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一、基本知识篇 1. 什么是近视、远视、散光? 答:我们用两张图来解释这三种屈光状态。 图1 图1显示的是正视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屈光状态。黑线代表正视眼,此时远处来的光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红线代表近视眼,远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然后将模糊的像投射在视网膜上;绿线代表远视眼,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视网膜上的像同样模糊。 图2 图2显示的是散光,我们看到,在不同的方向光线会聚的程度不一样,这就是散光。通俗而夸张的讲,没有散光的眼睛好比足球,那么有散光的眼睛呢,就像一个橄榄球。眼睛有少量的散光是正常的,家长大可不必因孩子有散光而紧张,散光和近视一样可以通过镜片矫正,而且一般来讲,散光在发育的过程中变化不大,如散光度数越来越大,要警惕圆锥角膜可能。高度散光是天生的,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2. 为什么近视者会将书本拿那么近看? 答:我们再来看一副图。 图3 图3所示,当我们将书本拿得很近时,光线就会从近处呈发散状(远处物体的光线是接近平行的),然后通过近视的眼球正好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再拿得远一点就变模糊,近视度数越高,越要靠得近才看得清。因此,孩子将书本拿得很近阅读时,家长必须考虑到近视眼的可能。 3. 是近视好呢,还是不近视好? 答:这不是一句废话,也许你还真答不上来。人类对自身屈光状态的要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正视(眼科学意义的正视亦不是零,而是-0.25~+0.25DS)。人一生中对屈光的生理要求是随年龄而演变的,如小于18岁时,+2.50DS~+1.50DS可能较好,在18~30岁阶段,则以+0.75DS~+0.50DS为佳。向近视过渡是自然的要求,比如到55~70岁,以轻度近视-2.25DS~-1.50DS为好,70岁以上则最好为-3.0DS的近视。 随着人类文明的积累,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近距离的阅读与工作,使正视化的过程提前到来,过早形成近视眼。众所周知,人眼像一架高精密的照相机,看远看近之间的切换非常之灵敏和迅速,那是因为在看近时人眼具有“调焦”功能,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调节。正视眼看近时需要付出的调节较多,近视眼看近时需要付出的调节较少。而调节是需要付出能量的,为便于人们长期大量的近距离阅读和工作,人眼逐渐“变懒”,通过眼球屈光状态的改变,使主动付出的调节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效果——近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你能说近视是一种退化吗? 4. 发生近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遗传因素 遗传学上,通过近视眼的家系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的发生率存在着家族发病的倾向,近视眼病人的家庭成员,患有近视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非近视眼的人群。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双亲不是近视,而孩子是呢?多数学者认为,近视是隐性遗传的,也就是说,父母双方即使没有近视,也可能是近视基因的携带者,遗传学上后代发生近视的几率是25%。但现实中近视儿童的比例似乎超出这个数目,这是怎么造成的呢?这就是下面要讲的环境因素。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非遗传的、后天的,可引起近视发生的一些因素。具体就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和用眼卫生不当。 ①握笔姿势不良:握笔姿势不良是近视眼的“罪魁祸首”,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养成一切良好用眼习惯的前提。 我们来比较左右两图的握笔姿势差异。按左边的姿势握笔,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笔尖和纸张;按右边的姿势握笔,从上方是看不到笔尖的,因为它被大拇指挡住了,为看清笔尖,只有将头侧过去,甚至贴到纸边才能看清楚。这样子是在人工“制造近视眼”!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这种离焦诱导近视的现象。家长经常责怪孩子抬不起头,歪着身体写字,使用“背背佳”强行拉直身体,可有想过真正的“杀手”就躲在家里?改良读写姿势,从改正握笔姿势做起! ②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的因素:很多中小学生得到一本喜爱的读物,或者为了完成作业、准备考试等,往往不间断地阅读数小时,甚至熬夜。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用眼习惯,不仅精神疲惫,而且使眼睛处于持续调节紧张、充血、干涩的状态,产生视疲劳,极易诱导近视眼的发生。