållander M, Werner S, Weidenhielm L. Is arthroscopic surgery beneficial in treating non-traumatic, degenerative medial meniscal tears? A five year follow-up.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13; 21:358–364. 5. Moseley JB, O’Malley K, Petersen NJ, Menke TJ, Brody BA, Kuykendall DH, Hollingsworth JC, Ashton CM, Wray NP. A controlled trial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N Engl J Med 2002; 347:81–88. 6. Sihvonen R, Paavola M, Malmivaara A et al. Arthroscopic partial meniscectomy versus sham surgery for a degenerative meniscal tear. N Engl J Med 2013; 369:2515–2524. 7. Thorlund JB, Hare KB, Lohmander LS. Large increase in arthroscopic meniscus surgery in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opulation in Denmark from 2000 to 2011. Acta Orthop 2014; 85:287–292. 8. Yim J-H, Seon J-K, Song E-K, Choi J-I, Kim M-C, Lee K-B, Seo H-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niscectomy 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degenerative horizontal tears of the medial meniscus. Am J Sports Med 2013; 41:1565–1570.

庞坚 2024-03-11阅读量1784

什么是生长激素-赵亚茹

病请描述:什么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也称生长激素素、生长抑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并控制多种生理过程。它主要作用于骨骼和软组织,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代谢过程。在儿童时期,生长激素对促进骨骼生长和全身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身高的增长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生长激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增加骨骼长度,并通过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此外,生长激素还能调节葡萄糖代谢,维持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平衡。因此,可以说,生长激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甚至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而生长激素过多则可能导致巨人症等疾病,出现骨骼异常生长、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因此,保持生长激素水平的平衡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生长激素治疗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当儿童出现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生长迟缓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合成的生长激素来进行治疗。通过注射合成生长激素,可以帮助患儿实现更好的生长发育,并改善生长迟缓的情况。此外,对于成年人来说,生长激素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特定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比如垂体功能减退症。而在一些罕见的遗传性异常生长症状中,生长激素治疗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生长激素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人类生长激素注射剂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人类生长激素注射剂是一种合成的生长激素,可以直接替代自身生长激素的作用,从而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则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激素,能够模拟生长激素的作用,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发育。 然而,尽管生长激素治疗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长期大剂量使用合成的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骨骺闭合过早,进而影响成年身高;另外,也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糖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生长激素治疗时,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生长激素治疗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需要患儿家长和医生共同关注。此外,随着生长激素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以确保患儿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潜在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生长激素治疗时,家长和医生需要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利与弊,共同制定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生长发育 2024-03-10阅读量2186

圆肩、驼背、探颈?困扰你的可...

