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牙齿异常 > 内容

牙齿异常内容

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科普-李东城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科普 儿童生长发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通常会遇到儿童矮小症、性早熟、儿童肥胖等相关问题。一旦发现孩子生长发育有异常要及时到儿科做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评判孩子的身高情况?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第一个生长高峰:婴幼儿期身长和体重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身长可增长二十五到二十六厘米,二年可长高十二到十三厘米。第二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身高?遗传因素占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后天因素包括营养疾病、生活环境、社会因素占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 误区一:孩子多吃才能长高。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不高,不节制地给孩子吃营养品和补品。认为营养越好孩子以后长得就越高。但现在的孩子因为摄入量多,吃的太好很容易导致孩子发育期出现肥胖、性早熟。而这两个问题都是引起骨龄"跑得快"的原因,提前终止了孩子的生长,最终就是导致孩子长不高。 误区二:钙补充的越多个子能越高。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也是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所以钙确实是人体长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虽然青少年时期钙的摄入与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有关,但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要长期补钙。过量的钙摄入会干扰锌、铁这两种微量元素的吸收,锌、铁缺乏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免疫力。而且严重过量的钙摄入还可能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血管钙化,甚至引发肾衰竭等。一旦发现孩子主长发育有异常要及时到儿科做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误区三:爸妈个子高,孩子一定矮不了。很多家长觉得夫妻都高,孩子肯定不会矮,或者认为自己很矮,孩子也高不到哪里去。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相对片面的,遗传因素决定身高的70%。其他因素,比如母亲孕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小儿特殊罕见病、部分慢性疾病(慢性肾病、地中海贫血、哮喘、心脏病等)。慢性肾病、地中海贫血、哮喘、心脏病等都会导致生长迟缓。 误区四:孩子现在矮是因为"晚长",发育确实有早晚之分,如果与同年龄孩子的平均身高相差3-5cm,骨龄落后,生长激素分泌检测正常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是有可能追上来,但如果相差10cm以上则很困难。发现儿童生长速率异常,要及时干预,不要待到骨骺闭合时往往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追悔莫及。

生长发育 2024-05-12阅读量2659

儿童口腔护理常见的6个误区

病请描述:在口腔科门诊,医生们发现,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中有不少误区,比如:只要少吃糖,就不会长蛀牙了。乳牙早晚要换,坏了也不用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编就跟您聊一下儿童口腔护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少吃糖,就不会蛀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少吃糖,就不会得蛀牙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理解。 咱们平时所说的蛀牙又叫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致龋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份,代谢产生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长期腐蚀人的牙齿,就会形成龋齿。 在日常生活中,糖果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平时吃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和大部分零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类。 这些食物残留不能得到及时的清洁,也会代谢产生酸类物质,形成龋齿,可见,及时正确的清洁口腔十分重要。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71.9%*,乳牙期平均每名儿童口腔内龋齿的牙齿数大于4颗,儿童恒牙龋患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要特别引起重视。 *《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2020.8.9 误区二:乳牙早晚会换,乳牙没必要清洁,蛀牙也不用治疗 事实上,乳前牙替换从六周岁左右开始,乳磨牙多在九岁至十岁半左右,还有部分孩子换牙较晚,大概在十二周岁左右。 如果不注重清洁乳牙,会逐渐形成龋洞,若未及时治疗,会慢慢发展成牙髓炎,也就是常说的“牙神经发炎”。 进而导致剧烈的疼痛,经常疼痛难忍,势必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学习以及睡眠,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部分孩子牙齿会继续进展到急慢性根尖周脓肿,恒牙之上的骨质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恒牙的健康发育。 医生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孩子新萌出的恒牙就有缺损或者牙釉质发生改变,就是因为乳牙出现问题没有重视,所以,乳牙的清洁维护至关重要。 此外,乳牙的作用除了咀嚼食物,还有协助发音和维护面部外形的作用。如果乳牙龋坏严重,会引起疼痛肿胀,影响孩子正常饮食睡眠,加重孩子的痛苦。 若乳牙损坏严重提前失去,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错位或早萌也会引起孩子长期偏向一侧咀嚼,引起面型的改变和关节的损伤。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音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误区三: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让孩子自己刷牙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错,但事实上孩子自己清理口腔效果可能不好,很多医生更希望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手部运动不够灵活,够不到边边角角。另外是孩子没有耐心,不能细致刷到位,牙齿清洁不彻底,牙缝里嵌塞食物残渣,导致发酵产生酸类物质,进而产生龋坏。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家长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刷牙后再使用牙线清洁,这里推荐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在以后会专门讲。 误区四:孩子不能用牙线 很多人认为给孩子使用牙线会把牙缝剔大,实际上牙缝越剔越大主要是牙签造成的,牙线只要使用正确的话,不会扩大缝隙,而且牙线使用时动作跟轻柔,不会导致牙龈出血,对牙齿邻面起到良好的清洁作用。 用牙线有利于预防邻面龋坏的发生,减少食物残渣嵌塞,还能保护牙龈。建议每天睡前使用牙线对牙齿间隙进行清洁。 误区五:孩子牙没坏就没必要做窝沟封闭 窝沟是磨牙正中间的小缝隙,这种缝隙很容易造成食物残渣遗留在里面,进而从窝沟发展出蛀牙来。 窝沟封闭是指在不损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用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该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 乳磨牙的窝沟封闭大约在3-5岁,恒磨牙窝沟封闭大约在7-9岁。 如果牙齿已萌出至合平面,且窝沟点隙很深,即使没有龋坏,也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窝沟封闭,避免窝沟龋的发生。 但仍需认真刷牙并正确使用牙线,防止继发龋坏或牙间隙、平滑面龋坏的发生。 误区六:孩子牙齿不齐没大事,慢慢自己会长齐 牙齿不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首先会影响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 其次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对面部形象的损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自我的评估及期望。 牙齿还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造成龋坏(虫牙)、牙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 比较理想的正畸时期为8~14岁,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牙齿矫正的年龄已经基本无限制,但是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矫正,所需时间会比较短,所需的费用也会比较低。