因此,专家强调,科学用眼是阅读45~5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期间应远眺、做户外运动,以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为最佳。 ③学习环境不良的因素:学习环境不良、照明不符合要求、光线过强或太弱,也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看书写字需要适度的照明。光线太强使眼睛过分受刺激,易诱发视疲劳:光线太弱则视野对比度下降,强迫缩短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诱导近视眼的产生。科学的照明是双重照明,即在距离书本2~3米存在适当亮度弥散照明(比如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的同时,于距离书本0.5米处再放置一盏台灯,以普通白炽灯为佳。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上推销的各种护眼灯,目前没有足够的科研依据证明护眼灯可以有效地防治近视眼。 ④其他因素:包括胎内期的影响,体质因素的影响,营养因素的影响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服用鱼肝油、β-胡萝卜素是补充维生素A的途径,针对的是夜盲(维生素A缺乏征)的患者,而不是近视的患者!不要盲目服用药物,只要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儿童一天从食物中摄取的微量元素是充足的。 5. 近视眼如何分类? 答:近视眼可分为单纯性近视眼和病理性近视眼,前者主要由不良的用眼习惯引起,后者则遗传占主导,如在4岁时近视度数达到700度,8岁时可达到1000度,并伴有明显的眼底视网膜改变。多数近视患者属于前者,而前者又可以300度和600度为界划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 6. 什么是假性近视?怎样判断是否属于假性近视? 答: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为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假性近视眼学说的推行,反映了国内对近视矫正的急切心情,同时也不排除某些人为或商业的因素。实际上,这个在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于我国的学说,并非科学定论。所谓假性近视只是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率(可能不超过3%):是一种近视现象,但本质上不是近视眼。它是近距离用眼过度、调节痉挛引起的暂时性屈光状态改变,在看远时产生和近视眼同样的视物不清的症状。 那么怎样鉴别近视的真与假呢?最简单可靠的办法就是扩瞳验光(见问题10)。如果在扩瞳后验光结果显示为没有度数或轻度远视,那么可以说这是“假性近视”;如果仍显示为近视,那么就是真性的,铁证如山,不用自己欺骗自己。还可以用超声波A测眼轴长度,一般来说,近视眼是眼轴比正常人偏长,每年进行测量眼轴比较,有助于了解近视的进展情况。 7. 为什么近视的儿童容易出现眼位偏斜?什么叫外隐斜? 答:正常情况下,人眼在看近时会同时做出三个反应:瞳孔缩小,晶状体调节,双眼集合。如上所述(见问题3),近视眼在看近时所付出的调节较正常眼少,却仍然需要足量的双眼集合(否则会出现复视),这样一来,调节/集合失去了平衡,眼位就趋向于向外偏斜,称为外隐斜。外隐斜在双眼同时看时表现不出来,只要遮盖其中一只眼睛,将双眼融像打破后就可诱导出来。少量的外隐斜是正常的,而大量的外隐斜对双眼视功能是有害的,甚至可能发展为显性外斜,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8.什么是视力,怎样检查视力? 答:视力,也叫视敏度,即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医学上可分为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裸眼视力,顾名思义,是指不经过任何光学镜片矫正,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视力。矫正视力指通过各种光学方法矫正后所能达到的视力,矫正手段包括框架眼镜、隐性眼镜、准分子近视激光手术等。检查视力时最好使用人工照明,远视力检查在5米处,近视力检查在30厘米处,分别使用不同的视力表,前者在临床工作中较常使用。 9. 怎样才算是正常的视力? 答:正常情况下,人在3岁时眼球发育还不完全,处于远视状态,其正常的裸眼视力是0.6;刚进入学龄时,还处于轻度远视状态,正常的裸眼视力是0.8~1.0。由此可见,医学意义上儿童阶段的正常视力不一定是1.0,更不是指1.2、1.5甚至2.0。高于1.0的视力称为超视力,青少年因为屈光介质透明,眼底视网膜功能良好,对物体的分辨力可以达到1.0以上。但超视力不是我们在验光配镜时所追求的,拥有超视力的人除了在应聘飞行员时占点便宜,在其他生活质量上与正常视力者相比并未体现任何优势。 医学上更加关注的是矫正视力,青少年的正常矫正视力一般在1.0以上。矫正视力在0.8以下称为弱视,这是一种视觉系统发育受限的疾病,需要及早就医进行治疗。 10.什么是验光? 答:通俗的讲,就是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人眼的屈光状态分近视、远视、散光等,只有通过验光才能准确得知。验光又分为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前者不需要被测者辨认视标,通过验光师的判断即可完成,而后者需要被测者和验光师的配合共同完成。一般来讲,客观验光在先,主觉验光在后,最终的处方以主觉验光的结果为主。 