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出血点 > 病因

皮肤出血点病因

皮肤出血点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

病请描述: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且便捷的显微诊断方法,近年来在毛发疾病的诊断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为规范皮肤镜诊断技术在毛发疾病中的应用,促进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亚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该共识进行全面解读,帮助临床医生深刻理解和应用皮肤镜技术,更好地服务患者。 文 | 刘驰 毛发疾病的分类及其特点     毛发疾病主要分为多毛和脱发疾病两大类。其中,脱发疾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脱发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脱发较为少见,通常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而获得性脱发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点,根据病因是否会造成毛囊的永久性损害,又可分为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 01 非瘢痕性脱发 病因:主要由于头皮局部的免疫性或非免疫性病因导致毛囊周期的改变。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包括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拔毛癖、牵拉性脱发和梅毒性脱发等。 诊断重点:非瘢痕性脱发的诊断依赖于皮肤镜下的特征性表现,如毛干粗细不均、黄点征、黑点征等,这些征象帮助医生鉴别不同类型的非瘢痕性脱发。 02 瘢痕性脱发 病因及特点:瘢痕性脱发导致毛囊的永久性损伤,毛囊被胶原纤维增生所填充,无法再生。瘢痕性脱发根据损害是否主要针对毛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①原发性瘢痕性脱发:如盘状红斑狼疮脱发和毛发扁平苔藓,病理改变主要集中在毛囊。 ②继发性瘢痕性脱发:由局部疾病或外伤引起,如烧伤、头癣等。 临床表现:瘢痕性脱发的诊断更为复杂,需要结合皮肤镜和病理检查来确认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皮肤镜诊断的基本原理 01 无创性显微诊断 皮肤镜通过无创手段,放大观察毛囊单位在皮肤表面的开口、皮表微细结构、毛干形态、毛细血管及发根形态等信息。 02 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 皮肤镜可以直接观测到与常见脱发疾病病理改变相关的特征性征象,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皮肤镜下常见毛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01 毛干形态  观察毛干的直径、色泽、粗细均匀性以及末端形态,可以识别多种脱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感叹号发:由于毛发近头皮处逐渐变细,形成上粗下细的感叹号形态,是斑秃的特征性改变,提示毛囊营养不良。 断发:在离皮面一定距离处离断,残端卷曲或分叉,是拔毛癖的特征性表现。 毳毛:直径均一、色素较浅、细软的短毛发,短毳毛通常是营养不良性或新生毛发。 逗号发:毛干状似逗号,常见于头癣,是头癣特有的皮肤镜征象。 圈状发或螺旋状发:类似圆圈或开瓶塞的螺旋状起子,存在于斑秃病情恢复时 02 毛囊开口 毛囊开口的形态变化是皮肤镜诊断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在鉴别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黄点征:毛囊口扩大,角质和皮脂堆积形成黄点,是斑秃的标志性征象。 黑点征:毛干在皮面的水平齐根离断后遗留的毛干残留,提示斑秃病变活动性较高。 毛囊周红点征: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常见于红斑狼疮患者的脱发病灶。 毛周角化过度:表现为毛囊周棘状突起,毛周褐色晕往往发生于雄激素性脱发的早期。 