健康资讯 2024-04-28阅读量2227

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宋洁

病请描述:门诊最近就诊一名患者,8 岁 9 月,目前身高 117.2 cm,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父身高:172cm,母身高:158cm,母亲初潮年龄14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4年余前患儿家长发现其身高较同龄男童矮小,且身高增长缓慢,每年身高增长 2-4 cm,开始父母未予重视,其身高落后逐渐明显,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匀称性身材、无特色体征、无特殊体味,第二性征幼稚骨龄落后于年龄。拟 「 矮小症 」 收住入院进一步明确病因。入院做的相关检查正常,左旋多巴和嗅吡斯的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GH 峰值:4.22ng/ml,IGF-1:67.5ng/ml,提示这个孩子是生长激素缺乏症。那么今天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它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生长激素缺乏症,这一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其核心在于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GH)的匮乏。这种匮乏不仅导致儿童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身高明显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的第300分位数,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生长激素,这一肽类激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主要由垂体前叶分泌,是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驱动力。从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到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的深远影响,生长激素无处不在。因此,其缺乏无疑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生长激素缺乏症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源于遗传因素,如下丘脑-垂体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则可能由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创伤等引起。   在临床表现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生长缓慢、身材矮小、面容幼稚等症状。此外,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头发纤细柔软、皮下脂肪较多、牙齿萌出迟缓、恒齿排列不整齐、手足较小等特征。对于男孩,还可能出现阴茎较小、青春发育期延迟等现象。   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依赖于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测定。对于疑似患者,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垂体、下丘脑、颅脑磁共振等,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在治疗上,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可以弥补患者体内生长激素的不足,促进患者的生长发育。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如恶性肿瘤或潜在恶性肿瘤患者禁用。除了接受医学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特别关注营养摄入与身体锻炼。一个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体能活动,对于促进他们的成长发育、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家长与社会的关怀与支持同样重要,它们能帮助这些患者建立自信,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深远。通过科学有效的诊断与治疗,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调整与关怀,我们能为这些患者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研究和探索也将持续深入,以期发现更为高效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700

抓住黄金生长期:儿童生长激素...