前面说过(见问题3),人眼是一架高精密的照相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而当近视增加时,不管“镜头”怎么调焦,看远都是模糊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在刚刚出现低度近视时,可以通过眯眼睛增加焦深来代偿屈光不正,勉强看得清楚至黑板那么远的距离,但这是以视疲劳为代价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长绝不能主观臆断孩子是否近视,也不能等到孩子实在看不见才来就诊。专家建议,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友情提醒,来我院验光配镜尽量避开寒暑假高峰期) 11. 什么是扩瞳验光?青少年为什么要扩瞳验光? 答:扩瞳验光就是散开瞳孔后进行验光吗?不完全正确。儿童和青少年在验光之前扩瞳的目的在于放松睫状肌的调节,使屈光状态稳定,从而进行准确的验光,而不仅仅是使瞳孔放大。通常使用的扩瞳剂有快速扩瞳剂,如双星明、美多丽等滴眼液,起效迅速,作用维持6~8小时,一般不影响第二天上学,适合6~16岁的儿童。使用后出现看近模糊、畏光均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任何其它副作用,对儿童无害。个别高度远视、散光、内斜视以及6岁以下的小孩,调节作用强,一般医生会建议用阿托品眼膏(水)散瞳,需要每天三次连用三天,然后再验光,药物持续时间一般为2周,有些患者还需要2周后再来验第二次,再确定治疗方法。 12. 什么是电脑验光?电脑验光的结果可靠吗? 答:电脑验光仪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可以自动分析眼睛的屈光状态,快捷、简便。但是,电脑验光受到仪器的稳定性能、检查者的技巧、被检查者的合作程度、眼睛调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准确性不稳定,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误差比较大。儿童和青少年在扩瞳之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准确验光的参考,但远远不是最后的配镜处方。儿童和青少年正确的医学验光步骤应该是:扩瞳——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主觉验光。 13. 如何看懂验光单? 答:请看图解。 球镜 柱镜 轴向 矫正视力 右眼 -1.50D -0.50D 175 1.0 左眼 -1.75D -0.25D 5 1.0 表格中的球镜就是我们常说的“度数”,其医学单位是“D”,1D=100度,“-”代表近视,“+”代表远视。表格中右眼的球镜显示为-1.50D,即近视150度,同理,左眼显示为-1.75D,即近视175度。柱镜就是我们常说的“散光”,单位也是“D”,其阅读方法与球镜相似,只是散光的轴向可能让您困惑,但您只要知道它是代表散光柱镜摆放的方向即可,至于“为什么两只眼睛的轴向差那么大”“前后两次验光的轴向差那么大”之类的问题比较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说得清,家长不必深究。最后就是矫正视力,1.0的意思是,配戴这样的一副试戴镜,被测者可以达到1.0的视力。总结一下就是:右眼150度近视,50度散光,轴向在175,可矫正到1.0;左眼175度近视,25度散光,轴向在5,可矫正到1.0。简单吧!拿自己的验光报告试试。
王晓瑛 2018-03-28阅读量9021
病请描述:随着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的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这个近视界的新星。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阿托品的前世今生。一)阿托品是什么药?阿托品是一种古老的抗胆碱药物,主要作用是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因此过去主要用于内脏痉挛,如肾绞痛。在眼科,主要用于虹膜睫状体炎以及儿童验光,特别是远视和内斜视的孩子,常用的浓度是1%。由于近视的发生被认为与过度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有关,因此早在多年以前就有医生用阿托品治疗近视。但是,由于阿托品除了解除睫状肌痉挛以外,还有强大的扩瞳作用,因此也带来了视物模糊,畏光等副作用,因此未能普及。二)阿托品控制近视的临床研究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着逐步降低阿托品的浓度,发现低浓度的阿托品对控制近视也有很好的效果。在众多的有关阿托品控制近视的临床实验中,最有力及可信的是由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所进行的长达5年的AtropinefortheTreatmentofMyopia(ATOM)研究。他们比较了不同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0.01%,0.1%,0.5%和1%)对6-12岁的儿童近视控制作用,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连续用药两年后评估近视增长情况,发现四种浓度下2年期间近视的进展分别为0.3D,0.4D,0.4D和0.5D,而不用药的对照组为1.4D.这里说明一下,1D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100度。第二阶段,停药1年,观察有无反弹情况。发现停药1年后,4组近视进展分别为1.1D,0.9D,0.7D和0.3D.而对照组为0.4D.