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孕期便秘 > 内容

孕期便秘内容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藏在&ld...

病请描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藏在“懒洋洋”背后的健康隐患——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指南 大家好,我是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年来,我做过上万台手术,也通过线上平台解答了超10万人次的疑问。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沉默的杀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它看似温和,却能悄悄影响全身健康,尤其是女性朋友们更需警惕! 一、甲减:你的身体为何“电力不足”?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甲状腺就是负责“发电”的核心部件。甲减即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全身代谢“降速”。 常见症状自查清单(快看看你中了几条?): 总觉得累,睡不醒,记忆力像“断片” 怕冷,夏天也要盖厚被子 体重莫名增加,减肥像“登天” 皮肤干燥、脱发,甚至眉毛变稀疏 便秘、月经紊乱、怀孕困难 ⚠️ 高危人群注意: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做过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 长期服用含锂、胺碘酮等药物 孕期或计划怀孕的女性 二、诊断甲减:抽一管血就能“破案” 许多患者问我:“费主任,我该做什么检查?”其实关键就两步: 抽血查甲功:重点看TSH(促甲状腺激素)和FT4(游离甲状腺素)。 TSH升高+FT4降低=原发性甲减(最常见) TSH正常/降低+FT4降低=中枢性甲减(需排查脑垂体问题) 病因探究:如抗体检测发现TPOAb(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氏病),另外还要询问家族史和手术史等。 💡 小贴士: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无需空腹 孕期TSH参考值更低,需用“妊娠专用标准” 三、左甲状腺素:甲减患者的“生命燃料” 治疗甲减的核心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左甲状腺素是首选药物。但如何吃对药?记住这10个细节: ⚠️ 警告: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昏迷(死亡率高达20%!) 过量服用会引发心慌、手抖等“药物性甲亢” 四、特殊人群:孕妇、老人用药需谨慎 1. 孕期甲减: 危害: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影响胎儿智商! 治疗:孕前TSH需<2.5mIU/L,发现怀孕立即复查并调整药量。 安心提示:左甲状腺素与人体自身激素相同,孕期哺乳期均可安全使用。 2. 老年甲减: 用药原则:起始剂量从12.5μg开始,缓慢加量,警惕心绞痛等副作用。 监测重点:每4~6周查TSH,避免过度治疗导致骨质疏松。 五、生活管理:这些小习惯让疗效翻倍 饮食:适量补碘(如加碘盐),但避免海带、紫菜过量(反而抑制甲状腺功能)。 运动:选择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消耗。 情绪:甲减易导致抑郁,多晒太阳、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调节心情。 费主任的心里话 甲减就像一辆逐渐熄火的车,及时“加油”才能重新上路。作为医生,我最痛心的是看到患者因擅自停药或听信偏方而病情加重。请记住: 确诊甲减后,90%患者需终身服药,但规范治疗不影响寿命! 每3~6个月复查甲功,动态调整药量。 遇到药物品牌更换、剂量困惑,务必咨询医生,勿自行决定。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愿每位读者都能做自己的“甲状腺守护者”。如有疑问,欢迎到我的线上诊室咨询——科学治病,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治疗共识 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甲状腺MDT中心临床数据 (本文作者: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费健 2025-04-15阅读量165

巨结肠不再是谜!权威科普,带...

