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急腹症 > 检查

急腹症检查

急腹症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胆囊结石分阶段诊疗理念和模式

病请描述:大多数患者认为,胆囊结石就是胆囊里面长了石头,是一种容易处理、危害不大的简单疾病,不着急处理。 事实是这样吗?胆囊结石远比大众理解的复杂,可导致一系列危害性极大的疾病: 1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造成胆囊管堵塞,细菌污染胆汁,出现急性右上腹疼痛,发热等急腹症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2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炎:大约15-20%胆囊结石会落入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结石,继而出现皮肤、眼睛、小便发黄、高热、肝功能异常,多数需要先进行消化内镜ERCP清理胆管,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胆源性胰腺炎:胆管胰管有共同开口,胆总管结石会堵塞主胰管,导致胆源性胰腺炎。重度胰腺炎是非常危险的疾病。轻度和中度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外科干预,切除胆囊是防止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关键措施。 4胆囊癌:85%以上胆囊癌伴有胆囊结石病史。长期胆囊结石导致的慢性胆囊炎,可能没有症状,但有发展为胆囊癌可能。胆囊癌是比“胰腺癌”恶性程度更高的可怕恶性肿瘤。 专业建议: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浪费医疗资源,手术并发症也危害很大;而具有手术指征患者没有及时手术,更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胆囊结石患者定期到肝胆外科随访检查时必要的,根据病情所处阶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降低胆囊结石系列疾病危害,医患需要相向而行。 咨询门诊: 肝胆外科专家樊军卫专家门诊    时间: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85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7号楼21层B区

樊军卫 2025-01-10阅读量1548

副脾是什么病?严重吗?

病请描述:副脾主要是先天发育的原因导致,表现为正常脾脏之外的小脾脏。5%~10%正常人有副脾,通常位于脾脏附近,比如脾门、脾下级、胃大弯附近、大网膜内等,有时以细索条或小梁与脾脏相联。少数人副脾离脾脏较远,位于胰和肝之下,卵巢或阴囊附近,也叫外脾。有的人还有双脾。副脾通常为1个,直径1-2公分以内,偶尔不止1个或者超过2公分。副脾通常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偶而可以发生自发性破裂、栓塞和蒂扭转等,引起腹痛、腹腔出血等急腹症的表现。彩超、增强CT或增强MRI通常可以确诊,但仍然需要同肿大淋巴结和肝脏、胰腺、肾上腺、肾等器官的肿瘤相鉴别。我就曾遇到过一个肝癌患者,肿瘤位于肝脏左外叶边缘,增强CT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都考虑为副脾,但甲胎蛋白进行性上升,最后手术切除,病理检查为肝细胞癌。副脾通常无症状无需处理,若并发肠梗阻、副脾扭转、破裂出血时应手术切除。因血液系统疾病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时,应仔细探查,并彻底切除副脾。外伤性脾破裂切脾时可尽可能保留副脾,以保留部分功能。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5-01-07阅读量1479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