说明高浓度的阿托品停药后会出现较明显的度数反弹,而0.01%的阿托品则无此情况。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中明显反弹的孩子重新开始使用0.01%的阿托品药水,观察时间还是2年。发现重新使用0.01%阿托品后近视的进展又得到了控制。综合5年的近视进展情况,0.01%阿托品5年近视进展为1.4D,是几种浓度里最低的。三)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畏光,看近不清。这是和浓度相关的,0.01%浓度的药水出现这些问题要轻的多,且大多数孩子是可以耐受的。很多家长担心用药后调节能力下降,根据ATOM研究,0.01%阿托品导致调节力下降约2D(正常儿童调节力约15D,看近需要3D的调节力),因此对阅读是没有影响的。而且,停药后调节里是可以恢复的。当然,现在为止的研究中最长的用药时间为2年,所以建议用药2年后,停2-3个月,再继续使用。四)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用阿托品我们目前建议用在近视进展较快(一年超过50度)的孩子,年龄是6岁以上。父母都是近视,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有近视倾向的孩子也建议使用。
钱宜珊 2018-01-17阅读量4.4万
病请描述:写在最前:很多我的病人问我为什么最近没来上班,原因是作为小儿眼科医生的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天使。我很少写科普文章,一直希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给予来门诊的患者,但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更加感同身受孩子生病后父母是多么的焦虑,带孩子去熙熙攘攘的医院看病是多么的糟心,对医生一大串医学名词一知半解的手足无措,所以我想以一名医生更是一个普通宝妈的身份写写宝宝眼病那些事,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帮助。什么样的情况必须马上去看眼科医生荣升为宝妈以后,我最能体会家长的纠结在于,看到宝宝有异常情况想去找医生探个究竟,但是带宝宝,尤其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去医院如同打仗,并且医院人多嘈杂,没病去趟医院感染的风险也极大;但是在家里观察又怕耽搁宝宝的病情。因此,我想列出一些必须要去去眼科就诊的眼部表现和可能得疾病,供家长们参考。首先比较关键的是观察宝宝眼球大小,有无明显的眼球增大,角膜有无水肿混浊,宝宝有无表现出畏光流泪,这些体征提示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必须尽早确诊,控制眼压,否则会有不可逆性视神经损伤的可能。另一个特别需要留心的重要体征是白瞳,也就是瞳孔区发白,这个体征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提示很多重要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的治疗不容延误。比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等孕32周以下,出生体重低于1500g,有吸氧史的早产儿需要常规到眼科进行眼科筛查,以排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这个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窗口期,错过治疗有致盲风险,因此有上述情况的家长需提高认识。另外是我的专业,儿童斜视。家长要关注宝宝眼睛的位置和眼球的运动,是否有内斜(斗鸡眼)或者外斜或者眼球运动异常。自我的宝宝出生后,我就观察他的眼球运动,刚出生的小宝宝会有内斜和轻微的眼球震颤,随着月龄增大,这些体征部分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月龄增大后仍有明显的斜视,尤其是内斜,需到斜视与小儿眼科专科就诊,进行诊断和治疗。这部分我在后面的科普文章会展开说明。其他一些少见的情况也需要立刻来眼科就诊,如上睑下垂,角膜白斑,鼻泪管阻塞等。
文雯 2017-12-1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这里是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华荣主任医师在线健康咨询平台,为您提供检验报告分析,疾病科普宣教,专家门诊预约及诊疗绿色通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华荣主任医师"微信公众号。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头痛的经历。35岁的王女士自从来到广州工作,反复头痛7年,一年前产下二胎,头痛更加频繁,这令她苦恼不已。前往医院做了一番检查无异常后,王女士拿到四五种西药,犹豫着要不要遵医嘱服用。有这种经历的朋友并不少见,那么关于头痛,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呢? 问题一 什么样的头痛需要高度警惕? 凡是突发的剧烈头痛,伴有呕吐及视物模糊、重影等视觉异常,都需立即就医。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表现为可自觉视物异常)是颅内肿瘤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特异性表现,须立即引起您的重视。 脑肿瘤方面的头痛,或有视野缺损伴有激素水平异常;或有听力下降伴耳鸣;或声音嘶哑,走路不稳。脑肿瘤继发头痛通常在清晨较严重。