病请描述:巨结肠是种什么疾病? 临床上巨结肠包括两类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和成人型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为1/5000活产儿,男女比例约为4:1。HSCR最常见的症状是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 临床表现 不排胎粪或胎粪排出延迟:94%~98%的患儿生后24小时内未能排出胎粪,约72%需通过塞肛、洗肠等方式促进排便。 腹胀:约占87%,腹部逐渐膨隆,呈蛙形,腹壁静脉怒张,有时可见肠形及肠蠕动波。 呕吐:随梗阻程度加重而逐渐明显,甚至吐出胆汁或粪便样物。 肠梗阻:多为低位、不完全性,但随便秘加重和排便等保守治疗的失败,可发展成为完全性肠梗阻,需立即行肠造瘘术。 肛门指检:可排除直肠肛门畸形,手指常感肠管紧缩,拔除后有大量粪便和气体呈"爆炸样"排出,腹胀可好转。 并发症:反复出现低位肠梗阻,患儿易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差等症状,常继发感染如肠炎、肺炎、败血症甚至肠穿孔等。 辅助检查 1.腹部立位X光片:观察远端结肠无充气,近端小肠明显膨胀。 2.钡剂灌肠:显示肠道远端狭窄和近端扩张,狭窄区域常见于肛门末端和乙状结肠。 3.结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对病变肠段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适用于超短段型或病情较轻的患儿,包括定时使用等渗盐水肠道冲洗、扩张肛门、使用甘油栓或缓泻药等。 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肠段的位置和长度而定,可能包括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造瘘术等。 成人型巨结肠 成人型巨结肠的病因于先天性巨结肠类似,但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患者至成年后才因症状明显就诊确诊,以腹胀及慢性难治性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累及肠管范围不等,多起自肛管向上发展,通常延伸至乙状结肠远端,亦可延伸至乙状结肠以上,甚至达横结肠或全结肠,病变近端肠管扩张、肠壁肥厚。有较严重的便秘症状,每5~7 d或更长时间才排便1次,患者多有腹胀等不适。钡剂灌肠是临床诊断巨结肠的主要辅助影像学检查,可示结肠冗长,其他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他检查方法包括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结肠动力学检查、盆底功能检查、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检查。 如何预防 先天性巨结肠由基因突变导致,通常无法预防,但孕期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其他并发症风险;继发性巨结肠多因疾病或不良习惯所致,可通过合理饮食、定时排便、治疗原发病等措施预防。 巨结肠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肠道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傅传刚 2024-08-09阅读量2258

得了桥本甲状腺炎,怎么办?

病请描述:     随着体检项目中甲状腺相关检查的普及,许多人被查出了一种“没感觉”但“名字有点吓人”的病——桥本甲状腺炎。不少人表示,自己身体挺好的,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这是甲状腺癌早期吗?      01    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炎,属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一种。桥本甲状腺炎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如碘摄入过多、应激状态、放射暴露等)诱发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年龄为30-50岁,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自身免疫紊乱的原因,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液中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但抗体的产生以及水平变化并不能反映出桥本甲状腺炎的疾病活动程度,抗体的升高也并不代表桥本甲状腺炎未被控制。 02    桥本甲状腺炎的危害      桥本甲状腺炎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甲状腺毒症期(俗称甲亢期)、稳定期、甲减期。 甲状腺毒症期      由于甲状腺的破坏,导致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表现出怕热、心悸、手抖、体重下降等典型的甲亢症状。 甲减期      随着炎症对于甲状腺组织的破坏,后续患者可以逐渐发展出现甲减,常出现怕冷、嗜睡、便秘、体重增加等。 稳定期      大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为稳定期,无明显不适症状,仅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升高。此外一部分的桥本甲状腺炎还会导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明显肿大可压迫气管、食管,导致呼吸不畅、吞咽困难等。 03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甲状腺功能正常、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每半年至一年前往内分泌科随访。如果出现甲亢或甲减,可以前往内分泌科进行药物治疗。如果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或伴有压迫症状的甲状腺肿大或良性肿瘤,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04    桥本甲状腺炎日常保健 正常碘摄入      避免高碘饮食,如避免进食大量海带、紫菜、海虾等。保持正常碘摄入,碘过量或碘不足对甲状腺都会有影响,碘过量会加重桥本甲状腺炎的进展,碘不足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适量补充硒元素、维生素D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硒元素缺乏、维生素D缺乏相关,因此适当的补硒和维生素D治疗可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状态。 调整心态,避免劳累      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紧张可能是诱发或加重桥本甲状腺炎的因素,因此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医生提醒,如果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的女性患者有备孕计划,在备孕期间建议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抗体的水平。     如果处于甲亢期,如果存在明显甲亢症状,在妊娠期间风险较大,建议积极治疗,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考虑备孕。如果处于甲减期,由于妊娠时期甲减对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服用优甲乐来维持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再开始备孕。     在妊娠期间,由于甲状腺功能会随着孕期发生特异性动态变化,因此建议应该每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根据每个月甲状腺功能结果调整后续治疗。     如果处于甲亢期,且甲亢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在专业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通过应用丙硫氧嘧啶使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范围。如果处于甲减期,妊娠期间应服用优甲乐来维持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和怀孕的影响。