病请描述:6月初,我院特需诊疗科陆炯炯副教授的专家门诊迎来了一位年仅2岁4个月瘦弱的男孩阳阳(化名)。 据患儿家属描述,阳阳从小就瘦,怎么吃也不长肉,最近还出现了喝奶后严重吐奶的情况,去当地医院检查。 做B超后,显示:肝脏有一个10多公分的巨大肿瘤,甲胎蛋白(AFP)>1000ng/ml。(甲胎蛋白正常值一般小于25,大于400多是原发性肝癌迹象)。 晴天霹雳! 2岁宝宝体内竟有巨大肿瘤 慌了神的父母多方咨询后,连夜动身,抱着孩子从江西赶往我院。在门诊室内,经陆炯炯副教授触诊,触摸到阳阳右肋缘下一个巨大肿块。陆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首先考虑肝母细胞瘤,同时告诉家长,首选手术切除肿瘤。 △触诊标记的肿瘤轮廓 入院后,在临床初步诊断的基础上,阳阳进行了影像学检查、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立体呈现了肿瘤和肝内重要血管之间的立体关系。医生审慎判断肿瘤的数量、大小,部位以及周围毗邻关系,决策手术方案。 争分夺秒! 2小时完整切除不留“祸患” 术前讨论会诊制度一直是特需诊疗科的优良传统。在完善术前检查基础上,特需诊疗科杨甲梅主任主持针对阳阳病情进行全科术前讨论,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因患儿年幼、体瘦,大家讨论尤其仔细、考虑极为全面。 △特需诊疗科专家团队正在术前讨论 全科讨论结果如下 1、根据术前检查,肝母细胞瘤诊断明确,首选手术切除。 2、患儿年龄小仅2岁4个月,注意尽量减少术中出血,维持术中循环稳定。 3、患儿体重仅10公斤,需要联合麻醉科和ICU术后监护。 术前,特需诊疗科专家团队与麻醉科王振猛教授、ICU张金旻教授及手术室提前沟通协调,考虑到患儿年龄小,手术安排在上午第一台。 特需诊疗科耿利主任,陆炯炯副教授,赵一军、方鲲鹏医生共同给阳阳进行了右肝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麻醉科王振猛教授主持麻醉。 △手术团队进行手术中 △王振猛教授主持麻醉 手术持续约2小时,术中出血仅30毫升,手术完成顺利。 △手术标本,瘤体约350克 术后阳阳送至ICU监护,在ICU张金旻主任和计燕护士长等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下,患儿恢复迅速,术后第1天便拔除了胃管,开始进食。术后第3天返回特需病房。 回到病房后,阳阳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病区庄秋锦护士长及全体护理人员给他特殊的关爱,还送去小汽车、玩偶等玩具。阳阳的一颦一笑、点滴进步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阳阳也非常“争气”,术后仅一周,就可以康复出院了。出院那天,年轻的父母给特需诊疗科和麻醉科精心准备锦旗和鲜花,表达满满感激之情! 因为信任,千里奔赴,而海医大三院用专业和爱心,完成了这场耐心、细心、暖心的接力赛,帮助患儿重获健康、重拾笑脸。 科普小贴士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下文简称H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90%发生于5岁以内,多发作于2岁以前。HB发病率为0.5~2/100万。近20年来HB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约20%的患儿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肿瘤是HB的关键手段,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HB常见的临床症状:无症状性腹部肿块;腹胀;厌食或呕吐;阻塞性黄疸甚至肿瘤破裂引发的急腹症。 90%以上病例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升高,如果AFP<100ng/mL常提示预后不良。影像学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其中肝右叶单发病灶多见,多发病灶者预后较差。 HB的标准治疗策略是手术联合化疗,其中手术为无法替代的关键治疗手段。如能手术完整切除,则先切除,术后配合化疗;如不能一期手术切除,可先予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以期达到手术完整切除。其中PRETEXTⅠ期和Ⅱ期且完整切除的病例治愈率可以达到90%。 目前我国儿童HB的6年总体生存率为83.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于肝母细胞瘤,我院至今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1983年5月,吴孟超、张晓华、吴伯文为全世界最小的婴儿(4个月)切除重达630克肝母细胞瘤。女患者至今健康如常人。 内容来源: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就医指导 2024-07-22阅读量1.2万

Mirizzi综合征可以用微...