病请描述:抓住黄金生长期: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早期识别 尊敬的家长们,您是否曾细心关注过孩子的身高增长曲线?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身高的变化不仅是他们生理发育的重要指标,更是关乎未来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聚焦于一种可能阻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疾病——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希望通过科普知识,帮助您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对儿童骨骼生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时,就可能导致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发生,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速度及最终身高。 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早期识别出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1. 身高落后于同龄人 观察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是判断生长激素是否充足的一个直观依据。如果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值,并且身高增长速度缓慢,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这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的警示信号。 2. 生长发育滞后 除了身高之外,还需要关注孩子整体的身体发育状况。面容较实际年龄显得幼态,肌肉不发达,脂肪分布异常(如面部丰满而四肢瘦弱)等都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的表现。 3. 生理发育延迟 生长激素不仅影响身高,还与青春期启动相关。如果孩子出现青春期发育显著迟缓,牙齿萌出晚于同龄人,也需要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的可能性。 4. 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这些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三、如何应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一旦怀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的问题,务必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无需过于担忧,现代医学已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方案。通过定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够有效促进骨骺愈合前的骨骼生长,提高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改善终身高,同时也能增强体质,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黄金生长期”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家长朋友们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进程,把握住这个关键期,科学预防和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自信、阳光下茁壮成长,迈向美好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4-03阅读量2237

如何监测儿童骨龄发育-郝海燕

病请描述:如何监测儿童骨龄发育 引言: 儿童骨龄发育是评估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的身体成长情况并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监测儿童骨龄发育,并探讨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一、骨龄发育的意义 儿童的骨龄发育是指骨骼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情况。骨骼发育受内分泌和营养状态的调节,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通过监测儿童骨龄发育,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二、骨龄发育的监测方法 1. X射线检查法 X射线检查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监测儿童骨龄发育的方法之一。医生通过拍摄儿童的手腕、手指等部位的X射线片,然后根据X射线片上显示的骨骼发育情况来判断儿童的骨龄发育水平。这种方法简单、快捷,可以反映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 2. 身高测量法 身高测量法也是常用的监测儿童骨龄发育的方法之一。医生通过测量儿童的身高,并与同龄儿童的身高进行比较,来判断儿童的骨龄发育水平。身高测量法可以反映儿童的整体生长情况,对于发现生长过缓或过快的儿童有很大的帮助。 3. 体重测量法 体重测量法也可以用于监测儿童骨龄发育。通过定期测量儿童的体重,并与同龄儿童的体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儿童的骨龄发育水平。体重测量法可以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和整体生长状态,对于评估骨龄发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体格检查法 体格检查法是通过观察儿童的体型、性别特征、牙齿生长情况等来判断儿童的骨龄发育水平。体格检查法相对简单,可以作为初步的评估方法使用。 5. 骨龄评估表法 骨龄评估表法是通过参照标准的骨龄评估表,根据儿童的性别、年龄和骨龄特征来判断儿童的骨龄发育水平。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儿童的骨龄发育是否正常,对于大规模筛查非常有用。 三、骨龄发育异常的识别和处理 监测儿童骨龄发育时,要注意发现骨龄发育异常的情况。骨龄发育异常可能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等内分泌问题的表现,也可能是疾病、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的。如果发现骨龄发育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论: 监测儿童骨龄发育对于评估儿童的生长情况和发育状况非常重要。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如X射线检查、身高测量、体重测量、体格检查和骨龄评估表法等,可以准确判断儿童的骨龄发育水平,并及时发现骨龄发育异常,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就医和处理骨龄发育异常,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2-22阅读量1832

张嘴困难下颌关节疼痛弹响是什...