03 皮面结构 皮肤表面的微结构变化可以帮助进一步诊断: 白点征:可能是汗腺或皮脂腺结构,病理基础尚有争议。 色素性网状结构:多见于毛发稀疏的头顶部,可能由日晒引起。 褐灰色征:可能由于色素失禁导致,多见于毛发扁平苔藓。 04 毛细血管形态 通过观察毛细血管的扩张形态和排列特点,可以进一步区分毛发疾病的类型: 形态:点状、线状、蛇形、圈状、发夹状等。 排列特点:弥漫性、网状、分支状、放射状等。 这些类型的观察对识别毛发疾病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常见脱发疾病的皮肤镜诊断 01 斑秃 典型征象:斑秃的皮肤镜征象包括黄点征、黑点征、断发、短毳毛增多、感叹号发等。感叹号发是斑秃的急性脱发过程中的特征,提示毛囊营养不良。 诊断与鉴别:黄点征和短毳毛是斑秃的敏感性指标,而黑点征、感叹号发和断发则具有高度特异性。皮肤镜对斑秃与其他脱发疾病(如拔毛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02 雄激素性脱发 典型表现:毛干粗细不均、直径变细的毛干增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典型征象。进展期时可出现黄点征,女性患者以毛囊单位的毛干数目减少为主。 皮肤镜下表现: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在皮肤镜下可见毛干变细、毛囊口周围褐色晕等表现,女性患者则以毛囊单位的毛干数目减少为主要表现。 03 拔毛癖 典型皮肤镜征象:黑点征、断发等为拔毛癖的典型表现,往往伴随出血点、血痂和抓痕等皮肤损伤。 诊断难点:拔毛癖易误诊为斑秃,皮肤镜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疾病。 04 急性休止期脱发 皮肤镜特点:急性休止期脱发拉发试验可为弱阳性,皮肤镜下可见大量短新生毛发,直径变细的毛干比例小于20%,这一特征可与雄激素性脱发鉴别。 05 梅毒脱发 梅毒脱发与斑秃类似,皮肤镜下可见黄点征、黑点征和断发,但无感叹号发,其脱发斑较小且数量多。 06 头癣 头癣的皮肤镜征象主要为逗号样发或营养不良的发干,这是头癣的典型表现。 瘢痕性脱发的皮肤镜诊断 01 盘状红斑狼疮(DLE) DLE的皮肤镜表现为毛囊口减少或消失、毛囊角栓、头皮色素脱失或沉着,晚期可见瘢痕性白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02 毛发扁平苔藓 皮肤镜下可见银白色毛囊周鳞屑、毛囊角栓以及色素失禁引起的蓝紫色斑片,晚期毛囊开口减少或消失。 03 假性斑秃 假性斑秃的皮肤镜特异性不多,主要表现为毛囊开口消失,皮损处毛囊开口消失。 04 脱发性毛囊炎 典型表现为簇状发、毛囊角栓、浅表溃疡等,晚期可见瘢痕性脱发特征,如皮表光滑、真皮萎缩等。 05 脓肿穿凿性毛囊周围炎 早期特征:毛囊开口仍存在,但毛干减少或消失。常见黄点、毛囊角栓、断发、黑点及毳毛留存。 晚期特征:毛囊开口逐渐减少或消失,提示毛囊的进一步破坏和病变进展。 皮肤镜诊断的临床价值    皮肤镜诊断在毛发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瘢痕性与非瘢痕性脱发的鉴别 瘢痕性脱发表现为毛囊开口消失、皮表光滑,而非瘢痕性脱发则能见到毛囊单位和毛囊开口。 02 急性弥漫性脱发的鉴别 通过皮肤镜,可以鉴别弥漫性斑秃、急性休止期脱发、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等多种类型的弥漫性脱发。 03 评判斑秃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皮肤镜能够了解斑秃患者脱发皮损的发展阶段,指导临床治疗。       《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毛发疾病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对皮肤镜的应用,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和诊断毛发疾病,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本文希望通过对共识的全面解读,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皮肤镜诊断的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引用文献: [1]章星琪,邹先彪,刘洁.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03):129-132.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588