俞一飞 2024-06-03阅读量4635

顺产后痔疮肿痛预防

病请描述:       有“痔”新妈妈有这样体验比顺产还痛的是顺产后痔疮痛,预防顺产后痔疮肿痛:          1,备孕前筛查肛肠疾病,孕前便秘、痔疮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孕期、产后,水肿、疼痛、嵌顿坏死发生机率。          2,孕期保持大便软硬适中,一日一便,减少排便时间,长时间排便延长腹压增大时间诱发痔疮脱出          3,顺产过程规律屏气用力适度增加腹压,减少盆底肌松弛、撕裂,可减轻痔疮脱出减少痔疮水肿            4,顺产后痔疮脱出,需医师及时还纳。减少嵌顿机率。产后热敷,熏洗坐浴(产后一周),利于肛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疼痛。

张振国 2024-02-18阅读量1010

孕期便秘通便药选择?

病请描述:       孕期便秘、恶心呕吐、食欲差,胀气常常同时发生,但排便困难,便条干硬又是体验感最差。       孕期食欲差,加上恶心呕吐,改变膳食增加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摄入,成为无效治疗方式。        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使胎儿安全孕育同时,出现的副作用就是胃肠蠕动减慢,粪便滞留,造成干结难以排出,故西药方面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是不适宜选用。        孕期出现腹胀,胀气严重的,溶积型泻药也不可用,如:乳果糖口服液类,会加重腹胀。        孕期粪质硬,干,会建议选择开塞露,短期通便效果可以。若整个孕期便秘便干,可选用蜂蜜栓。对比蜂蜜露个人更喜欢蜂蜜栓。蜂蜜露液体型进入肛管,体积大,对排便反射刺激灵敏,孕妈用后需马上进厕所,增加紧迫感,其实排出量少。蜂蜜栓慢慢融化,刺激柔和,利于整个排便时间,动作协调。

张振国 2024-01-15阅读量1205

孕前肛肠疾病筛查意义重大

病请描述:      怀孕后肛肠疾病发作不仅孕妈孕产期间烦恼、忧虑、痛苦,严重的便后出血加重孕期贫血发生影响宝宝发育 ,更甚至便秘努挣造成宫颈脱垂,羊水早破,宫颈出血等,        而且医生面对孕期肛肠病也是无计可施,孕期用药恐怕引起胎停,出血,胎儿畸形等,造成医生、孕妈都陷入两难境地。         因此孕前肛肠病筛查尤为重要,建议备孕前3-6月筛查 治疗,针对便秘,尤其慢性便秘患者找专科医师咨询,就诊,。

张振国 2023-12-01阅读量905

备孕女性必须重视孕前肛肠病筛...

病请描述:     怀孕期间孕妈常出现各种肛肠疾病:便秘,痔疮,肛裂或者肛肠病症状加重,由于担心对宝宝发育影响治疗则不敢用药或者说无孕妈专药可用,不治疗又痛苦难耐,造成医生,患者都很被动,两难境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女性备孕前肛肠疾病筛查应做到:       1,治疗原有肛肠疾病,或预防肛肠疾病发生,遵守规律饮食,定时晨便,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增加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量,维持大便软硬适中        2,孕前有便秘应及早生活调理+药物治疗,痔疮,肛裂,肛瘘等孕前半年到一年治疗,必要时手术。         3,肛肠科常规检查:指检 . +肛门镜,既往有症状的尤其是便秘,便血等,孕前3-6月常规肠镜,无痛肠镜6月—1年,         4,备孕前6月彻底治疗既往肛肠病(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           5,无孕前肛肠病筛查,孕期便秘,痔疮发作,及时专科医生就诊,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先中药治疗。

张振国 2023-11-16阅读量1811

备孕妈妈注意:预防痔疮、肛裂...