除此以外,有癫痫病史的朋友,还需警惕头痛可能是该病复发的前兆。 许多朋友最担心自己的头痛是脑肿瘤的表现。大部分脑肿瘤确实都有一定程度头痛。但临床上还是以原发性头痛(原因未明的头痛)最为多见。研究表明,如果对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的各种头痛患者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引起头痛的可治疗疾病的可能性只有2.4%。脑肿瘤引起的头痛还是少数,切勿给自己徒增心理负担。 问题二 头痛需要看哪些专科? 俗话说,头痛医头。头痛诊疗的第一站是神经内科,一般情况神经内科大夫能够对您的病情有全方面的认识。但当脑部检查(如CT或核磁共振)未见异常后,头痛还有可能是以下方面引起的: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头痛可能是由于近期血压控制不佳引起(血压波动大也是诱因之一,可能与更换降压药有关);慢性鼻炎患者近期发作,带有面部胀痛及鼻流黄色或绿色脓涕,可能是所谓窦性头痛,需要解决鼻炎问题;还有所谓颈源性头痛,痛处偏于颈项,需要重视颈椎病的诊断。因此头痛有时也需要心血管科、五官科及骨科方面的帮助。 问题三 各种检查无异常,头痛该怎么办? 实际上,大多数人如王女士一样患上的是原发性头痛。需要就诊且较常见的为其中的偏头痛,这类头痛位置为单侧,有搏动感,发作时可能有恶心呕吐,伴有畏光畏声,劳累后诱发加重的特点。说到病因,偏头痛有近一半的患者有家族发病的倾向,而针对偏头痛血管和神经两大病因学说,急性发作主要以麦角胺制剂及曲坦类药物为主。预防复发配合西比灵及抗抑郁、抗癫痫药物。 问题四 服药及平时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过度服用止痛药物(如曲坦类)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让您出现反弹性头痛,所以不遵医嘱滥用止痛药可能得不偿失。用药中,有些需要监测肝肾功能的药物,如抗抑郁、抗癫痫药;有些加重哮喘风险的,如心得安等,需要遵循医生建议。尽量避免高酪胺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及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结语:目前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确实许多不规范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的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到了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也无时不刻在体会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优势所在。中医药是偏头痛治疗的重要手段,广东省中医院头痛专科积累了大量中医辨治头痛病的经验,今后我们将会为您带来头痛的中医方面的认识。 (华荣主任医师健康团队)
华荣 2017-12-05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每年一到征兵和招飞(飞行员或空乘)季,各大医院的视光中心都会挤满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他们焦急地询问医生:我的近视和散光可以矫正吗?大多数人经过详细地术前检查和高精度的手术以后,都满意的摘掉了眼镜,恢复到了1.0以上的视力,加入了保家卫国或者翱翔蓝天的队伍。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目前主流的近视矫正方法及其适应证,以及大家最为关心的术后长期的预后和不良反应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术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前者适用于角膜形态正常且近视1200度以下的患者,后者适用于角膜形态欠佳不适合激光手术,或者虽然角膜正常,但是度数太高无法用激光完全矫正的患者(1200-1800度)。一、激光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的弧度来矫正近视。适用于年龄18岁以上,近视稳定者(两年内加深不超过100度)。老年人只要没有白内障也可以考虑。它的优点是恢复快,风险小。目前常见的激光手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全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上方2mm的小切口取出透镜。手术时间只要几分钟,术后很快就能恢复视力,一般第二天即可达到1.0左右。全飞秒激光主要适用于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500度以内的近视患者。目前不能矫正远视。全飞秒无需制作角膜瓣,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更安全,特别适用有运动需求的患者。2)半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制作一个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在掀开的角膜瓣下进行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它的视力恢复也很快.适用于近视12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也可用于远视的手术,在一些特殊的患者,如角膜不规则或像差较高的,可以进行地形图或像差引导的手术。