皮肤起疹子,久治不愈到底怎么...

病请描述:        皮肤起疹子到底怎么回事?看看下文,可能有所帮助。 一、概述 很多风湿性疾病都可出现皮疹,临床上较常见的皮疹包括红斑(erythema)、结节(nodule)和紫癜(purpura)。这些皮肤损害不仅是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皮肤改变在体表容易被发现,常常成为提示疾病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线索或依据。仔细研究皮疹的出现时间、发生部位、皮疹特点、相关体征、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往往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发生机理 红斑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和局部血容量增加所致,可分为两炎:炎症性红斑是由于感染、化学或物理性刺激使真皮内血管暂时性扩张而使皮肤呈现红色,用指压迫时,红色可变淡或完全消失,手指放开后又恢复原状;非炎症性红斑则是由于血管运动神经的功能异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非炎症性红斑可由先天性血管异常所致。结节为可见的隆起性皮损,是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结节的发生有的系皮肤的炎症反应,有的是非炎症性的组织增生。结节直径>0.5cm,大小、形状、颜色不一。结节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时仅稍高出皮肤表面,有的结节可发生坏死形成溃疡而遗留瘢痕。紫癜是指红细胞外渗出血管,在皮肤、粘膜内形成的出血点。紫癜一般为3~5mm大小,皮疹与皮面起平或稍隆起,一般为紫色。紫癜是由于机体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三、常见病因 主要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川崎病等),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成人斯蒂尔病、结节性红斑、Lyme病等)以及痛风、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结节性脂肪坏死和药疹等。 四、伴随症状 皮疹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者,并查见特异性自身抗体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皮疹出现前如有感染病史,见于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如成人Still病、结节性红斑等;皮疹伴外周血和骨髓检查异常者见于血液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与用药有关者见于药疹。 五、鉴别要点 (一)红斑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约有30%~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其特征性皮损即颊部蝶形红斑。皮疹往往突然出现,最初位于颊部,为小片状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斑块,呈淡红、鲜红或紫红色,逐渐增多扩大至鼻梁。当鼻梁与双侧颊部皮疹相融合时,则形成蝴蝶样斑或蝙蝠翅膀样斑,即俗称的“蝴蝶斑”。有些患者颊部红斑形状不规则,可伴有表面糜烂、渗出、鳞屑和结痂。颊部红斑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通常易复发。皮疹一般可完全消退而不留痕迹,也可在皮疹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或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扩张。皮疹广泛者可发展至前额、下颌、耳、颈前三角区和四肢。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除了皮肤损害表现外,还具有诸如发热、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血细胞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临床表现。 2.皮肌炎  典型皮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眼睑、上颊部、额部和颞部。为对称性水肿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面部以眼睑为中心特殊的水肿性淡紫红色斑为皮肌炎特征表现。面颊部、颈部和上胸“V”字区及后肩与颈部等暴露部位的皮疹最初表现平坦,之后平面逐渐升高并出现水肿性紫红斑,日光照射后加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皮肌炎面颊部皮疹可累及鼻唇沟。随着病情的进展,皮疹逐渐消退,出现网状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及皮肤异色病。  3.白塞病  以复发性口腔及生殖器溃疡、虹膜炎为特征性表现,可累及皮肤、关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在粘膜损害(复发性口腔溃疡及外阴溃疡)发生后,半数以上病人出现结节性红斑,常分布于小腿,红斑呈对称性,周围有较宽红晕,直径0.5~5cm大小,高出皮面,少数可融合成片。局部发红发热,有触痛,1~6周后可自然消退,但易复发。4.结节性多动脉炎  多见于青年男性,结节以下肢多见,直径0.5~2cm,一般比其它下肢结节性疾病的结节小,数目不定。多发于足、小腿及前臂,偶发于躯干、面部、头皮及肩部。两侧发生,但不对称。结节为单个或成群,成群的结节多在网状青斑处发生。结节质硬,易触到,表面淡红色或鲜红色,常有压痛及自发痛。结节可沿血管发生,持续1周或更久而消失。 5.结节性红斑  是一种多见的主要对称分布于小腿的炎性结节性疾病,可能与结核杆菌、链球菌、真菌或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为痛性红色结节,豌豆到胡桃大小,微隆起,表面发亮,有明显压痛。结节初起呈鲜红色,以后逐渐转为暗红色、黄绿色以至消失,多不发生溃疡。发疹之前或同时可伴发热及关节痛,常有踝部水肿。病程一般为2~6周,容易复发。根据小腿胫前对称性、疼痛性红斑结节以及组织病理变化,容易诊断。主要应与硬红斑相鉴别,后者起病慢,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屈面,为暗红色,核桃大小,质硬,可破溃形成溃疡。 6.成人斯蒂尔病  是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痛)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有时伴有轻度瘙痒,一般分布于颈部、躯干和四肢伸侧。皮疹呈多形性,还可表现为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样红斑、多形性红斑或出血点。皮疹多在傍晚发热时出现,并随热退后消失,呈一过性,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对出现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在排除感染、其他明确的风湿病、恶性肿瘤等之后可考虑诊断为成人Still病。 7.药疹  是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皮疹,常累及皮肤和黏膜,并伴全身症状,重者可累及内脏各系统。皮疹一般较重,色鲜红;起初散在,但很快融合成片,并可遍布全身;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精神状态与皮疹表现不一致;药疹多于1~2周后消退,可留下特征性的紫褐色斑。药疹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询问用药史,了解用药与皮肤发疹的关系,过去有无药物过敏史,并排除一般皮肤病和传染性疾病后作出诊断。 (二)结节 1.类风湿关节炎  约20%~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其特点是半球形隆起性皮下结节,大小不等,2~2.5cm或更大。质硬如橡皮,一般无压痛。可与皮肤粘连或不粘连。常位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好发于前臂伸侧,特别是肘部。任何皮下部位,尤其是易受损伤的部位如膝、踝、足、臀、头皮和背部均可受累。结节常持续存在,一般不破溃或感染。类风湿结节多发生于活动期