病请描述:下颌关节疼痛弹响伴张口困难,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典型症状。什么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呢? 是指患者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免疫等因素引发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群发生病变,表现为下颌关节转动或滑动异常、常始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该疾病通常迁延较久,甚至达数十年,但往往有症状的时缓时急。多在咀嚼硬物或治疗牙齿大张嘴后诱发加重。      目前根据该病不同类型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若治疗无效者部分也可尝试手术治疗。但即使是手术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由于下颌关节结构复杂。它的功能涉及到咀嚼,表情吞咽呼吸。而支配的神经系统涉及到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颈神经丛等。而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治疗多数是针对关节和免疫等的治疗。在疼痛科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下颌关节炎多数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颈椎的病变,内脏病变尤其是胃肠疾病河中医的痹症等同时存在,经过辨证施治,脏腑筋骨同调。改善综合功能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疗效病人过3~5次的治疗张口困难,疼痛和弹响明显改善。 典型案例      女患,63岁,下颌关节间歇性酸痛不是十余年,21年4月因牙病就医治疗准备做种植牙。两次就愈之后下颌关节疼痛加重,不能张嘴张口只能达到两公分。先后采用药物治疗,关节注射理疗针灸等治疗病情没有明显缓解。最后告知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医生答复术后也不能保证完全恢复。23年11月来我院因为颈肩疼痛就诊。查体双侧下颌关节肿,胀压痛张口闭口弹响,开口仅能达到两公分。双侧颈椎3~6有明显压痛。核磁共振检查双侧下颌关节盘变性前移位。颈椎3~6,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                治疗前张口困难弹响 治疗两次后疼痛缓解,弹响减轻,张口扩大        等了两年的种植牙终于可以继续了。       真实案例视频截图,可以看本医生发布案例视频。        疼痛科治疗的优势是:不只局限于下颌关节,而是综合多学科,从颈椎,颅脑神经,血管。肌肉,代谢免疫,关节病变,运动协调等多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治疗方法,选最优方案,从更本入手治疗的结果。      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马彩毓 2023-12-25阅读量3209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与矮小-邵...

病请描述:随着秋冬季来临,大家穿上了厚厚的长衣长裤,出去户外运动时间也在缩短,同时阳光的紫外线也明显低于夏季了。维生素D缺乏及其带来的佝偻病发生率也在增加,是影响秋冬季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前就有家长反映,说她孩子一到冬天三个月就基本不长个子。研究缺乏维生素D引发的佝偻病可知,临床上存在以下几个临床特点: 从临床上看,该病主要出现肌肉松弛、骨骼改变以及非特异性精神神经等症状,如果是严重的佝偻病,甚至会对呼吸、循环、消化以及免疫等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负面影响其智力发育。从临床上看其整个发病期可知,包含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等不同时期。  (1)初期 在出生2-3个月阶段婴幼儿易进入发病初期,这阶段出现婴幼儿主要出现夜惊、喜哭、睡眠不安、多汗等精神神经症状,而且出汗多,婴幼儿喜欢摇头摩擦枕头,进而出现一圈枕部秃发。 (2)激期 对于患儿而言,不仅有初期的症状,同时还出现运动机能迟缓、骨骼改变等一系列症状,对于3-6个月的患儿而言,如果手指对患儿的枕骨、顶骨进行按压会感觉颅骨部分会出现内陷,而松手其会随即弹回,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乒乓球特征。8-9个月的患儿的头颅会异常,出现“方颅”症状,且前囟晚闭,甚至有一部分患儿到一周半岁以上,其前囟还处于未闭合状态,且肋骨与软肋骨交接地方会膨大,犹如珠子,被称之为肋串珠。同时胸骨也会变形,出现外凸或者内陷状态,胸廓下缘部分还会出现外翻状态;腿部也会出现向内、向外的畸形状态而无法并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或者X型腿。也因为肌肉韧带松弛等原因导致其腹部肌肉松弛而膨大,患儿一旦平稳会出现显著的“蛙状腹”特征。而且这部分患儿因为四肢肌无力的原因,所以走路比较晚且容易摔跤。牙齿也出现一定异常,出牙慢、牙齿不整齐,容易出现龋齿。同时患儿也因为大脑皮质功能异常的原因,出现语迟、免疫力等问题。  (3)恢复期 患儿经过一阶段有效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消失,且肌张力得到有效改善,通过X线检查、血液检查可知身体相关数据趋于正常。  (4)后遗症期 3岁以后的患儿,通过治疗不仅可以恢复身体机能,而且没有了临床症状。但是对于重度佝偻病患者而言,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是无法改变的。  (5)先天性佝偻病 这种疾病的出现与母亲孕期饮食摄入中,维生素D不足以及日常光照时间短等因素有关。且其孕期还存在腰酸、腿部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幼儿出生之后,在4-8周阶段可见低钙抽搐、前后囟门相连以及颅骨软化等一系列症状,常见采用X线、血液等检查手段确诊该疾病。  (6)青春期佝偻病 其又被称之为晚发型佝偻病,但是因为其症状以及体征不存在特异性,因而没有显著的骨骼体征改变,因而可能因此被漏诊,甚至是误诊。最常见的症状是无力、多汗、X形或者O型腿等体征和症状。最主要的症状是多汗。目前血液25-(OH)D3以及X线骨龄片等检查手段是有效的诊断措施。

