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首先,从发病部位来看,静脉曲张瘙痒主要集中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踝周围,这是由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所致。而普通皮肤病则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没有特定的区域限制。 其次,从皮肤表现来看,静脉曲张引起的瘙痒通常伴随着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发红、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蓝色或紫色的扭曲、膨胀的血管,形如蚯蚓。而普通皮肤病则可能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多种皮肤异常,且颜色变化多样,可能呈现白色、红色或其他颜色。 此外,静脉曲张瘙痒在触感上可能会伴有疼痛、硬结或肿胀,而普通皮肤病则多表现为干燥、瘙痒或刺痛等症状。 最后,从伴随症状来看,静脉曲张患者除了瘙痒外,还可能出现腿部疲劳、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形成溃疡。而普通皮肤病则很少引起这些明显的全身症状。 #淮南钟若雷案例分享##蚌埠钟若雷案例效果#
钟若雷 2025-02-21阅读量860
病请描述: 牙龈出血是口腔健康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且治疗方法也因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 1、局部刺激: 牙菌斑和牙结石:长期不彻底刷牙会导致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这些物质会对牙龈产生持续刺激,引发牙龈炎和牙周炎,进而出现牙龈出血。 龋齿:蛀牙形成的龋洞边缘锋利,可能刺激牙龈,导致溃疡和出血。 2、内分泌失调: 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牙龈炎症状,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 3、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且不易控制。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疾病也可能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牙龈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引发出血。 4、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对维持血管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缺乏时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5、其他因素: 如食物刺激、创伤、牙龈息肉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二、牙龈出血的治疗方法 1、日常护理: 正确刷牙:每天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刷牙力度过大。 使用牙线:定期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漱口水: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 2、牙周洁治: 洗牙: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洗牙,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针对牙周炎患者,通过专业工具清除牙龈上和牙龈下的菌斑和结石。 3、药物治疗: 对于由内分泌失调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可服用止血药物;对于牙龈炎和牙周炎,可服用抗生素以控制炎症。 4、补充维生素C: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橘子、柠檬、猕猴桃等。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剂。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牙周炎或牙龈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牙龈成形术或息肉切除术。 6、调节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戒烟限酒,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
李会彬 2025-02-10阅读量1020
病请描述:上个月,据香港媒体报道,武打演员徐少强因食管癌去世,享年73岁。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发言人田启文向媒体证实了徐少强逝世的消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徐少强是纵横香港影坛的武侠片巨星,其成名作为1979年的剧集《天蚕变》,后来参演1992年的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饰演大反派赵无极一角更令他声名大噪。其在电影中的打斗非常精彩,凶狠形象也让人记忆犹新,徐少强就此成了影视剧中的反派专业户。徐少强的离世再次将食管癌这一健康问题带入公众视野,让人不禁思考:食管癌究竟是种怎样的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及预防措施又有哪些呢?01近全球一半!食管癌为何偏爱中国人?食管为一肌性管道,长约25cm,以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和膈的食管裂孔为发为颈、胸、腹三部。食管癌,也叫食道癌,是食管内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组织,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在我国临床最常见的是鳞癌。各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我国是食管癌的“重灾区”,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的子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发表的一项有关食管癌报告显示,中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负担占到全球近一半!那么为何食管癌特别偏爱中国人呢?在中国,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吃自然是头等大事。而食管癌就和我们的食物以及日常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1吃得太烫中国人讲究“趁热吃”,而食管癌就喜欢盯着“趁热吃”的人。人体消化道的温度大概在37度上下,安全的进食温度是10~40度之间(手能拿得住的温度)。食道最高耐受的温度是50~60度,65度以上的食物就可能会轻度灼伤口腔及食道黏膜,导致红肿、疼痛甚至溃疡等症状,引发炎症反应。有数据显示,平常有烫食习惯的人,罹患食管癌的可能提高3倍,且会随饮食温度的上升而上涨,自称会吃“非常烫”东西的人,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8倍。2吃得太咸中国人爱吃,也会吃,连简单的腌制食品也充满了地域特色。北方人偏爱腌酸菜、腌咸菜,南方人钟情火腿、腊肉。然而这些腌制食品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属于一级致癌物。