缺点是需要角膜切开,因此万一眼睛受伤存在角膜瓣移位的潜在风险。3)表层手术,包括T-PRK和LASEK两种。表层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直接切削,其优点是较节省角膜组织,缺点是术后短期内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光流泪症状,需要佩戴4-7天的隐形眼镜。比较适用于角膜较薄(470以下)的低度数(300度以下)患者。 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在眼内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矫正近视。它的优点是无需切削角膜组织,可矫正高达1800度的近视,且不存在反弹的风险。万一植入后不适应,可以通过原切口把镜片取出。缺点是费用较高,且为眼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三.风险和不良反应激光手术经过20几年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成为非常安全且成熟的近视矫正方式。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1)门诊患者最常问的问题是:医生,我做手术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的风险吗?答案是:不会。和正视眼相比,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生并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变性、脱离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激光手术只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达到清晰视力的目的,并没有改变眼球的基本结构,因此,做激光手术不会增高,但也不降低上述疾病的风险。即使做好手术不戴眼镜了,也不代表近视就完全治好了,高度近视还是需要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还有些患者担心做了激光将来就不能做其他眼科手术了,这也是一种误解,现代的激光手术是不影响将来做任何手术的。2)眩光和干眼眩光是由于某个光源的存在导致眼睛不舒服,严重的导致眼睛睁不开影响视力。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晚上在很暗的路上开车,对面的车大灯一闪顿时看不见了,这个叫失能性眩光;晚上不开灯看电视,电视屏幕感觉很晃眼,这个称为不适性眩光。眩光的出现是因为外界的光源干扰了正常的视网膜成像,导致成像的对比度降低。所以眩光并不是近视手术后特有的,正常人也存在眩光。眩光的严重程度和暗瞳的大小有关。所谓的暗瞳就是光线暗的情况下瞳孔的大小,瞳孔就是眼睛的光圈,光线越暗瞳孔越大。暗瞳越大的人,干扰光线进入眼内的就越多,对正常成像的干扰越大,则眩光的症状可能越严重。另外也和大脑的敏感性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眩光的干扰,这部分人可能对眩光的敏感性较低。近视手术,不管是激光还是晶体植入,都存在一个光学区的概念,所谓光学区就是矫正的有效面积。一般的光学区直径在6-7毫米之间,当暗瞳超过光学区时,光线从光学区以外未矫正的部分进入眼内,则无法形成清晰的像,从而加重对视网膜正常成像的干扰。加重眩光的感觉。不过大家不必太担心,并不是每个术后的人都会出现眩光的症状,这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另外,眩光还存在适应现象,一般在2个月后不适症状会慢慢消失。激光手术由于在角膜上进行切削,因此会对角膜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全飞秒激光避开了角膜神经最为密集的浅基质层,因此对神经的影响是最小的。不过大家不必太过担心,角膜神经是可以再生的,一般3个月可以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因此术后可短期使用人工泪液改善干眼,另外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很重要。3)角膜膨隆和圆锥角膜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圆锥角膜的患者是不能做激光手术的。圆锥角膜顾名思义,就是角膜像圆锥样突起,它是由于角膜胶原纤维的薄弱和异常造成的,严重的可能导致高度散光,甚至需要角膜移植。因此手术之前严格的角膜地形图检查非常重要,一定要排除任何可能的圆锥角膜患者,避免因为手术削弱角膜而加重圆锥角膜的发展。4)关于反弹的问题 从激光手术的原理我们知道它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矫正近视的,而角膜为生物组织,它的形状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细小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度数的反弹。但是,这种反弹的幅度一般很小,基本上在10%以内,也就是说术前1000度的近视,可能会反弹100度左右,而600度以下的近视反弹的风险就更低了。当然,除了反弹以外,过度用眼也可能导致近视加深,因此,术后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困扰。作为一种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手术,激光手术实现了无数人的脱镜梦想。当然,请务必选择能进行完善术前检查的正规医院,以及手术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屈光手术医生。