生长发育 2023-11-22阅读量2597

儿童乳牙龋齿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病请描述:     儿童乳牙龋齿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回答是肯定的,需要治疗。儿童乳牙龋齿可以引起牙齿的疼痛,发展严重可以引起牙龈及面部的肿胀,甚至面部的间隙感染。早期龋坏在牙齿釉质层没有症状,当进一步发展到牙本质层,就会产生冷热刺激疼痛、吃甜食疼痛等等,进一步发展波及到牙髓,甚至是根尖周组织就可以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症状,还会引起对应面部的肿胀,所以需要积极治疗。乳前牙的龋坏,缺损还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美观、影响孩子的发音,甚至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等等。儿童乳牙的龋坏如果非常严重,造成的缺损缺失,根尖病变非常严重的话,还可以造成反复的感染,这样就会影响到咀嚼效率,影响到营养的吸收,甚至可能造成恒牙的发育不良,造成恒牙釉质发育不好,严重的可以造成恒牙的位置方向异常、埋伏阻生等等,进一步造成恒牙排列不齐,所以对于乳牙的龋齿也应该积极的加以治疗。平时应该少吃零食和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定期口腔检查,还可以进行涂氟和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的发生。有了龋坏及早地积极治疗,幼小的孩子要控制夜奶的频率,建议3到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张耀国 2023-10-24阅读量954

儿童多生牙科普

病请描述:      儿童多生牙是一种口腔异常现象,指的是在正常牙列之外多长出一颗或几颗牙齿,这些多余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多生牙的发生率约为3%~5%,其中90%发生在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营养、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机制。         多生牙会对儿童的口腔健康和美观造成不良影响,如: 阻碍正常恒牙的萌出,导致恒牙迟萌或阻生。 引起邻牙的移位、扭转、排列不齐等。 造成乳牙滞留、早失或异常吸收。 导致牙齿间隙增大,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增加龋齿的风险。 影响儿童的咀嚼、发音和面部形态。 因此,对于儿童多生牙,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减少其对恒牙和恒牙列的损害。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拔除多生牙,但具体的时机和方式要根据多生牙的位置、数目、形态、邻牙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已萌出或影响恒牙萌出的多生牙应尽早拔除;埋伏在颌骨内且不影响恒牙萌出的多生牙可以稍后拔除;如果多生牙与邻牙相似且邻牙已受损,可以考虑保留多生牙而拔除邻牙。拔除多生牙后,有时还需要配合正畸治疗将移位的恒牙排列到正确的位置。 拔除多生牙是一种小型外科手术,对儿童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在选择麻醉方式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心理状况、手术难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沟通。一般来说,局部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但需要儿童配合手术操作;全身麻醉可以让儿童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手术,但需要专业的麻醉医师监测和管理,且可能引起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 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助你了解儿童多生牙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保护你孩子的口腔健康。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或想要更多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蒋通辉 2023-08-03阅读量1193

凸嘴怎么改善?必须要动骨头吗?

病请描述:#正颌手术##正畸正颌##凸嘴# 不一定。造成凸嘴的原因比较多,弄清楚问题再对症治疗,才是科学的方法。 首先,请明确造成你凸嘴的原因: 牙性凸嘴:龅牙、突牙、牙列不齐等导致嘴型突出,可以通过牙齿正畸矫正改善凸嘴。 骨性凸嘴:分为两种。其一:下巴短/后缩,可以通过下颏骨前移、假体垫下巴手术矫正,弱化凸嘴现象;其二:骨性咬合问题如颌骨发育异常,需要通过正颌手术改善。 牙性+骨性凸嘴: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一般需要根据牙齿咬合情况进行术前正畸,再手术,术后再正畸,以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建议找医生面诊确定病因,再根据自身情况定制合理的改善方案。

袁捷 2022-12-07阅读量1451