管剑龙 2021-11-01阅读量2.3万

一次由相亲失败发现的干燥综合征

病请描述:妙龄少女相亲屡屡失败!竟然是因为这个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朱鸯 撰写  孙莉 审校人见人爱 花见花开妙龄 美少女为什么她   总是 相亲失败 ?   难道……近日,一位母亲求助:自己25岁的女儿小朱情绪低落,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原来多年前,小朱原本姣好的面容出现变化:最初只是眼干和口干,她并没有太在意。可慢慢地,小朱还出现龋齿,双腿也长满了皮疹。由于容貌的改变,每次相亲小朱均遭到拒绝,一次次打击令她心灰意冷。经过医院的系统检查,发现原来小朱是得了一种叫做 “干燥综合征”的疾病。什么是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症(Sjogren's Syndrome, SS)是以泪腺、唾液腺分泌减少,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特点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风湿病,除有涎腺、泪腺功能受损外,可出现多脏器多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具体病因未知,研究提示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潜在的遗传因素下免疫调节失常有关。临床发病的高危人群为40-50岁年龄段、女性人群。有哪些临床表现?干燥综合征起病不易察觉,多数患者无法确切指出发病时间,且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局部表现口干燥症:70%-80%的患者诉有口干,此症状易被忽视;50%的患者出现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50%的患者出现间歇性腮腺肿痛,多数在10天内自行缓解;其他常见表现还有舌痛、舌面干裂、口腔黏膜溃疡或感染等 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可出现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会有“痛哭无泪”的感觉其他外分泌腺均可受到波及,例如鼻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系统表现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约有2/3患者出现外分泌腺体外的系统损害。皮肤:局部血管受损,特征性表现为紫癜样皮疹骨骼肌肉:关节疼痛、肌炎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或(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有出血现象消化系统:胃炎、胃酸减少、慢性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肺系统: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减低、晕厥甚至心力衰竭肾脏:肾小管性酸中毒,引起低血钾性肌肉麻痹,出现乏力、多尿等症状肝脏:黄疸、恶心纳差、腹胀、肝区不适、腹水、肝脾大等非特异症状 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干燥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眼部干燥所致的结角膜病变,如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眼部感染约30%-50%的患者伴有肾脏损害,最常见的为肾小管间质性病变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等约20%的患者伴有肝脏损害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心脏损害,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约5%的患者伴有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出现淋巴瘤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什么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如果有长时间伴有口干、眼干的症状,同时伴或不伴有其他病变,应及时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口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每日都感到口干舌燥,需要频繁饮水但仍不能缓解;吞咽干性食物有困难,必须用水辅助;成人期后有腮腺反复或者持续性肿大;有猖獗性龋齿,舌干裂,口腔往往继发有霉菌感染。眼部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每日都感到眼睛干燥,难以忍受;每日需用人工泪液3次或以上;反复感觉有沙子吹进眼睛的异物感;其他症状:长期的阴道干涩、皮肤干痒突然出现四肢无力,不能行走、甚至不能下床活动各系统不能以相关专科解释的情况如胸闷、长期咳嗽、皮肤出血点、夜尿增多、低钾乏力、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晕厥、麻木等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干燥综合征尚无法根治,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阻止疾病进展和延缓内脏损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症状的治疗眼干者应用人工泪液滴眼,一般建议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盐或羧甲基纤维素且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难治性或严重眼干者可局部使用含有免疫抑制剂的滴眼液等;口干者可采用酸柠檬含片等刺激患者唾液分泌,多饮水,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护理,预防牙周病。系统症状的治疗当干燥综合征出现血管炎及神经、肺、肾、肝、血液等多系统损害时,可根据病情,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用系统性治疗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等。当肾脏受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时,需补钾并纠正酸中毒。日常需要注意什么?由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分泌减少,抗菌能力下降,导致口腔的炎症,日常应保持口腔湿润、清洁,多饮水,可使用非药物来刺激唾液腺分泌,如无糖的酸性糖片、木糖醇或无糖口香糖等,同时禁烟禁酒。使用防龋牙膏,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护理,预防牙周病。眼干燥者可采用人工泪液滴眼,睡前可涂眼膏保护角膜,避免使用减少泪液产生的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睑缘卫生,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及长时间用眼。皮肤干燥者可使用皮肤润滑剂和保湿剂,以减少皮肤干燥和瘙痒。阴道干燥者过性生活时可使用表面有润滑剂的安全套,或使用水润性润滑液,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由于发热及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食欲减退,宜进食富有营养的清淡软食,忌食辛辣及过冷、过热、过酸等刺激性食物,确保充足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温度保持在18-21℃,湿度保持在50%-60%,可缓解呼吸道黏膜干燥所致干咳等症状,并预防感染。外出佩戴口罩、墨镜、手套等,注意关节保护,避免寒冷、情绪激动,忌饮咖啡等饮料以免刺激血管收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避免激烈运动。应定期进行专科门诊复查,遵医嘱坚持正确服药,勿随意减用或停用激素,了解药物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本病预后较好,特别是病变仅限于唾液腺、泪腺、皮肤黏膜外分泌腺体者。有内脏损害者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和处理,大多是可以控制病情,从而避免疾病对机体造成长期损伤的危险。