钱宜珊 2017-11-07阅读量3.0万
病请描述: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术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一、激光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的弧度。它的优点是恢复快,风险小。目前常见的激光手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全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上方2mm的小切口取出透镜。手术时间只要几分钟,术后很快就能恢复视力,一般第二天即可达到1.0左右。全飞秒主要适用于近视1000度以内,散光500度以内。目前不能矫正远视。全飞秒无需制作角膜瓣,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更安全,特别适用有运动需求的患者。2)半飞秒激光。采用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制作一个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在掀开的角膜瓣下进行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它的视力恢复也很快.适用于近视12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也可用于远视的手术。缺点是万一眼睛受伤存在角膜瓣移位的潜在风险。3)表层手术,包括T-PRK和LASEK两种。表层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直接切削,其优点是较节省角膜组织,缺点是术后短期内会有比较明显的畏光流泪症状,需要佩戴4-7天的隐形眼镜。比较适用于角膜较薄(470以下)的低度数(300度以下)患者。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在眼内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矫正近视。它的优点是无需切削角膜组织,可矫正高达1800度的近视,且不存在反弹的风险。缺点是费用较高,且为眼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适用于高度近视(1200度以上)的患者。
钱宜珊 2017-09-07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 患者,女,78岁。8年前开始出现右侧下眼睑阵发性抽动,情绪激动、劳累、或紧张时明显,休息后减轻,入睡后能消失。开 始未予注意,也未进行正规治疗,2年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畏光、流泪,在眼科进行多种治疗后症状不见缓解,但症状始终局限于下眼睑,也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否认面瘫史和外伤史,排除精神因素与眼科疾患,曾于外院注射肉毒素治疗多次,每次治疗后症状可缓解1-3个月不等。后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症状完全缓解,随访二年无复发。 你看到血管压迫神经在哪里了吗?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暑假已至,孩子们在学校里正在为期末考试做最后的冲刺,而我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也即将迎来因屈光不正问题来就诊的小患者的高峰。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一旦戴了眼镜就摘不掉,并且度数会越来越加深。对于前一个问题,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视力发育的黄金期,因此需要通过戴镜给予眼球最清晰的视觉刺激,促进视觉中枢的发育,一旦错过这一黄金期以后视力再难提高。对于后一个问题,虽然佩戴框架和隐形眼镜为近视人群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却无法彻底治愈或延缓视力下降问题。日前在眼科学权威杂志《Ophthalmology》上刊登的一项为期5年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发现,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能有效延缓儿童近视度数的加深,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之前该药物一直未在国内上市,需要此滴眼液的小患者只能依赖自行配制。 目前该药已在我院宝庆路分院有售,但一日只能开一支,并且保质期只有40天。请大家合理购买。 注意点: 1、阿托品会引起瞳孔不同程度放大引起孩子畏光、视近物模糊,因此只能睡前点,一滴即可。2、点药后按压内眼角3分钟防止药液进入鼻腔。参考文献: Chia, Audrey, Q. S. Lu, and D. Tan. "Five-Year Clinical Trial on Atropine fortheTreatment of Myopia 2, : Myopia Control with Atropine 0.01% Eyedrops." Ophthalmology 123.2(2015):391.