喜食腌制品者患上食管癌的风险是常人的9倍。在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的粮食和饮水中均含有非常高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此外,饮食结构单一、营养素缺乏、进食过快、高频率地摄入油炸烧烤食物等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3吸烟、饮酒对于食管癌来说,饮酒和吸烟是诱发食管癌的两个危险因素,特别是又烟又酒的情况下,罹患食管癌的概率将会是同龄人的8倍多。虽然全球吸烟、喝酒人群众多,但是基于人口因素的影响,我国患食管癌的人数常年居高不下。此外,研究表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超过70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吸二手烟”也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02防不胜防!发病隐匿还善于伪装食管癌的发病非常隐匿,即便是定期体检有时也很难察觉,而且食管癌非常擅长伪装,许多人都误以为只是普通的咽炎,并未引起重视,等到久病不下,吞咽困难前去就诊时,一查发现肿瘤已经大到压迫挤占食道,那时候便已是晚期。食管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1 ► 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是干食(烧饼、饼干等)下咽受阻,要泡了水才能吃下去,渐渐地发展成吃烂面条也很慢,严重的患者食管腔内被肿瘤占据,喝水也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2 ► 食管内有异物感,很多人总是感觉嗓子内有异物,咽部干燥发紧。3 ► 胸骨后疼痛、闷胀不适或咽下痛。4 ► 有腹部饱胀感,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等。不明原因出现以上症状的一种,持续一个月仍然未能改善者,一定要及时就诊检查。早期筛查与及时发现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所在,对于降低其发病率及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928
病请描述: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沉默的“皮肤杀手”,你需要了解这些 提到黑色素瘤,许多人会联想到皮肤上的痣或日晒导致的病变,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也可能出现在外阴——女性生殖器最隐蔽的部位之一。外阴恶性黑色素瘤(VulvarMelanoma)虽然罕见,却因其侵袭性强、易被忽视而成为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胁。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析这一疾病,帮助更多人提高警惕。 一、什么是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是外阴部位(包括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口等)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肿瘤,占外阴恶性肿瘤的**2%-10%**,在女性生殖系统黑色素瘤中占比高达**80%**。其恶性程度高、转移风险大,早期诊断困难,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关键数据: -发病率:约**0.1/10万女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但年轻患者亦不可忽视。 -生存率:5年生存率约为50%-60%,若发生远处转移,生存率骤降至10%-20%。 二、病因与危险因素 与外阴其他癌症(如鳞癌)不同,黑色素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风险: 1.基因突变:如BRAF、NRAS、KIT等基因异常。 2.慢性刺激:长期炎症、摩擦(如紧身衣物)可能与发病相关。 3.免疫抑制:艾滋病、器官移植后患者风险升高。 4.痣的恶变:部分患者由原有色素痣发展而来,需警惕形态变化的痣。 注意:外阴黑色素瘤与紫外线暴露关联较小,更多与局部微环境相关。 三、早期症状:警惕外阴的“异常信号” 外阴位置隐蔽,病变易被忽视,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 1.色素性皮损: -颜色不均(黑、棕、蓝、红混杂)。 -边界不规则或快速扩大。 -表面溃疡、出血或瘙痒。 2.无色素性病变:约20%病例呈肤色或红色,更易漏诊。 3.其他:外阴肿块、疼痛、分泌物增多。 自我检查建议: 每月用镜子观察外阴皮肤,注意新发斑点或原有痣的变化(遵循ABCDE法则:不对称、边界不清、颜色不均、直径>6mm、进展迅速)。 四、诊断:如何揪出“隐形杀手”? 1.活检:确诊的金标准,推荐完整切除可疑病灶而非穿刺,避免刺激肿瘤扩散。 2.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评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3.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患者判断淋巴结转移至关重要。 病理分型: -浅表扩散型(常见于年轻女性)。 -结节型(侵袭性强)。 -黏膜雀斑样型(多见于老年女性)。 五、治疗:多学科联合对抗肿瘤** 1.手术: -早期:广泛局部切除(切缘至少1-2cm),尽可能保留外阴功能。 -淋巴结处理:前哨淋巴结阳性者需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2.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 -靶向治疗:针对BRAF、KIT突变者使用维莫非尼等药物。 -放疗:用于无法手术或淋巴结转移者。 注意:传统化疗效果有限,仅作为姑息治疗。 六、预后与随访 预后与肿瘤厚度(Breslow分级)、溃疡、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厚度<1mm:5年生存率>90%。 -厚度>4mm或淋巴结转移:生存率显著下降。 随访建议: 术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皮肤、淋巴结、影像学),5年内每年随访。 七、预防与早筛 高危人群:有黑色素瘤家族史、多发痣者需定期妇科检查。 减少刺激: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洗液、过紧衣物。 及时就医:发现外阴异常色素斑块或溃疡,立即就诊,勿因羞耻延误。 八、患者心理支持与资源 外阴黑色素瘤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形象、性生活及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建议: -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如黑色素瘤国际联盟)。 -寻求心理咨询或肿瘤支持小组帮助。 总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虽罕见,但早期发现可显著改善预后。破除“隐私部位羞于检查”的观念,关注身体细微变化,是每位女性自我保护的关键一步。记住:健康无小事,警惕即生机。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参考文献: 1.NCCNGuidelines®forMelanoma(2023). 2.《中国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版). 3.AmericanCancerSociety.VulvarCancerStatistics.
屈国伦 2025-02-10阅读量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