孙莉 2021-05-29阅读量1.1万

女性外阴和阴道瘙痒的病因和处理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外阴或阴道瘙痒的病例很多,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也很困惑。外阴和阴道瘙痒可以是月经周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结果,可以是对经期使用的卫生巾、月经棉塞或其它卫生用品过敏,也可以是对其它一些日常用品过敏引起。当然,还有不少阴道瘙痒是外阴阴道局部皮肤病造成。本文讨论了女性月经期和经期之外阴和阴道瘙痒的常见病因、阴道瘙痒的家庭护理、以及阴道瘙痒的治疗方法。月经期阴道瘙痒的原因        女性经期外阴和阴道瘙痒有两个常见的原因,一是性激素变化引起阴道菌群失平衡,二是对经期各种卫生用品过敏。性激素变化        一般情况下,阴道微环境中,阴道菌群间存在着精细平衡。性激素变化可以引起阴道菌群相对量的改变,一些菌群过度生长繁殖,从而引起阴道瘙痒。引起女性激素变化的原因,包括月经、妊娠和绝经。接触过敏反应        对女性经期卫生用品,或对其它一些日常用品接触过敏,可导致阴道瘙痒。反复接触这些致敏用品后,阴道瘙痒会持续存在或加重。        可引起过敏的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巾卫生棉塞香皂去异味喷雾剂        可引起过敏的其它日常用品,包括:合成纤维材料制作的内裤清洗过程中残留在内裤上的碱性去污剂和织物柔软剂外阴润滑剂乳胶安全套避孕用杀精剂阴道瘙痒的其它原因        许多阴道瘙痒与月经无关,是由于局部真菌感染、细菌感染、以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引起,包括:阴道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        阴道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念珠菌是寄居于阴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念珠菌可过度生长繁殖。这些因素包括:妊娠糖尿病控制不好某些药物或治疗,如抗生素滥用        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症状有:阴道及其周围瘙痒或刺激症状解尿或性交时刺痛或不适白色豆腐渣样阴道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常见阴道感染,由阴道内菌群失平衡引起。病人常有阴道瘙痒、灰白阴道分泌物和局部散发鱼腥样恶臭。这种病是育龄妇女中最见的阴道感染。阴道毛滴虫病        这种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其传播与卫生条件关系很大,也可以通过性传播。 在阴道炎病例中,阴道毛滴虫病所占病例很高,20%以上。        阴道毛滴虫感染后,半数以上可不出现任何症状。阴道毛滴虫病的症状,包括:外阴阴道瘙痒,烧灼感,或疼痛不适外阴红肿解尿时不适感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泡沫状,有腥臭味接触性或刺激性皮炎        大约半数以上的慢性外阴阴道瘙痒病例是由于接触性或刺激性皮炎引起。这类皮炎的发生常与卫生条件差,或使用碱性化学洗涤剂及其它刺激性产品有关。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导致的表皮分化和增生过度 ,堆积在皮肤表面,从而形成红斑或斑块。银屑病有多种类型,可累及任何部位皮肤。生殖器部位的银屑病有两种主要类型:斑块型银屑病和皱褶型银屑病。