病请描述:Mirizzi综合征在1948年由阿根廷医生Mirizzi首次提出,原意是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嵌顿结石或合并炎症反应而引起的肝总管狭窄,进而致胆管系梗阻性黄疸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候群。目前MRCP,ERCP是准确率最高的诊断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并在胆囊底部开口,除去结石。如果观察到瘘,则进行部分胆囊切除术。若瘘较大占胆总管直径2/3以上,且胆管炎症较重,则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随着ERCP取石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包括胆道引流和取石也是另外一种选择。许多外科医生声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Mirizzi综合征中是禁忌的,因为Calot三角形中存在炎症组织和粘连。如果尝试解割,可能会导致胆管不必要的伤害。然而,也有外科医生认为不解剖胆囊三角的Mirizzi综合征是安全的,这从侧面证实了腹腔镜手术虽然技术上有挑战性但不是绝对的禁忌。同时很多外科医生已经将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应用于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Mirizzi综合征发生和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胆管受压,胆结石侵蚀胆囊壁、胆管甚至肠管。胆结石嵌塞会使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使胆囊最初膨胀,壁厚而发炎。最终胆囊会收缩萎缩,收缩后有较厚的纤维壁。在某些情况下,胆囊壁会与嵌顿的胆石紧密粘连。胆囊管的反复炎症发作最终会导致胆总管炎症,加上胆囊管结石对胆总管的外压迫,导致典型的梗阻性黄疸,这个晚期过程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 胆囊瘘的发生有两个机制。第一个机制指出,嵌顿性胆囊结石及其继发性炎症过程将导致胆囊管完全闭塞,嵌顿性胆结石将压迫胆囊管壁形成压力性溃疡,最终侵蚀胆囊壁和胆管壁,形成胆囊胆管瘘。第二个机制指出:胆囊漏斗部嵌顿性结石使胆囊管逐渐扩张,导致胆囊管变短、收缩和纤维化。甚至将胆囊与相邻胆管融合。如果炎症过程持续下去形成慢性炎症过程,胆结石就会导致胆囊壁形成压力性溃疡和坏死,侵蚀胆管并产生胆囊胆痿。在某些隋况下,胆结石也会以同样的机制形成胆囊肠瘘。 在Mirizzi综合征具有一些畸形解剖的特征,首先,萎缩的胆囊有厚壁或薄壁,在胆囊管或胆囊壶腹有嵌塞性胆结石,偶尔结石牢固的附着于胆囊壁。其次,胆囊管闭塞也比较常见。第三,胆囊管过长且汇入胆总管位置过低为Mirizzi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第四,另一种被认为易患Mirizzi综合征的解剖变异与正常的短胆囊管有关。第五,胆总管梗阻通常为胆囊结石或炎症组织直接压迫胆总管或炎症波及胆总管使胆管壁水肿增厚所致。第六,远端胆管口径正常未被炎症波及,近端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第七,胆囊和胆管之间直接相通。最后,胆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或其他腹腔脏器之间的异常相通。 临床症状: Mirizzi综合征经常以急腹症的形式出现,有些也以慢性症状出现。然后慢行症状才是更常见的表现形式。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梗阻性黄疸(60%-100%),并伴有右上腹疼痛(50%-100%),发热。然而这些症状也经常出现在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等疾病中,故无法通过上述症状准确鉴别Mirizzi综合征。 鉴别诊断:   Mirizzi综合征除了与单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慢行萎缩性胆囊炎等良性疾病鉴别外,还要与胆囊癌鉴别,据报道,在术前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中,有6%到28%的人实际上患有胆囊癌。胆囊癌一直与不同程度的Mirizzi综合征相关,发病率在5.3%到28%之间。胆囊癌主要见于Mirizzi综合征II或更高的患者。此外,据报道,Mirizzi综合征和胆肠瘘(MirizziVa型)患者与胆囊癌相关。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在其病因上有相同的危险因素:长期的胆石症合并瘀滞。除了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比仅有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大10岁以外,没有任何临床特征可以区分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肿瘤标志物CAl9-9的测定有助于区分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尽管CAl99在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良性疾病(包括Mirizzi综合征)中呈中度增高,但在胆囊癌患者中更高。所以在一些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如果发现CAl99显著增高,并且疑似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必须接受广泛的术前CT和磁共振胆管造影检查以排除胆囊癌。40%-60%的胆囊癌患者的CT表现为胆囊充盈,局部肝脏受累,以及肝脏前表面局灶性突出。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对所有Mirizzi综合征患者进行冰冻切片活检,以明确排除胆囊癌。如果诊断为可切除的胆囊癌,则必须行根治性胆囊切除加肝楔形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胆囊癌的诊断必须在术前或术中排除,而且必须进行适当的手术,因为二期手术比一期根治性手术的预后更差。 本文选自:宋东阳等,腹腔镜技术在Mirizzi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 原文链接地址:腹腔镜技术在Mirizzi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wanfangdata.com.cn)

赵刚 2024-05-27阅读量1523

急腹症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0
胆道外科方面,胆道镜检查与治疗,胆管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外科感染、胃癌的外科治疗
评分:10
问诊量:6
胃肠外科常见急腹症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诊断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胃肠道癌症、间质瘤、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擅长小儿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断及腹腔镜微创手术。
评分:0
问诊量:6
胃肠肛肠疾病的微创治疗。胃肠疾病方面:1.胃肠道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及规范化综合治疗,包括胃癌、结直肠癌(NOSES手术、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等)、胃肠道间质瘤等。2.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腹膜转移癌。3.内镜下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4.各种外科急腹症。肛肠疾病方面:1.重度脱垂痔疮的环切术、PPH/TST术。2.各种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手术。3.转移皮瓣治疗藏毛窦囊肿/脓肿。4.直肠脱垂手术
评分:0
问诊量:0
各种急腹症、胆道结石、肝胆道肿瘤、胰腺疾病、门脉高压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检查手段及治疗方式

急腹症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胆胰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96.9万

基本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