赵晨 2017-07-07阅读量4.0万
病请描述: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判断为肝阴亏虚者,症状: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舌干红,脉弦细或数。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方药:滋水清肝饮。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成,以六味地黄丸补益肝肾之阴,而以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泻火。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以致头痛、眩晕、面时潮红,或筋惕肉响者,加白蒺藜、草决明、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柔润熄风;虚火较甚,表现低热,手足心热者,可加银柴胡、白薇、麦冬以清虚热;月经不调者,可加香附、泽兰、益母草理气开郁,活血调经。
王智刚 2017-01-13阅读量5315
病请描述: 甲亢突眼是甲亢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眼部病变,可以分为单纯性突眼(或称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或称为恶性突眼)。甲亢突眼的发生时间和甲亢本身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平行,有的突眼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前,有的和甲亢同时发生,也有的患者在甲亢已经好转后发生突眼。甲亢突眼的诊断一般不难,结合甲亢患者出现眼部症状体征、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眼部B超或CT、磁共振发现眼肌肿胀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甲亢突眼确诊后,关键是治疗方案的及时选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甲亢突眼患者的痛苦,而不合适的治疗方案或是治疗的延误常会加重病情,并且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一般来说,甲亢突眼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保护性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眼睛的休息,有眼部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时可以戴墨镜避免强光及其他刺激;眼睛如果闭合不全,睡前应涂抗菌眼膏,并戴眼罩,避免角膜暴露,以保护结膜、角膜;高枕卧位,控制钠盐摄入,可以使用利尿剂,局部可以用抗菌眼药水及可的松眼药水;1%甲基纤维素滴眼剂或人工泪液对减轻眼睛刺激症状效果较好。 二.戒烟 已经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吸烟可以恶化突眼,吸烟影响突眼治疗的效果,戒烟者突眼疗效优于不戒烟者。因此,甲亢突眼患者如果有吸烟习惯,一定要戒除。对于不吸烟的甲亢突眼患者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三.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甲亢突眼疗效明确,但是临床上有甲亢患者反映使用激素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其实,激素治疗甲亢突眼有效的关键是早期治疗和足量治疗,所谓早期治疗是指一定要在甲亢突眼的炎症活动期进行治疗,如果过了活动期,再进行激素治疗效果往往很差。所谓足量治疗是指激素的使用一定要足量,有的患者使用较小剂量的激素治疗突眼,这样往往突眼没有好转而激素的副作用却出现了。 激素治疗甲亢突眼可以选择口服激素或静脉使用激素,推荐静脉使用激素。口服激素往往副作用较大而疗效又逊于静脉使用激素。有时候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是环磷酰胺。当然,在使用激素或环磷酰胺前一定要排除是否存在药物的禁忌症。 四.生长抑素类似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以抑制甲亢突眼患者眼眶内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因此可以用于甲亢突眼的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以试用。使用奥曲肽可以明显减轻眼部软组织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但抗炎效果不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也要注意副作用,例如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血糖波动、低血糖等。 五.眶部放射治疗 眼眶放射治疗对甲亢突眼有效率约为60 %,本疗法可以单独应用或者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联合应用可以增加疗效。眼眶放射治疗对眼部软组织改变和视神经病变及新近的眼外肌受累疗效较佳,但对减轻眼球突出、改善眼肌活动效果欠佳,特别是眼外肌受累时间较长的突眼患者。眶部放疗的治疗效果一般需数天至数周才能显现。糖尿病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小于35岁者是眶部放射治疗的禁忌证。 六.手术治疗 甲亢突眼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眼眶减压术和眼部整形术。眼眶减压术是治疗甲亢严重突眼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甲亢突眼引起暴露性角膜溃疡;眼外肌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眼部整形术又包括眼外肌手术和眼睑手术。眼外肌手术 用于甲亢突眼复视的治疗,手术成功则可以减轻突眼、复视减轻或消失。眼睑手术主要适用于单眼或双眼睑退缩,睑裂太大,要求手术改善外观;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有异物感,角膜炎等。 总之,甲亢突眼的治疗一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处于炎症活动期的突眼患者一定要当机立断,切勿瞻前顾后,因为顾忌激素等药物的副作用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间。
李连喜 2016-07-09阅读量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