斑块型银屑病具有典型银屑病特征,即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厚层银白色鳞屑。皱褶型银屑病出现在皮肤皱褶部位,表现为局部潮红细小鳞屑,一般表面光滑。硬化性苔藓        硬化性苔藓是一种发生在外阴或肛门部位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性的白斑,最常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这种病的病因不明。外用类固醇激素软膏有助于缓解瘙痒,愈合皮损。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侵犯表皮基底层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常累及潮湿部位,如口腔、阴道和外阴部。外阴扁平苔藓的症状包括:瘙痒性皮疹白色网格状花纹疼痛性持续性糜烂或溃疡瘢痕形成黄色或带血丝的阴道分泌物性交疼痛萎缩性外阴阴道炎        萎缩性外阴阴道炎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导致的外阴阴道组织萎缩、干燥、脆弱、易发生炎症,在绝经后女性常见。其症状包括:外阴阴道瘙痒外阴阴道干燥阴道烧灼感阴道粘膜小出血点或小溃疡性交痛阴道口皮肤裂隙妇科癌症        阴道瘙痒可以是妇科癌症的伴发症状。这类妇科癌症包括阴道癌、外阴癌和宫颈癌。这类阴道瘙痒通常很顽固。治疗药物        一些药物,包括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也可导致阴道瘙痒。这些药物可导致阴道菌群失平衡。家庭护理        一些家庭护理有助于治疗和预防阴道瘙痒。这些家庭护理的目的在于:减少刺激保持干爽透气,改善适合真菌生长的潮湿环境维护阴道内菌群或微生物群的优化平衡        常用的家庭护理,包括:避免阴道冲洗,防止因此造成的阴道菌群失平衡食用乳酸菌补充食品,有助于恢复阴道乳酸杆菌数量穿吸汗透气的棉质内衣裤,以减少局部潮湿不使用香皂和其它碱性刺激物不使用包含香料的洗衣剂,避免使用织物柔软剂温水浴,而不是热水浴,以避免刺激阴道周围敏感皮肤温水泡澡时,加用少量小苏打(一浴缸温水加15g小苏打),以缓解阴道瘙痒治疗        阴道瘙痒的治疗取决于其病因。        下面列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抗生素,用于细菌性阴道病或其它细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瘙痒抗真菌药,包括口服制剂、外用霜剂或阴道栓剂,用于念珠菌感染外用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用于接触性或刺激性皮炎外用雌激素,如结合雌激素乳膏,用于萎缩性外阴阴道炎抗组胺药,用于接触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其它瘙痒性皮肤病结语        外阴和阴道瘙痒很常见。女性经期阴道瘙痒往往与正常性激素变化相关,也可能是经期卫生用品接触过敏或刺激引起。阴道内真菌和细菌失平衡、一些皮肤病和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引起阴道瘙痒。经期阴道瘙痒往往可以在数天内自行缓解。如果阴道瘙痒持续,或伴有白带异常、异臭等不适,或有局部皮损,则往往需要到医院就诊,做相应化验检查,然后进行药物治疗。

赖伟红 2020-07-07阅读量1.2万

皮肤出血点病因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总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75.4万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