病请描述:                 备孕妈妈有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准备怀宝宝需提前6个月(最佳时间)行手术的指证:痔疮脱出严重水肿,有反复出血,反复疼痛,长期便秘的。肛肠科检查后保守治疗。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备孕前痔疮、肛裂、肛门瘙痒等肛周疾病延展到孕期的,只可行保守治疗。产后停止哺乳后手术治疗          确定妊娠后(孕后)出现的肛周疾病(痔疮,肛裂,肛门瘙痒)行保守治疗,西医对于水肿,出血,疼痛无适应药物,包括基本排便时间,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加用中药(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温敷缓解水肿、疼痛       

张振国 2023-11-07阅读量1361

孕早期(6-12周)孕妈妈便...

病请描述:      孕6周—孕12周,早孕期极易出现便干,质硬,羊粪球样便,栗子样便,排便怒挣不下,排便困难,这同样是早孕反应之一,随着孕妈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机体本能减慢胃肠蠕动,有利于小宝宝着床安家。      但早孕妈妈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胃肠蠕动慢则渐显恶心,呕吐,没胃口,胸口堵的厉害,没味觉或味觉放大,同时伴有便干质硬难解,这段时间出现饿得慌吃不下屎难拉情况。家里人需要这样做:       1.充分理解这是早孕反应之一,展现家里的关爱,支持,孕爸时常与孕妈聊天说笑,家里人营造宽松理解气氛。       2.间断播放轻音乐,或带孕妈外边走走看,想尽办法转移孕妈注意力,       3.少量多餐,少到吃一口喝一口,半个小时再吃一口喝一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管什么垃圾食品类的)胜过不吃不喝,不仅吃了有能量,且稍微的活动有利于胃肠蠕动,减轻上返恶心、便秘症状       4,养成晨起排便规律,因早上大肠蠕动较兴奋。早期200ml淡盐水或蜂蜜水可激起胃肠活动,不仅开了胃口,还通了便。        5,上边几条是孕早期改善胃肠不适,恶心,尤其是便秘最基础的治疗。若孕返不严重,孕早期增加粗纤维食物(芹菜,竹笋),蔬菜(生菜,菠菜,萝卜),水果(猕猴桃,火龙果,香蕉,苹果)等同样是治疗便秘的基本方式        6.孕早期若属实便干难解,或者几天没拉,需要用通便药治疗,针对特别与医师沟通后确定便干、硬的可选择用开塞露。中医药辩证给予补脾胃之气、增液润肠通便药不仅利于减轻恶心,且利于大便软化,。        7.孕早期的便秘主要激素水平变化引起肠道蠕动的一过性大便偏干,硬,造成排出困难,但对孕前已有反复便秘发作的备孕妈妈,孕后需要中医药结合辩证治疗              

张振国 2023-11-03阅读量866

抑郁症在不同人群中有哪些症状...