病请描述:你是否经常在电脑前长时工作?或者一直低着头玩手机? 你是否经常感到颈肩酸痛,有时候觉得背部好像被无形的重物压着? 你是否因为自己体态不够挺拔,常常圆肩驼背而苦恼? 这些症状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你可能正面临着一种名为上交叉综合征的体态问题。 Part 01.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  UCS 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最早由捷克康复学家弗拉迪米尔·杨达教授提出,杨达教授强调对抗性肌肉的力学失衡对组织慢性炎症的作用,这些慢性炎症会引起体态改变、局部疼痛等症状。 上交叉综合征描述了身体前后侧肌肉力量不均衡而出现的一种体态,具体表现为斜方肌的中上部、肩胛提肌与胸廓肌群过度紧张,而斜方肌中下部和颈部深肌群无力,两组过度紧张和无力的肌群形成了一种交叉的关系,因此得名“上交叉综合征”。 Part 02. 上交叉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UCS 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首先会出现头部前倾(探颈)、颈椎和胸椎曲度变化(驼背),肩部抬高及肩胛骨前倾(圆肩)等姿势变化。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颈椎关节紊乱而出现肩颈部疼痛、手部麻木,甚至因为颈椎血供的改变出现头晕、偏头痛、耳鸣,因为含胸驼背使得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吸不畅。 Part 03. 为什么会患上交叉综合征?  UCS 首先,长期以错误的姿势伏案工作、低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是如今青年群体出现此症状的首要原因。 其次,对于部分健身爱好者,在训练过程中过分锻炼胸肌,忽略了背部肌肉,导致了胸背部肌肉力量的失衡。 另外,对于老年人群,因为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改变,也会出现驼背探颈的症状。 最后,还有部分青春期的女性,在胸部快速发育阶段,因不能正视第二性征的出现,刻意做出身体前倾、弓背等动作以掩饰身体发育,长期错误的姿势也会引起上交叉综合征。 Part 04. 自查一下你是否有UCS吧  UCS 保持靠墙站立位,尽可能贴近墙壁,然后从侧面观察:如果你的耳垂和肩峰不在同一条垂线上,若你同时有头颈前倾、圆肩驼背的体态,或者出现了颈后方、肩背部肌肉疼痛僵硬的症状,那么你很有可能是患有了上交叉综合征。 Part 05. 怎样避免或改善UCS呢?  UCS |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① 伏案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姿应保持背部挺直,抬头挺胸,下颌微收,双腿并拢,自然屈曲,双脚距离约与肩同宽。尽量选用有靠背的座椅,腰部紧贴于椅背上,适当抬高电脑的高度,使电脑屏幕与目光直视时高度大致相当。 ② 使用人体工学座椅:人体工学椅的背部和腰部支撑系统能够贴合人体曲线,且通常具有可调节的椅背、椅座和扶手,可以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型和习惯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坐姿更为舒适自然。 ③ 使用姿势辅助矫形器:姿势辅助矫形器能够通过施加适当的压力,帮助我们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态。因为体态问题有较大的人际差异,矫形器的选择及佩戴方式还需咨询专业医生及工程师。 |进行肌肉拉伸放松及力量训练| 适当的训练可以改善胸部和背部肌肉的力学平衡,帮助我们加强肩颈部关节的稳定性。 一方面,我们可以拉伸放松紧张的肌肉: ① 斜方肌上部拉伸:头部靠向左侧,面部向右侧转动45°,左手放在后脑勺右侧,轻轻将头部向左侧牵拉,感受到右侧肩颈部肌肉有牵拉感,左侧肌肉牵拉方法同理。 ② 胸部肌群拉伸:站姿双手抓住两侧门框,或面朝墙壁一个角落站立,双臂展开与躯干垂直,躯干慢慢靠近墙角,感受到双侧胸肌牵伸感,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脚步要随躯干移动,保持躯干与地面垂直。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薄弱肌肉的力量训练: ③ 颈深肌群力量训练:仰卧于床上,屈髋屈膝放松胸腹部,收缩下颌,做挤出双下巴的动作,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颈部前方的肌肉在收缩。 ④ 肩背部肌肉力量训练——YTWL练习:YTWL练习是一组通过模拟英文字母Y、T、W、L的姿势来进行肌肉锻炼的方法,可以在站立或俯卧姿势下进行训练。 Y字型动作:双臂向上伸直,然后向两侧打开,形成一个Y的形状; T字型动作:双臂向两侧伸直,与身体形成一个T的形状,肩胛骨要向后靠拢; W字型动作:双臂向下伸直,然后向两侧打开,同时向上弯曲手肘,形成一个W的形状; L字型动作:肩胛骨向内收紧,肘关节屈曲90°,双手同时上抬,手臂形成L的形状。这些动作可以锻炼菱形肌和斜方肌下部的肌肉力量。 具体的训练强度及频率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调整,训练时尽量保持动作缓慢,姿势标准到位。 Part 06. 3D打印个性化颈椎枕辅助治疗上交叉综合征  UCS 如果你已经有上交叉综合征,或表现有颈肩疼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颈椎病问题,可以使用3D打印颈椎枕来矫正颈椎生理曲度、缓解颈椎不适。 戴尅戎院士、王金武主任医师团队针对存在颈椎曲度异常及肌群痉挛或挛缩的早期颈椎病患者,创新性应用基于计算机辅助下数字化设计的个性化3D打印颈椎矫治枕来调整颈椎曲度,以实现早期颈椎病的精准治疗。通过对颈部进行光学扫描与颈椎侧位X光检查,测量异常颈椎曲度,由医生、矫形器师、工程师结合患者的情况设计制作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分阶段矫正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善颈椎周围肌群痉挛。 A 患者颈椎曲度变直 B 使用颈椎枕治疗一段时间后颈椎曲度改善 *图中数字为Borden值,正常范围12±5mm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群受到了上交叉综合征的困扰,如果你出现了上交叉综合征,一定要及时改善生活习惯,辅以积极的锻炼加以纠正,症状严重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处理

王金武 2024-03-06阅读量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