病请描述:  对于抑郁症而言,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抑郁症表现、症状会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以下抑郁症人群:   01   抑郁 | 儿童青少年群体   国外研究显示,18岁以下人群青少年的抑郁累积发病率可达20%。抑郁障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多数患者存在复发倾向,一些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可持续到成年。且儿童和青少年尚不具备充分描述自身情绪及感受的语言能力,其往往会通过行为来表达抑郁心情,常表现为厌烦、孤僻甚至愤怒。   对于青少年抑郁问题,一定要有详细的评估问题,是否存在严重的危险行为。了解其父母的精神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功能、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来避免青少年抑郁问题的严重化。   不同年龄段主要特点:   1、学龄前期   明显对游戏失去兴趣,有逆反行为、攻击行为或退缩行为,与其他儿童交往困难,出现睡眠和饮食问题。   2、小学期   不愿上学、学习成绩差,与伙伴和成人关系不良。躯体化症状如腹部疼痛、头痛、不舒服等。恐惧、分离焦虑,情绪波动、痛哭流涕、大声喊叫、无法解释的激惹和冲动,部分患儿可出现躯体攻击行为。   3、青少年期   进食障碍多见于女孩,躯体攻击多见于男孩。有自杀意念、酒精/ 药物使用,反社会行为如偷窃、撒谎。可出现一些类似于成人的抑郁症状(如悲伤、自我感觉差以及对既往喜欢的活动丧失兴趣等)。冲动、易激惹、鲁莽不计后果。低自尊,学习成绩下降、拒绝上学,体重、食欲及睡眠出现变化。   青少年抑郁常以情绪浮躁、充满敌意、脾气暴躁、愤怒、功课退步、物质滥用、反社会行为、跷家逃课等表现。越是社交疏离孤立、物质滥用、低成就感、家庭问题多,越可能有抑郁问题。此外,没有原因的疼痛也是青少年抑郁的常见症状。   如果青少年抑郁症未经过治疗,会引起家庭关系问题、学习问题、自我贬低、反复自伤行为(如割腕自残),甚至不可挽回的悲剧——自杀。但如果接受系统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治愈率很高,需重视。   02   抑郁 | 女性群体   通常时间也会更为长久,往往女性出现抑郁都会伴有焦虑、烦躁、激动的情况。一般的抑郁障碍会出现像睡觉多、体重增加、食欲变化等等。一般女性在出现月经、怀孕、哺乳、绝经时也都更容易引发抑郁!而且女性出现抑郁也不仅仅会对自身造成影响,更多的也会对家庭以及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1   女性经期抑郁   作为女性独特的生理因素。经期合抑郁也有着很大的关联,在经期女性的情绪以及心理更容易受到影响。通常在经期会出现烦躁、紧张、水肿、腹泻、胀痛等症状。   经前期女性还会有许多躯体不适,如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疲惫、无力、感觉异常等。少数严重者,其症状可能符合抑郁障碍标准,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特点。   2   女性产后抑郁   许多新妈妈在妊娠期和婴儿出生后会出现历时短暂(数天)的情绪低落、沮丧。如果持续超过2周以上,就可能是产后抑郁了。产后抑郁是一种更持久更严重的抑郁状态,会影响精神问题,导致出现幻听轻生或暴力思维的情况,在孕期会出现睡眠和饮食习惯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增加问题程度也会变大,自身变得过度担忧。   同时,因为自身激素的变化导致抑郁问题也会随之变化,当然产后有的女性抑郁问题会减轻,但是也有部分女性患者会加重抑郁问题,对自身和家庭带来更大的不良影响。   3   女性更年期抑郁   一般更年期抑郁是女性身体功能减退、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导致出现精神心理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变化。一般精神状态会出现抑郁、焦虑、偏执、睡眠障碍等情况。还会出现一些血管运动障碍的症状,像忽冷忽热、头晕、胸闷气短、心跳加快、高血压等情况。   03   抑郁 | 老年群体   老年人的身体病痛多、失落也多,容易被忽略。越是年纪大、身体疾病多、支持系统差者,抑郁程度越高。老年人的抑郁常以各种身体不舒服的抱怨来表现,像是:口干、无胃口、便秘、失眠、早醒、力不从心、苦闷、空虚、悲观、自责、无助感、无价值感、消极、呆坐,甚至想自杀。此外,还会出现疑病观念、体重变化、精力缺失、情绪波动性大、易怒、思维观念变化等抑郁表现。   另外,老年抑郁症常会要与老年失智症作区别,两者都有可能会有健忘的表现,老年抑郁症的抑郁改善后健忘的情形也会改善,而老人失智症不会。另外有些老年失智症的初期,会以抑郁症状作表现。   04   抑郁 | 男性群体   抑郁症常被错误的认为是-种性格软弱和极端的“坏”情绪,男性抑郁症患者更难以承认这种给人带来不好印象的低落情绪、自责和无助感。   相反,他们常出现过度疲乏、容易发脾气、失眠以及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男性抑郁的其他症状包括:愤怒、攻击性、暴力、行为鲁莽及酗酒、拼命抽烟。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更高,尤其是老年男性。男性患上抑郁症,内心十分矛盾,既想治愈疾病,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很多男性开始烦躁不安,不知所措。   当然不论是青少年、女性还是是老年人,在出现抑郁的时候都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出现问题我们也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时治疗,对待精神心理问题不能一拖再拖,正确认识问题科学防治抑郁。

高小宁 2023-09-11阅读量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